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书画火爆:美术书刊淘金良机
2005-05-28 13:52:37来源:《上海证券报》
A-
A+
目前,春季大拍如火如荼,尤其是书画的火爆气氛使越来越多的人跃跃欲试。但是与其他的投资门类相比书画投资的风险更大,一旦"走眼"便等于将钱扔进了水里。如何才能迈开书画投资的第一步呢?专家建议,不妨从书画刊物开始。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荣宝春拍上,吴冠中《黄土高原》被一海外藏家以1870万元的天价拍得。虽然拍卖行在拍卖目录对于这件拍品的著录情况介绍地非常详细,但对它究竟在哪些拍卖会上出现过却付之阙如。但在一本2001年9月出版的《艺术新闻》杂志中,我们却可以查到这件作品曾在2001年10月14日举行的台北佳士得拍卖会上成交过,估价约合人民币50-75万元,成交价近225万元。
除了了解书画拍品以往的成交价之外,是否在专业美术书刊上发表出版过,也可以作为判断绘画作品真伪的线索,这就好比传统所谓的著录书。当然这里指的是那些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版的各类画辑、画选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代一些造假者往往会不惜重金让出版社将有关赝品汇集成册,而在七八十年代年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一些作伪者常常参考当年画辑、画选中的一些作品进行造假。像有关媒体曾经披露过的徐悲鸿赝品《猫石图》,实际上就是模仿人民美术出版社在1981年6月出版的《徐悲鸿彩墨画》中的第8幅作品《猫》临摹的,将这两只两头"猫"进行比较,你就会立刻发现破绽了。
书画的日益火爆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这类书刊,使其身价倍增,其中一些珍品更是走上了拍卖台,这两年表现最抢眼的就是《艺苑掇英》,从2004年现身朵云轩春拍之后,《艺苑掇英》(1-65)就屡创佳绩:第一次成交价就达到了34100元;到秋拍时成交价更是达到了41800元。《艺苑掇英》创刊于1978年,从创刊至今跨越30年。这份铜版纸精印的8开杂志在七八十年代之交是非常罕见的,但更让业界垂青的是其选材精审。翻开近年来大型拍卖公司的图录,往往会特别注明曾经《艺苑掇英》发表,这份杂志已经为权威的著录书籍。有些人或许会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在目前的旧书市场花几十元就可以买到一本,但事实上就连书商也不得不承认,要凑成一套《艺苑掇英》非常难得。此外,更关键的是品相。由于当年《艺苑掇英》创刊时的售价是3元人民币,普通书画爱好者难以承受,因此现在许多旧书市场上的早期《艺苑掇英》,不是有图书馆收藏章就是有图书馆的借书单,大大影响了品相,有些甚至将整套合订成一本,这与拍卖会上的整套《艺苑掇英》有天壤之别。在即将举行的上海嘉泰2005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中,就有一套从创刊号到第70期的《艺苑掇英》,而且估价比去年的成交价低了许多,这就有了一个让买家拾遗补缺的机会。
搜集现代美术书刊并不是难事,但是如果希望在阅读之余更有升值的空间,就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品相,特别是一些估价高的参考书更要注意。要收集有价值的书画刊物,可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寻找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早期刊物。像人民美术出版社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版的一批著名近现代画家的画辑、画选。同时,投资者还可以关注像《艺苑掇英》、《艺术市场》、《艺术新闻》等艺术期刊,其中不仅含有相关的著录信息,更有助于把握整个市场的行情。最后,就是所有书刊必须完整且品相完好。只有这样的刊物在今后才会有更大的升值潜力。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荣宝春拍上,吴冠中《黄土高原》被一海外藏家以1870万元的天价拍得。虽然拍卖行在拍卖目录对于这件拍品的著录情况介绍地非常详细,但对它究竟在哪些拍卖会上出现过却付之阙如。但在一本2001年9月出版的《艺术新闻》杂志中,我们却可以查到这件作品曾在2001年10月14日举行的台北佳士得拍卖会上成交过,估价约合人民币50-75万元,成交价近225万元。
除了了解书画拍品以往的成交价之外,是否在专业美术书刊上发表出版过,也可以作为判断绘画作品真伪的线索,这就好比传统所谓的著录书。当然这里指的是那些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版的各类画辑、画选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代一些造假者往往会不惜重金让出版社将有关赝品汇集成册,而在七八十年代年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一些作伪者常常参考当年画辑、画选中的一些作品进行造假。像有关媒体曾经披露过的徐悲鸿赝品《猫石图》,实际上就是模仿人民美术出版社在1981年6月出版的《徐悲鸿彩墨画》中的第8幅作品《猫》临摹的,将这两只两头"猫"进行比较,你就会立刻发现破绽了。
书画的日益火爆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这类书刊,使其身价倍增,其中一些珍品更是走上了拍卖台,这两年表现最抢眼的就是《艺苑掇英》,从2004年现身朵云轩春拍之后,《艺苑掇英》(1-65)就屡创佳绩:第一次成交价就达到了34100元;到秋拍时成交价更是达到了41800元。《艺苑掇英》创刊于1978年,从创刊至今跨越30年。这份铜版纸精印的8开杂志在七八十年代之交是非常罕见的,但更让业界垂青的是其选材精审。翻开近年来大型拍卖公司的图录,往往会特别注明曾经《艺苑掇英》发表,这份杂志已经为权威的著录书籍。有些人或许会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在目前的旧书市场花几十元就可以买到一本,但事实上就连书商也不得不承认,要凑成一套《艺苑掇英》非常难得。此外,更关键的是品相。由于当年《艺苑掇英》创刊时的售价是3元人民币,普通书画爱好者难以承受,因此现在许多旧书市场上的早期《艺苑掇英》,不是有图书馆收藏章就是有图书馆的借书单,大大影响了品相,有些甚至将整套合订成一本,这与拍卖会上的整套《艺苑掇英》有天壤之别。在即将举行的上海嘉泰2005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中,就有一套从创刊号到第70期的《艺苑掇英》,而且估价比去年的成交价低了许多,这就有了一个让买家拾遗补缺的机会。
搜集现代美术书刊并不是难事,但是如果希望在阅读之余更有升值的空间,就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品相,特别是一些估价高的参考书更要注意。要收集有价值的书画刊物,可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寻找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早期刊物。像人民美术出版社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版的一批著名近现代画家的画辑、画选。同时,投资者还可以关注像《艺苑掇英》、《艺术市场》、《艺术新闻》等艺术期刊,其中不仅含有相关的著录信息,更有助于把握整个市场的行情。最后,就是所有书刊必须完整且品相完好。只有这样的刊物在今后才会有更大的升值潜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会员 | 谁说乾隆只有“农家乐”审美?2021-06-10
- 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涵和收藏价值2020-03-03
- 日本大正时代,内藤湖南与崛起的关西收藏家2019-01-08
- 清初官僚鉴藏家宋荦的书画鉴藏与交游2018-12-18
- 高冷人设的八大山人 作品价值连城2018-10-19
- 同治帝师倭仁手迹2018-10-17
- 松园诗志通清讴 墨庄自画归田游 ——论“画2018-08-06
- 吴大澂:文武兼资,收藏之富可敌国,还有个2018-08-31
- 明代信札中的吴门文人生活2018-08-27
- “一触纸墨,辨别宋明”,张大千的鉴定有多2018-08-07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