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對話錄 | 王亮:人是迷失的佛 佛是觉悟的人
生活方式就像一个漫长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人迷失的迷宫。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方式都有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很有趣。而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这种生活需要改变,也从根本上忘记我们生活本来的意义……
王亮,2006年创建了沈阳第一家私人美术馆——东方美术馆,至今整整十年。在沈阳这个从没认真对待过自身文化的关外第一都中,创建一座历经十载的私人美术馆,佳作收藏无量,并且仍在坚持不懈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上不断前行,“我始终没有忘记我的初心。”
王亮
Q 9月3日在台湾甘乐阿舍美术馆的个展《禅悟之境》集中展出了你近期的《禅悟图》系列作品,这些作品无论从画风上亦或是色调的运用上,都和你前一阶段的《禅悟图》系列有了明显的区别,这是一种改变还是两种不同的思考?
A 首先感谢台湾甘乐阿舍美术馆的盛情邀约,使得这次个展能够顺利在台举办。虽然这次拿到台湾展出的作品数量不多,但都是我近期非常满意的作品,希望借由此次展览能与台湾各界朋友进行深度交流。
正如你所说,此次展出的系列作品的确与上一阶段有了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应该还是属于不同阶段内对于“禅悟”的不同思考,直观的就是体现在呈现方式和材料的运用,但基本上还是处于同一思维体系中。
《禅悟图》系列新作
Q 这个系列在意境上的思考是怎样的?
A 应该说我们,包括每一个人的思考从未停止过,它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不同的只是我们对待事物、对待世界、对待自身的思考方向、深度和广度。佛教自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一千多年的时间跨度中,通过不断地与中原文化融合,已经深深地根植在国人的思想、文化和生活之中,无论你是否信奉佛教,它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它已经跨越了宗教范畴。
所以,当我们处在一个对下一秒的自身、下一秒的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时,我们都在“有为”,也就是修行、参悟,用过往的修行来参悟未知,季羡林先生曾说:“不知道”的对立面,就是“知道”。知道了,就是“大觉”,这是一种我们追求的境界——人
《禅悟图》系列新作
Q 这个系列在意境上的思考是怎样的?
A 应该说我们,包括每一个人的思考从未停止过,它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不同的只是我们对待事物、对待世界、对待自身的思考方向、深度和广度。佛教自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一千多年的时间跨度中,通过不断地与中原文化融合,已经深深地根植在国人的思想、文化和生活之中,无论你是否信奉佛教,它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它已经跨越了宗教范畴。
所以,当我们处在一个对下一秒的自身、下一秒的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时,我们都在“有为”,也就是修行、参悟,用过往的修行来参悟未知,季羡林先生曾说:“不知道”的对立面,就是“知道”。知道了,就是“大觉”,这是一种我们追求的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地人和的境界。这就是我这个阶段创作过程中的所要表达的意象。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地人和的境界。这就是我这个阶段创作过程中的所要表达的意象。
《禅悟图》系列新作
《禅悟图》系列新作
Q 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对于你而言,商业、生活、艺术三者相互交织,在你身上都尽情地呈现,这种既复杂又融合的经历,实际上都在最终你的画面上流露出来,无论早期的作品,还是《天葬》、《地葬》等作品,以至如今的《禅悟图》系列,其实就是在诉说你的修行,并且始终没有离开过创作本身。
A 这个你说的很对。1980年代我从鲁美毕业后做过媒体记者,经历过创业并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按:即当年风生水起的东方木业集团),但可以说无论我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和位置,逆境也好,顺境也罢,我从未忘记过我最初对艺术追求的梦,没有忘记我的初心,始终坚持。
这个就是一种修行,一开始可能是为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去修行,但在过程中你会逐渐去理解这个世界,也理解你自己,所以在某一个点,你忽然想明白了,这就是禅悟。所以你说我的作品是在诉说我自身,这没有错,但我们每一个个体与社会与世界整个大环境的变迁是分不开的,而作为艺术家来讲你就会洞察、提问,最终在作品中呈现。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Q 《禅悟图》以达摩传说为切入点逐步深入与扩张,使人感受修行之力极深,但同时你利用水与油的不容,将空间层次化,画面笔触轻淡,行云流水,介于油画与水墨之间,从而把天地万物描绘的如梦如幻、神人合一、气象万千,你似乎又以这种幻化的大象之形,传达出一种老庄“出世”“无为”的修身之意。
A 就像我们一开始所说的那样,无论儒、释、道,都已成为我们现行思想体系的重要构成,当你超脱出来回望时,我以为三者不可分别孤立地去看待。“道”作为一种力量,其来无今,其往无古,其高无盖,其低无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外无物,其内无人……不可析,不可合,不可喻,不可思。我们面对无穷极的宇宙,无法以单一方向或维度进行考量。禅宗强调佛法不离世间,修禅成佛,便是实现超越。修行者将内心的彼岸世界逐步转化为现实世界,便是实现自然超越的过程。当我们顿悟个体的小宇宙,那么大宇宙就呈现在那里,所以人是迷失的佛,佛是觉悟的人。
王亮与策展人王美瑶(王亮的女儿,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艺术新星)
Q 今天我在你的老铁壶博物馆的茶室品着老班章,别有一番味道,这茶积淀着岁月精华带来的厚重,也在味蕾间搅动着人与这大象之境“有为”“无为”间的参悟。“当现实世界的高能已脱离内心世界所需,在自然力退化的同时安全距离也随之被打破,种种与当下的矛盾转化为王亮内心世界对于清净无为、超越自然的渴求。”策展人的这句话说的其实点出了当下禅悟的意义,即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A 一切都在路上,一切都是对于象的理解,你参悟到了,也许便禅悟了。现实的世界越来越纷繁复杂,越来越相互交融,在这个大的网络中,我们特别容易迷失,容易被许多负能量的事物所缠绕,进而忘了我们的初心,这个很令人忧伤,忧伤之处就在于,我们并没有认为我们在远离自己,且那种惯性使得我们积累的负面的东西越来越多,最终我们就在这种自认为的趣味中沉沦了……所以,你会发现在现在的生活中大多数人似乎都在习惯性地忘记,习惯性地背叛,习惯性地习惯。丢失了自我,便也无法成佛。
- 老炮开讲在东方美术馆成功举办2016-06-04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