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群大师《三十二应真》再次荣获国家级“中艺杯”金奖
初见《三十二应真》,颇为怦然心动,因其质色俱佳,肉纯皮黄,加之可圈可点令人称赞的雕工,无不令人向往林超群大师背后神秘创作的历程及他对《三十二应诊》独特的艺术诠释。
众所周知,应真。罗汉乃意译,意谓得真道的人。《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躡虚。” 李善 注:“应真,谓罗汉也。” 自古以来,佛教文化是众多艺术品类创作的载体,林超群大师所创作的 《三十二应真》表现出应真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作品《三十二应真》色泽浓艳,贵气十足。表面偶有浅黄石皮,质色俱佳,是田石之中的佳品。林超群大师以其雕刻《三十二应真》薄意摆件,朴拙淳厚的刀法,取法高古,立意外俗内雅,大道至简,内涵丰富而深刻。三十二应真或持经卷、麈扇、念珠、香炉等,形貌各异,或老或少;或深目大鼻,修眉细目,或抬头蹙眉,还有瞪望空中的腾龙,眼露凶忿。主体应真眉开眼笑,满脸欢愉。全作的衣纹线条以凝炼的中锋完成,时而均匀萦回,流利畅达;又时而顿挫转折,挺劲有力,不但变化多端,而且准确地掌握人物衣下的身躯结构。林超群大师作品《三十二应真》中应真的五官和神态都以工笔刀法精雕细琢,完美诠释了“入古有道得其妙,出新不奇贵在神。”的精湛雕刻技艺,林超群大师在继承传统的雕刻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出独具艺术魅力的 “应真图”。
在众多创作“应真”题材的石雕作品中,像《三十二应真》这样能够引发观者代入感的作品在石雕中还是不多见的。林超群大师觉得在作品中表现出每个应真的神韵及动态,需要一定的创作功底及对作品的整体把握,毕竟石雕不似书画。书画只要掌握扎实的技法,情绪就有可能通过笔墨瞬间迸发;石雕的创作则慢上许多,每一刀的刻划都需要冷静和严谨,尤其是薄意雕刻,往往作品还未完成,情绪或许已经平复。林超群大师说,石雕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意指石头天然的色彩、纹理和瑕疵常常会限制雕刻家的发挥;而石雕艺术若要表达情感则更为不易,技法严谨的施展所耗的时间必然会将情感逐渐消磨殆尽,从这个角度来看,雕刻本身即是戴着镣铐的舞蹈。
林超群大师凭借深厚的雕刻技艺及天赋,在《三十二应真》创作中,融入自己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以刀代笔,结合国画画理,从容的表达了三十二应真在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具有时代感的作品。
近日,喜闻作品《三十二应真》荣获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第十四届“中艺杯”金奖。林超群大师的《三十二应真》在众多艺术作品中脱颖而出,足见广大藏家及行业协会对《三十二应真》的肯定及大为赞赏。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