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南京明代大墓清理完毕
2005-06-06 10:59:58来源:新华社
A-
A+
6月4日,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队员对江宁沐瓒墓右后室(即“二房夫人”的墓室)进行了清理,出土的陪葬品相对于沐瓒的元配夫人,少了许多。考古专家表示,陪葬品“妾不如妻”鲜明体现了封建时代“长幼尊卑”的区别。有关人士表示,随着沐瓒墓右后室被清理一空,考古工作人员对这座明朝大墓连续八天的的考古发掘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由于前天,考古队员对沐瓒墓的左后室(原配夫人的墓室)进行陪葬品的清理后发现,该墓室里的陪葬物远不及她的夫君沐瓒。所以昨天,在做沐瓒的“二房夫人”墓室的清理工作前,考古队员们就对里面的陪葬品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昨天上午,考古队员进入到沐瓒墓右后室进行清理时发现,里面的陪葬品数量之少,果然不出他们的预料。与沐瓒元配夫人的墓室结构完全一样,正对墓门的后壁上有一长方形的壁龛,上有几件锡质的冥器;墓室中央有三层青砖平砌的棺床一座,陪葬品“躺”在石棺床上,有金、银冥币十多枚。随着墓主的尸体无存,两只金耳环、数只宝石戒指分别落在尸体耳边和手指的大概位置处。为什么该墓室的陪葬物会这么少,考古专家解释说,明代的等级制度森严,妻子的陪葬品不如丈夫,而“二房夫人”不如“元配夫人”,这并不奇怪。还有一种说法称,沐瓒死时才42岁,而他的原配夫人活到50多岁才死,“二房夫人”更是活到70多岁,三人是分三个不同时间段葬入该墓的,后代子女如果都照父亲的规格准备陪葬品实在有点吃不消,可能当时也是能省则省。
季士家:文物的生命只有一次
昨天,随着考古队员对沐瓒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暂告一段落,下面是把这座墓推平了继续建别墅,还是应该把这座保存完好的明朝大墓保留下来,给子孙后代留下点文化遗产,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对此,作为曾从事地下考古十六年的老文物工作者,明史专家季士家老先生观点相当鲜明。他对记者表示,保存完好的大型明朝墓葬多年难见,如果不加以保护的话,既对不起祖宗,更对不起后代子孙。他介绍说,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地区发掘了数千座古代墓葬,但发掘完后很难完好地保存下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国家经济困难,这还情有可原。但现在国力强了,没有理由把这么珍贵的古代文物遗存随随便便就给推平了。他表示,从历史价值上讲,沐瓒墓是将军山明代功臣墓的一部分,是这个显赫的家族在明史里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从文物价值上出发,在该墓里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而该墓的建筑本身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所以,完全有充足的理由把这座墓保留下来。他还说,南京的文物工作者都知道,在江宁将军山一带就是沐英的家族墓葬区,现在既然发现了多座沐英的家族墓,有关部门是不是可以考虑进行一个家族墓葬的群体保护,给它们划上保护的紫线,以后还可以做旅游开发。最后,他深情地说:“跟人一样,文物古迹的‘生命’只有一次,毁灭了就再也不会有了,我们这代人一定要为后代子孙留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罗宗真:别墅难道比古墓重要?
对于是否应该把沐瓒墓保留下来,从事文物研究和保护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罗宗真老先生旗帜鲜明,他质疑说:“难道一栋别墅要比一座完好的古墓还要重要?”他介绍说,几十年来,城市建设的速度很快,文物保护的形势很严峻。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谁让步,要根据具体情况。比如多年前,南京车站修建,在这样大型的公共设施的地址无法更改的情况下,下关象山的王氏家族墓搬迁了。但如果可以保护下来,文物古迹应该要被优先考虑。这一点,南京有良好的先例。1998年,南京仙林大学城建设,施工中在旁边的仙鹤观南麓发现了东晋高豕家族墓地,经过多方协商,此处被划圈保护了下来。但将军山一代是沐英的家族墓葬区,在这个区域内建私人别墅群有点过分,其实这样的别墅群在哪里不能建?老先生最后表示:一处重要的墓葬群,一片私人别墅群,孰轻孰重,大家心里都会有本账。
专家称:沐英墓肯定在将军山
针对有沐英的后人提出,沐英墓应在他的老家安徽定远。记者采访了明史专家季士家。他肯定地向记者表示,无论是从史料还是考古的发掘材料来看,沐英墓一定是葬在江宁将军山南麓,而且他的墓早在解放初就被发现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季士家介绍说,沐英自幼失去父母,后被朱元璋收为养子,多次随军出征,立下汗马功劳,后长期镇守云南。关于他的葬地,《明史·沐英传》里明确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六月,闻皇太子薨,哭极哀。初,高皇后崩,英哭至呕血。至是感疾,卒于镇,年四十八。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按照明正德江宁志的记载:“黔宁昭靖王墓在长泰北乡观音山下原”。而就是这座观音山,因为安葬了明朝开国功臣沐英,后人把它改名为“将军山”。史料记载如此详细,是绝对不会错的。
而沐英本人的墓也在解放初被发现。1950年,当地农民盗了沐英墓,大批文物被变卖流失。其中“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大梅瓶,被文物商人收购,后进入南京市博物馆,被定为“国宝”级文物。1959年,当地老百姓挖开了沐英墓的墓门,在门外的土里发现了沐英续房妻耿氏的墓志。随后,考古队员对该墓进行了发掘,这才知道明朝开国功臣沐英墓在这里。季士家表示,沐英墓在江宁将军山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至于他老家传说有他的墓,季老先生推测认为,会不会是沐英后代所建的纪念性的墓地。
沐家后人来南京认祖坟
在看到晨报对沐瓒墓考古发掘的连续报道后,沐氏后人接连赶到该墓的发掘现场,凭吊祖宗。昨天,从安徽巢湖赶来的几位沐氏后人在拜完“祖宗”后,对记者表达了他们极度的忧虑。沐春山指着现场正在作业的几辆挖土机说,这里发现了这么重要的墓葬,他们怎么还可以不停工。他希望通过媒体呼吁,有关部门赶快出台相关的保护措施,以保护国家重要的文物遗产。
由于前天,考古队员对沐瓒墓的左后室(原配夫人的墓室)进行陪葬品的清理后发现,该墓室里的陪葬物远不及她的夫君沐瓒。所以昨天,在做沐瓒的“二房夫人”墓室的清理工作前,考古队员们就对里面的陪葬品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昨天上午,考古队员进入到沐瓒墓右后室进行清理时发现,里面的陪葬品数量之少,果然不出他们的预料。与沐瓒元配夫人的墓室结构完全一样,正对墓门的后壁上有一长方形的壁龛,上有几件锡质的冥器;墓室中央有三层青砖平砌的棺床一座,陪葬品“躺”在石棺床上,有金、银冥币十多枚。随着墓主的尸体无存,两只金耳环、数只宝石戒指分别落在尸体耳边和手指的大概位置处。为什么该墓室的陪葬物会这么少,考古专家解释说,明代的等级制度森严,妻子的陪葬品不如丈夫,而“二房夫人”不如“元配夫人”,这并不奇怪。还有一种说法称,沐瓒死时才42岁,而他的原配夫人活到50多岁才死,“二房夫人”更是活到70多岁,三人是分三个不同时间段葬入该墓的,后代子女如果都照父亲的规格准备陪葬品实在有点吃不消,可能当时也是能省则省。
季士家:文物的生命只有一次
昨天,随着考古队员对沐瓒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暂告一段落,下面是把这座墓推平了继续建别墅,还是应该把这座保存完好的明朝大墓保留下来,给子孙后代留下点文化遗产,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对此,作为曾从事地下考古十六年的老文物工作者,明史专家季士家老先生观点相当鲜明。他对记者表示,保存完好的大型明朝墓葬多年难见,如果不加以保护的话,既对不起祖宗,更对不起后代子孙。他介绍说,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地区发掘了数千座古代墓葬,但发掘完后很难完好地保存下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国家经济困难,这还情有可原。但现在国力强了,没有理由把这么珍贵的古代文物遗存随随便便就给推平了。他表示,从历史价值上讲,沐瓒墓是将军山明代功臣墓的一部分,是这个显赫的家族在明史里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从文物价值上出发,在该墓里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而该墓的建筑本身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所以,完全有充足的理由把这座墓保留下来。他还说,南京的文物工作者都知道,在江宁将军山一带就是沐英的家族墓葬区,现在既然发现了多座沐英的家族墓,有关部门是不是可以考虑进行一个家族墓葬的群体保护,给它们划上保护的紫线,以后还可以做旅游开发。最后,他深情地说:“跟人一样,文物古迹的‘生命’只有一次,毁灭了就再也不会有了,我们这代人一定要为后代子孙留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罗宗真:别墅难道比古墓重要?
对于是否应该把沐瓒墓保留下来,从事文物研究和保护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罗宗真老先生旗帜鲜明,他质疑说:“难道一栋别墅要比一座完好的古墓还要重要?”他介绍说,几十年来,城市建设的速度很快,文物保护的形势很严峻。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谁让步,要根据具体情况。比如多年前,南京车站修建,在这样大型的公共设施的地址无法更改的情况下,下关象山的王氏家族墓搬迁了。但如果可以保护下来,文物古迹应该要被优先考虑。这一点,南京有良好的先例。1998年,南京仙林大学城建设,施工中在旁边的仙鹤观南麓发现了东晋高豕家族墓地,经过多方协商,此处被划圈保护了下来。但将军山一代是沐英的家族墓葬区,在这个区域内建私人别墅群有点过分,其实这样的别墅群在哪里不能建?老先生最后表示:一处重要的墓葬群,一片私人别墅群,孰轻孰重,大家心里都会有本账。
专家称:沐英墓肯定在将军山
针对有沐英的后人提出,沐英墓应在他的老家安徽定远。记者采访了明史专家季士家。他肯定地向记者表示,无论是从史料还是考古的发掘材料来看,沐英墓一定是葬在江宁将军山南麓,而且他的墓早在解放初就被发现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季士家介绍说,沐英自幼失去父母,后被朱元璋收为养子,多次随军出征,立下汗马功劳,后长期镇守云南。关于他的葬地,《明史·沐英传》里明确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六月,闻皇太子薨,哭极哀。初,高皇后崩,英哭至呕血。至是感疾,卒于镇,年四十八。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按照明正德江宁志的记载:“黔宁昭靖王墓在长泰北乡观音山下原”。而就是这座观音山,因为安葬了明朝开国功臣沐英,后人把它改名为“将军山”。史料记载如此详细,是绝对不会错的。
而沐英本人的墓也在解放初被发现。1950年,当地农民盗了沐英墓,大批文物被变卖流失。其中“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大梅瓶,被文物商人收购,后进入南京市博物馆,被定为“国宝”级文物。1959年,当地老百姓挖开了沐英墓的墓门,在门外的土里发现了沐英续房妻耿氏的墓志。随后,考古队员对该墓进行了发掘,这才知道明朝开国功臣沐英墓在这里。季士家表示,沐英墓在江宁将军山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至于他老家传说有他的墓,季老先生推测认为,会不会是沐英后代所建的纪念性的墓地。
沐家后人来南京认祖坟
在看到晨报对沐瓒墓考古发掘的连续报道后,沐氏后人接连赶到该墓的发掘现场,凭吊祖宗。昨天,从安徽巢湖赶来的几位沐氏后人在拜完“祖宗”后,对记者表达了他们极度的忧虑。沐春山指着现场正在作业的几辆挖土机说,这里发现了这么重要的墓葬,他们怎么还可以不停工。他希望通过媒体呼吁,有关部门赶快出台相关的保护措施,以保护国家重要的文物遗产。
推荐关键字:古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小透明~的不定期 | WOW,中学校园里惊现2020-10-14
- 古墓真的有《怒晴湘西》里的那些防盗机关?2019-03-30
- 古墓里挖出一罐2500多年前的鸡蛋!是煎还是2019-03-28
- 山西太原发现北汉太惠妃墓 墓主系北汉开国2019-02-25
- 山西大同发现多座辽金墓葬 墓室壁画首现“单2019-02-15
- 中山大学施工现场发掘13座古墓2019-01-16
- 盗墓黑帮20年间盗掘多座古墓 倒卖珍贵文物2019-01-16
- 中国首次发现辽代墓室地面绘有壁画2019-01-15
- 瓯北丁山汉六朝墓群入选省考古十大发现2019-01-11
- 广西贵港城区发现西汉至明清时期古墓葬百余2019-01-10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