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秦汉成语印
作者:叶其峰 2005-05-26 09:17:29来源:中华博物网
A-
A+
秦汉时期流行镌刻箴言,吉语等内容的成语印,这些印章属于私印一类,其形制与同时的姓名印完全相同,篆刻风格亦与之无殊。秦汉成语玺是战国成语玺的余绪,但印文内容已有相当大的变化。战国时期十分流行的一些儒家修身箴言这时已十分罕见。秦汉出现了一些新成语种类。这些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改朝换代以后的人们所关注之焦点以及他们的意念和追求。
秦成语中,有讲个人修养的:如“中壹”、“壹心慎事”,强调的是处事专一、谨慎。“百尝”,按,尝训试,尝即试也。印文意处事要勇于探求、试验,以求取正确的认识。《十钟山房印举》著录的“勿半非有”印,文中的“勿半”是说处事不可半途而废,“非有”则与前文对应。文意是说处事必须有恒心,否则就一无所获。
有表达对安定生活向往的,如“交仁”,“交仁必可”就属于此类印。“交”训俱,交仁就是人人具相仁爱,没有纷争。相近的秦成语印有“民乐”、“安众”,表达的也是当时人们对秦统一后社会的某种期待。
表现男女爱情内容的印章属于秦汉时期出现的新的成语种类,有“相念”、“真心”、“益意”等。益,愈加。《孟子梁惠王下》曰:“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印文与肖形相互衬托,表现了一对相爱的男女之间与日具增的深情厚意。
秦汉成语印,特别是汉成语印,数量最多的为吉语,西汉文景之后的吉语印与秦及汉初印,内容方面的最大区别是镌刻“官”字的印章几乎绝迹,而“利”、“倍”、“大”、“巨”、“光”等字大量出现。典型印章有“大利旦中公”、“大利吴子侠”、“巨利即子张”、“巨蔡千万”、“巨侯千万”、“羊利”、“常利”、“日光”、“大光”、“长光”、“常光”等。
上引吉语印中有数方镌有“巨”字,按:巨训大。“巨苏千万”文例与“大徐千万”相同。上引印中有一方印文作“巨利即子张”。按,巨利即大利,“大利吴子侠”印文可为佐证。又“即”,姓。《广韵》:“即,亦姓,《风俗通》有单父令即卖。”由大利某、巨利某行文,我们推想前引大某千万、巨某千万印之大、巨,应为大利、巨利之省文。
汉代大量镌有利、巨、大、倍等字的吉语出现,与当时蓬勃发展的商业有关。文景之后,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政府休养生息政策给商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当时人们的经济利益,不仅可以从仕途中得来,还可以从商业中获得,而且后者比前者获利更快、更多、更容易,于是商人队伍日趋壮大,成了当时影响力巨大的新兴阶层。反映在印章上,“利”字印也就大量的出现了。纯属有关财富的印文,如“日利”、“大利”、“巨利”、“万匹”、“大倍”等商业味十分浓厚的辞语也就大量的出现了。
值得注意的是,汉吉语印印文与汉代铜镜铭文还有相当密切的联系。有的铭辞相同,有的相似,有的印文则镜铭之简省,如:“毋伤”、“长毋伤”。毋读作无,毋伤即无忧、无病、无灾。汉镜铭有“张氏作竟大毋伤,长保二亲乐未央”、“鲁氏作竟有毋伤,浮云连结卫四方”等。
“日有憙”,憙意愉、悦、喜欢。汉镜铭有“日有憙,月有富,乐毋事,宜食酒……”
“未央”、“乐未央”。《经籍纂诂》引《楚辞云中君》:“烂昭昭兮未央”。注:“未央,未已也”。又《广雅释诂》:“央,尽也”。汉镜铭常见“乐未央”及“长乐未央”句。
吉语印与青铜镜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物品,但就铭辞而言,两者又有太多的共同之处,均是当时人们意念的载体,两者互读,有助于对铭辞的理解。
秦汉成语印和战国成语印一样,内容广泛,含意隽永,从中可以体味出古人对社会、人生的积极态度,丰富多彩的个人情趣。秦汉成语印也和战国成语印一样影响深远,明清篆刻家作品中众多的闲文印,与其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秦成语中,有讲个人修养的:如“中壹”、“壹心慎事”,强调的是处事专一、谨慎。“百尝”,按,尝训试,尝即试也。印文意处事要勇于探求、试验,以求取正确的认识。《十钟山房印举》著录的“勿半非有”印,文中的“勿半”是说处事不可半途而废,“非有”则与前文对应。文意是说处事必须有恒心,否则就一无所获。
有表达对安定生活向往的,如“交仁”,“交仁必可”就属于此类印。“交”训俱,交仁就是人人具相仁爱,没有纷争。相近的秦成语印有“民乐”、“安众”,表达的也是当时人们对秦统一后社会的某种期待。
表现男女爱情内容的印章属于秦汉时期出现的新的成语种类,有“相念”、“真心”、“益意”等。益,愈加。《孟子梁惠王下》曰:“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印文与肖形相互衬托,表现了一对相爱的男女之间与日具增的深情厚意。
秦汉成语印,特别是汉成语印,数量最多的为吉语,西汉文景之后的吉语印与秦及汉初印,内容方面的最大区别是镌刻“官”字的印章几乎绝迹,而“利”、“倍”、“大”、“巨”、“光”等字大量出现。典型印章有“大利旦中公”、“大利吴子侠”、“巨利即子张”、“巨蔡千万”、“巨侯千万”、“羊利”、“常利”、“日光”、“大光”、“长光”、“常光”等。
上引吉语印中有数方镌有“巨”字,按:巨训大。“巨苏千万”文例与“大徐千万”相同。上引印中有一方印文作“巨利即子张”。按,巨利即大利,“大利吴子侠”印文可为佐证。又“即”,姓。《广韵》:“即,亦姓,《风俗通》有单父令即卖。”由大利某、巨利某行文,我们推想前引大某千万、巨某千万印之大、巨,应为大利、巨利之省文。
汉代大量镌有利、巨、大、倍等字的吉语出现,与当时蓬勃发展的商业有关。文景之后,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政府休养生息政策给商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当时人们的经济利益,不仅可以从仕途中得来,还可以从商业中获得,而且后者比前者获利更快、更多、更容易,于是商人队伍日趋壮大,成了当时影响力巨大的新兴阶层。反映在印章上,“利”字印也就大量的出现了。纯属有关财富的印文,如“日利”、“大利”、“巨利”、“万匹”、“大倍”等商业味十分浓厚的辞语也就大量的出现了。
值得注意的是,汉吉语印印文与汉代铜镜铭文还有相当密切的联系。有的铭辞相同,有的相似,有的印文则镜铭之简省,如:“毋伤”、“长毋伤”。毋读作无,毋伤即无忧、无病、无灾。汉镜铭有“张氏作竟大毋伤,长保二亲乐未央”、“鲁氏作竟有毋伤,浮云连结卫四方”等。
“日有憙”,憙意愉、悦、喜欢。汉镜铭有“日有憙,月有富,乐毋事,宜食酒……”
“未央”、“乐未央”。《经籍纂诂》引《楚辞云中君》:“烂昭昭兮未央”。注:“未央,未已也”。又《广雅释诂》:“央,尽也”。汉镜铭常见“乐未央”及“长乐未央”句。
吉语印与青铜镜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物品,但就铭辞而言,两者又有太多的共同之处,均是当时人们意念的载体,两者互读,有助于对铭辞的理解。
秦汉成语印和战国成语印一样,内容广泛,含意隽永,从中可以体味出古人对社会、人生的积极态度,丰富多彩的个人情趣。秦汉成语印也和战国成语印一样影响深远,明清篆刻家作品中众多的闲文印,与其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15家文博单位联合主办!多家博物馆镇馆之宝2021-02-14
- 走近秦汉儿童的世界2018-08-13
- 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发2018-02-26
- 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发现 秦代大型国家府库2018-01-30
- 陕西秦汉栎阳城遗址发现王家浴室2017-11-13
- 5眼秦汉时期砖筑水井现身河北海兴2016-07-13
- 秦汉以前的玉雕2015-06-30
- 中国绘画艺术:秦汉绘画2015-04-02
- 中国绘画艺术史:秦汉绘画2015-02-11
- 马踏春风逐好梦——甲午说玉马2014-03-11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