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陈洪绶《雅集图》真伪对比
作者:万寿 2005-05-26 09:48:53来源:中华博物网
A-
A+
明代晚期画坛上,陈洪绶是一位风格独具的人物画家。其绘画艺术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近百年来的画坛影响甚大。“海派”著名画家任熊、任颐等人的画风都是继承了他的传统。现代国画大师谢稚柳先生早年的书画艺术也受到陈洪绶的影响。清代张庚在《朝国画徵录》中云:“洪绶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兼有公麟、子昂之妙。设色学吴生法,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盖三百年无此笔墨也。”清代徐沁在《明画录》中云:“洪绶长于人物,运毫圜转,一笔而成,类陆探微。至绘经史事,状貌服饰,必与时代吻合,洵推能品。”均对陈洪绶的绘画艺术给予较高的评价。
陈洪绶(1598-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别号老迟,浙江诸暨人。早年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刘宗周、黄道周。14岁时,其作品“悬市中,立致金钱”(毛奇龄《陈洪绶别传》)。崇祯十五年(1642年)入京为国子监生。曾被召为舍人、内廷供奉,不久即离京南归。明亡,因避清兵,一度于绍兴云门寺出家,因自号悔迟,亦号老迟、云门僧,长期在杭州卖画为生。他兼能山水、花鸟、尤工人物。绘画早年受蓝瑛影响,由于他谦虚勤学,颇多得益。对于传统,他还从周昉、徐熙、黄筌、李公麟、王蒙等多位作品中吸取精华,因而在人物、山水、花卉、翎毛、走兽方面无一不工,皆极精妙。他学习古人,但不拘成法,着中于体会古代画法中的内在精神,大胆突破前人成规,自成一格。所画人物形象奇古质朴,线条沉着劲练,勾勒精细,色调清雅,特别是用精细夸张的手法所表现的人物,极富个性。在衣纹的处理上富有装饰性,用线有金石味,在掌法上不落常套。有奇傲古拙的气味,后人称之为“高古奇骇”。陈洪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殊高、影响极大,后世学其画风者较多,伪作也是屡见不鲜。
近应友人之邀前去鉴定一批书画,发现一幅陈洪绶《雅集图》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颇为相似,构图仅左边画石处稍有不同。通过对两件作品的对比分析,认为两件之中必有一件是伪作。友人处一件陈洪绶《雅集图》是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113厘米,以下简称“陈绢本”。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陈洪绶《雅集图》纸本,水墨,纵29.8厘米,横98.4厘米,以下简称“陈纸本”。我们首先分析“陈绢本”与“陈纸本”的绘画。“陈绢本”用笔稚弱单薄,行笔迟疑,尤其是衣纹描画板滞柔弱,笔画交代模糊不清,且人物体态僵硬无神,设色处也是平涂刻板,无色彩亮丽之感,缺少陈氏苍拙古朴的气韵,表现出照本临摹的典型特征。而“陈纸本”人物采用白描勾勒,线条清圆细劲,笔墨奇纵,人物五官和面部用线准确、简练,并有抑扬顿挫之感,反映出陈洪绶极高超的造型功底及细腻入微的笔触把握力。仔细分析两件作品,可知其艺术水平相距甚远。
另一方面,“陈绢本”的时代气息显然不够,这是鉴别书画真伪的重点所在。细看用绢,作伪者是用稍旧一点的旧绢染色,有一种火爆之气。同时,裱边四周的水渍也是人为制作。再看用笔的线条,墨色均浮于绢上,无入绢三分之感。而“陈纸本”墨色自然下沉,时代气息符合。时代风格及个人风格是鉴定书画真伪的主要依据,作伪者在时代气息上是不易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的。另外,作伪者为达到蒙骗的目的,把原迹由纸本改为绢本,水墨色改为设色。同时图左右下角所钤收藏印全系伪造。“陈绢本”的款式与“陈纸本”所书运笔流畅遒劲的风格有很大的差别。“陈绢本”款字笔锋尖刻拙劣,生硬漂浮,书体呆板,结体松散,无连贯之气,尤其是“道人”之“道”字写得更是不堪入目,两本相比即可明了孰真孰伪。“陈纸本”在用笔上,以灵动多变的精绝技法加以描绘,作品显现出“平中见奇,奇中见平”的典型画风。树石参以王蒙画法,行笔略呈曲折,淳朴质厚,古典淡泊,“陈绢本”是无法达到如此水平的。
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陈绢本”是按“陈纸本”摹仿的一件伪作,是近年来作伪者从印刷较好的出版物上临摹照搬来的,且是新的伪作。我们可以从真伪图版中加以对比。但是像“陈绢本”这类伪作,假如不发现有两本相同的作品,就极易受骗上当。只有对绘画作品深入地研究,掌握了古书画的时代风格及书画家的个人风格,才能作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
陈洪绶(1598-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别号老迟,浙江诸暨人。早年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刘宗周、黄道周。14岁时,其作品“悬市中,立致金钱”(毛奇龄《陈洪绶别传》)。崇祯十五年(1642年)入京为国子监生。曾被召为舍人、内廷供奉,不久即离京南归。明亡,因避清兵,一度于绍兴云门寺出家,因自号悔迟,亦号老迟、云门僧,长期在杭州卖画为生。他兼能山水、花鸟、尤工人物。绘画早年受蓝瑛影响,由于他谦虚勤学,颇多得益。对于传统,他还从周昉、徐熙、黄筌、李公麟、王蒙等多位作品中吸取精华,因而在人物、山水、花卉、翎毛、走兽方面无一不工,皆极精妙。他学习古人,但不拘成法,着中于体会古代画法中的内在精神,大胆突破前人成规,自成一格。所画人物形象奇古质朴,线条沉着劲练,勾勒精细,色调清雅,特别是用精细夸张的手法所表现的人物,极富个性。在衣纹的处理上富有装饰性,用线有金石味,在掌法上不落常套。有奇傲古拙的气味,后人称之为“高古奇骇”。陈洪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殊高、影响极大,后世学其画风者较多,伪作也是屡见不鲜。
近应友人之邀前去鉴定一批书画,发现一幅陈洪绶《雅集图》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颇为相似,构图仅左边画石处稍有不同。通过对两件作品的对比分析,认为两件之中必有一件是伪作。友人处一件陈洪绶《雅集图》是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113厘米,以下简称“陈绢本”。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陈洪绶《雅集图》纸本,水墨,纵29.8厘米,横98.4厘米,以下简称“陈纸本”。我们首先分析“陈绢本”与“陈纸本”的绘画。“陈绢本”用笔稚弱单薄,行笔迟疑,尤其是衣纹描画板滞柔弱,笔画交代模糊不清,且人物体态僵硬无神,设色处也是平涂刻板,无色彩亮丽之感,缺少陈氏苍拙古朴的气韵,表现出照本临摹的典型特征。而“陈纸本”人物采用白描勾勒,线条清圆细劲,笔墨奇纵,人物五官和面部用线准确、简练,并有抑扬顿挫之感,反映出陈洪绶极高超的造型功底及细腻入微的笔触把握力。仔细分析两件作品,可知其艺术水平相距甚远。
另一方面,“陈绢本”的时代气息显然不够,这是鉴别书画真伪的重点所在。细看用绢,作伪者是用稍旧一点的旧绢染色,有一种火爆之气。同时,裱边四周的水渍也是人为制作。再看用笔的线条,墨色均浮于绢上,无入绢三分之感。而“陈纸本”墨色自然下沉,时代气息符合。时代风格及个人风格是鉴定书画真伪的主要依据,作伪者在时代气息上是不易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的。另外,作伪者为达到蒙骗的目的,把原迹由纸本改为绢本,水墨色改为设色。同时图左右下角所钤收藏印全系伪造。“陈绢本”的款式与“陈纸本”所书运笔流畅遒劲的风格有很大的差别。“陈绢本”款字笔锋尖刻拙劣,生硬漂浮,书体呆板,结体松散,无连贯之气,尤其是“道人”之“道”字写得更是不堪入目,两本相比即可明了孰真孰伪。“陈纸本”在用笔上,以灵动多变的精绝技法加以描绘,作品显现出“平中见奇,奇中见平”的典型画风。树石参以王蒙画法,行笔略呈曲折,淳朴质厚,古典淡泊,“陈绢本”是无法达到如此水平的。
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陈绢本”是按“陈纸本”摹仿的一件伪作,是近年来作伪者从印刷较好的出版物上临摹照搬来的,且是新的伪作。我们可以从真伪图版中加以对比。但是像“陈绢本”这类伪作,假如不发现有两本相同的作品,就极易受骗上当。只有对绘画作品深入地研究,掌握了古书画的时代风格及书画家的个人风格,才能作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专稿 | 太直观了 程十发如何在学习陈洪绶?2021-04-14
- 陈洪绶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2020-12-04
- 【雅昌专稿】倪瓒:生来土豪 我却喜欢住小房2020-04-25
- 西泠2019春拍推出陈洪绶《松下读书图》2019-07-05
- 【雅昌快讯】东方大观2019春拍:陈洪绶《花2019-06-05
- 保利香港2019春拍中国古代书画重点作品一览2019-03-27
- 蘇富比纽约亚洲艺术周中国书画重点拍品推荐2019-03-11
- 蘇富比纽约亚洲艺术周中国近现代书画九件重2019-02-25
- 凌波仙子贺春来 拍场上的水仙图2019-02-18
- 陈老莲似乎在倾诉:我是多久多久之前的宝物2019-01-04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