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古代钱币交易市场持续升温(一)

2016-07-13 15:18:49来源:雅昌艺术网
A- A+

  古代钱币早期形态主要是贝类货币。在中国,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钱币的主要形式就是金属货币。中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以下古代钱币为铭沪文物销售平台所展示售卖,让我们一同欣赏。

  母钱,是古时翻铸大量钱币时,中央和地方财政所制作的标准样板钱。母钱的雕制是很精良的,雕母的钱文很精美,字口深竣,雕母钱不见刀痕迹象,比同版流通的钱稍大些、厚重些,因此格外珍贵。

  崇宁通宝(母钱)

  直径:3.4cm

  崇宁通宝,是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1102-1106年)始铸的货币,该钱文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宋徽宗更因铸钱精绝,而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钱体厚重,青铜质,锈色古旧,开门的老生坑,四字饱满,寄廓接缘。崇宁通宝当十型,钱文为徽宗亲书,所以又其为御书钱。

  崇祯通宝(母钱)

  直径:3.4cm

  崇祯通宝钱是中国货币史上的第一个铸币高峰,而其版别之复杂、品类之繁多,尤以其繁缛的背文、含义,至今有的都难以辨识。钱文"崇祯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

  开元通宝(母钱)

  直径:2.3cm

  唐代开元通宝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开创了新纪元,在钱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初沿 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

  天圣元宝(母钱)

  直径:2.5cm

  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铸,旋读,北宋仁宗皇帝铸天圣元宝,“天圣”改“明道” 年号后, 皇太后仍不还政于仁宗。当时就有以 年号“明”之“日”代表皇帝,“月”代表 太后之说。因此,该暗藏玄机的 “天圣”钱应为明道元年( 皇太后死于明道二年)朝廷反对派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将“ 天禧通宝”钱改范而铸。但随着 太后的驾崩,此钱不久也停铸了,由于铸期短暂则显珍贵。

  

  元丰通宝(母钱)

  直径:2.5cm

  北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铸造,隶属旋读,此元丰钱由其元字被设计成连缘接郭,象征连天接地而得名,由此见证方孔圆钱的“天圆地方说”并不是无据可依,此钱元字超出了所有字体范畴的变化,为钱币史上所未见之大胆设计,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