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120公斤极品羊脂玉怎么得来的
作者:叶哲 2005-05-31 08:42:14来源:《北京日报》
A-
A+
藏玉、玩玉、好玉的人在北京不少,但像曹先生这样的还真不多。当身边的朋友这两天才知道曹先生收藏了一块120公斤重的羊脂玉已经10年时,都吓了一跳。那么,曹先生是怎么得来这件宝贝的呢?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古代人民就发现了和田玉。和田玉目前有两个著名的产玉之源,其中一个就是著名的“玉石之乡”和田。任孜·拓古提一家就住在海拔5000多米的昆仑山脚下,他家世世代代开采和田玉已经有100多年了。
任孜手上有一块爷爷传下来的羊脂白玉,这块玉可谓传家之宝,他从不轻易示人。这块和田玉,洁白如脂,是老人开采玉石的基准。无论多么好的玉,只要把它与收购的玉石一比较,优劣立判。按老人的说法,他开采和见过的和田玉一直没有一块能够超过这块羊脂玉。直到1988年,任孜和几个兄弟一起上山,开采出了一块120公斤重的羊脂玉。
任孜近30年的采玉生涯,其中有十几年是在山上度过的。1988年,他同兄弟们一起上山,来到了白玉河的源头,幸运地发现了这块“山流水”的白玉原料。任孜马上用身上带的工具把石头的外皮轻轻剥开一点儿,看到了羊油一般娇嫩欲滴的白玉一角。他差点儿大叫出来,这可是难得见到的上等羊脂玉啊!任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掏出兜里的“基准”羊脂玉仔细对比,成色几乎不差一分一毫。但这块玉显然比他手上的羊脂玉要大得多。任孜又轻轻剥开一点儿外皮,露出了两个手掌大小的一块白玉,仅是露出的白玉成色,就已经非常突出。而且它质地均匀,毫无杂质,裸露的部分还有一片红色的皮。
任孜和兄弟们正沉浸在喜悦里,突然山顶上暴雨狂风大作,干涸的山谷洪流遍野。他们来不及把石头所在的位置做上标记,眼前的视线就已经被倾盆大雨模糊了。山雨足足下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所带的装备和食物全部被冲走了。饥寒交迫中,他们在山路上爬行了十几个小时才回到山下。而队伍中最小的一个兄弟却在慌乱中被泥水冲走,再也没有回来。
在昆仑山上,一年只有3个月可以行走,其他的时间都是大雪封山,根本无法行走半步,更别说搬运石头。等到任孜从惊恐和疲惫中回过神来,已经是第二年。任孜执著地认为:那块巨大的羊脂玉一定是世上难得的宝贝,他一定要把它找回来。但是,绵延几千里的山路,那块玉石又在哪里呢?在继续开采的道路上,任孜一直在苦苦地找寻那块“丢失”的羊脂玉。
这一晃就是6年。1994年,任孜在一次下山的路上终于找到了那块开了一点儿皮的羊脂玉。也许是路途艰险,这么多年居然它还静静地躺在这里。任孜欣喜地手舞足蹈。
在任孜开采的这段河床里,曾经发现过两大块羊脂玉。其中有一块是在清朝时期发现的,据说现在还存放在故宫博物院;还有一块是近年发现的,大约有十几公斤,被一个东南亚的富商以30万元买走,据说目前开价已达数百万元。任孜这块羊脂玉刚刚运到村里,就有多位买主和任孜取得了联系,要来看货。
玉石收藏家曹先生赶到任孜的家中时,已经有两位东南亚的商人先到一步。曹先生对任孜说:“我知道你们采玉人的危险和艰苦,我出的价格绝对不比他们低。而且不管将来怎么做,我都会对得起这块玉和你的这番辛苦。”
任孜一边抚摸着这块石头,一边讲述了开采它的整个艰难历程。讲完后他对曹先生说:“我告诉你这些是要说,我愿意把这个宝贝卖给你,我出一个公道的价钱。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件事,就是当着我的面把这块石头的皮子剥开,我要看看它到底是块什么料。”曹先生答应了任孜的要求。他们把石头抬到院子里,小心地敲开。随着整块玉的全部显现,任孜一家人竟忍不住抱头痛哭。这真的是一块非常罕见的羊脂玉。
回到北京,曹先生又多方找专家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块羊脂玉色泽润白无瓷性,质地细腻无棉绺,块度完整并达百余公斤以上,实属罕见的玉中极品,其价值难以估量。但是,曹先生一直记着任孜的话:“是卖是雕一定要谨慎”。因为这块羊脂玉的两头是两个30度的倾斜面,如果轻易雕刻了,势必会造成浪费。所以,曹先生一直把这块羊脂玉收藏在家中。
这两年,和田玉的价格年年增长,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相比,和田玉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专家分析,一是和田玉的价格取决于和田玉的供需关系,现在和田玉采挖困难,子料有限,上品极少;二是学术界“玉石之路”观点的提出,引起了人们探讨和田玉的兴趣,喜爱和田玉的人越来越多。
在朋友劝说下,曹先生决定将这件珍藏了十余年的宝贝公开展示。北京王府井工艺美术大厦博物馆闻讯表示,愿意在6月初提供展览场地,让更多的玉石爱好者一饱眼福。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古代人民就发现了和田玉。和田玉目前有两个著名的产玉之源,其中一个就是著名的“玉石之乡”和田。任孜·拓古提一家就住在海拔5000多米的昆仑山脚下,他家世世代代开采和田玉已经有100多年了。
任孜手上有一块爷爷传下来的羊脂白玉,这块玉可谓传家之宝,他从不轻易示人。这块和田玉,洁白如脂,是老人开采玉石的基准。无论多么好的玉,只要把它与收购的玉石一比较,优劣立判。按老人的说法,他开采和见过的和田玉一直没有一块能够超过这块羊脂玉。直到1988年,任孜和几个兄弟一起上山,开采出了一块120公斤重的羊脂玉。
任孜近30年的采玉生涯,其中有十几年是在山上度过的。1988年,他同兄弟们一起上山,来到了白玉河的源头,幸运地发现了这块“山流水”的白玉原料。任孜马上用身上带的工具把石头的外皮轻轻剥开一点儿,看到了羊油一般娇嫩欲滴的白玉一角。他差点儿大叫出来,这可是难得见到的上等羊脂玉啊!任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掏出兜里的“基准”羊脂玉仔细对比,成色几乎不差一分一毫。但这块玉显然比他手上的羊脂玉要大得多。任孜又轻轻剥开一点儿外皮,露出了两个手掌大小的一块白玉,仅是露出的白玉成色,就已经非常突出。而且它质地均匀,毫无杂质,裸露的部分还有一片红色的皮。
任孜和兄弟们正沉浸在喜悦里,突然山顶上暴雨狂风大作,干涸的山谷洪流遍野。他们来不及把石头所在的位置做上标记,眼前的视线就已经被倾盆大雨模糊了。山雨足足下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所带的装备和食物全部被冲走了。饥寒交迫中,他们在山路上爬行了十几个小时才回到山下。而队伍中最小的一个兄弟却在慌乱中被泥水冲走,再也没有回来。
在昆仑山上,一年只有3个月可以行走,其他的时间都是大雪封山,根本无法行走半步,更别说搬运石头。等到任孜从惊恐和疲惫中回过神来,已经是第二年。任孜执著地认为:那块巨大的羊脂玉一定是世上难得的宝贝,他一定要把它找回来。但是,绵延几千里的山路,那块玉石又在哪里呢?在继续开采的道路上,任孜一直在苦苦地找寻那块“丢失”的羊脂玉。
这一晃就是6年。1994年,任孜在一次下山的路上终于找到了那块开了一点儿皮的羊脂玉。也许是路途艰险,这么多年居然它还静静地躺在这里。任孜欣喜地手舞足蹈。
在任孜开采的这段河床里,曾经发现过两大块羊脂玉。其中有一块是在清朝时期发现的,据说现在还存放在故宫博物院;还有一块是近年发现的,大约有十几公斤,被一个东南亚的富商以30万元买走,据说目前开价已达数百万元。任孜这块羊脂玉刚刚运到村里,就有多位买主和任孜取得了联系,要来看货。
玉石收藏家曹先生赶到任孜的家中时,已经有两位东南亚的商人先到一步。曹先生对任孜说:“我知道你们采玉人的危险和艰苦,我出的价格绝对不比他们低。而且不管将来怎么做,我都会对得起这块玉和你的这番辛苦。”
任孜一边抚摸着这块石头,一边讲述了开采它的整个艰难历程。讲完后他对曹先生说:“我告诉你这些是要说,我愿意把这个宝贝卖给你,我出一个公道的价钱。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件事,就是当着我的面把这块石头的皮子剥开,我要看看它到底是块什么料。”曹先生答应了任孜的要求。他们把石头抬到院子里,小心地敲开。随着整块玉的全部显现,任孜一家人竟忍不住抱头痛哭。这真的是一块非常罕见的羊脂玉。
回到北京,曹先生又多方找专家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块羊脂玉色泽润白无瓷性,质地细腻无棉绺,块度完整并达百余公斤以上,实属罕见的玉中极品,其价值难以估量。但是,曹先生一直记着任孜的话:“是卖是雕一定要谨慎”。因为这块羊脂玉的两头是两个30度的倾斜面,如果轻易雕刻了,势必会造成浪费。所以,曹先生一直把这块羊脂玉收藏在家中。
这两年,和田玉的价格年年增长,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相比,和田玉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专家分析,一是和田玉的价格取决于和田玉的供需关系,现在和田玉采挖困难,子料有限,上品极少;二是学术界“玉石之路”观点的提出,引起了人们探讨和田玉的兴趣,喜爱和田玉的人越来越多。
在朋友劝说下,曹先生决定将这件珍藏了十余年的宝贝公开展示。北京王府井工艺美术大厦博物馆闻讯表示,愿意在6月初提供展览场地,让更多的玉石爱好者一饱眼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线上会议 | 中国玉学玉文化学术研讨会2022-04-23
- 雅昌带你看展览 | 一部玉的通史 跨越9000年2022-01-12
-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基本方法2021-11-18
- “寻找自我”——陈宗艺玉雕个展开幕2021-10-26
- “千年玉海,琢玉巨匠”袁氏玉器立派认定会2021-10-20
- 嘉德四季59期丨瓷器玉器工艺品撷英2021-09-26
- 生命的礼赞——红山文化玉器刍议2021-09-13
-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格士伉俪珍藏中国瓷2021-09-06
- 雅昌会员|让文物不再流浪,向世界讲述中国2021-08-19
- 浅谈玉石之王翡翠 叶福欢2021-08-04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