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怎样收藏高古玉器形制辨伪(图)
2005-05-26 08:30:38
A-
A+
商代早中期玉器出土和传世较少,截至目前,出土和传世的商代玉器,绝大多数是商代晚期的,古玉界将商代晚期玉器统称为殷商玉器。
商代玉器的艺术造型显得古朴粗率,商代晚期玉器(即殷商玉器,下同)的艺术风格传神、写实,追求神似的同时也注重形似,表现手法细腻,绵延传承数百年的商王室玉器制作,是中国玉器史上第一次由王室负责组织生产的,由王室专门的官员负责,各工序分工细致,选料、设计、下料、砣刻、抛光、成品分配,都有极其严密的组织,产品设计统一,有极为规范的程式、约定俗成的习惯。笔者通过大量的实物上手研究,对此有着深刻的了解。
殷商晚期玉器在工艺技法、对各种动物的习性观察、熟悉以至于艺术地再现它们,显然比早期有长足的进步。虽然仍继承了早期玉作动物夸张、突出习性特征的手法,但动物身躯各部的比例刻画得更为准确生动。例如殷商《妇好》墓所出平雕玉兔(出土编号M5:412、1026、471),形象夸张,出奇粗壮的蹄足,双阴线(或单阴线)刻画的兔子眼睛,又大又圆,长圆形的耳朵伸向身后……殷墟晚期平雕玉兔(详见常庆林《殷商玉器收藏与研究》图D18平雕白玉兔)就要写实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所有商代玉兔的造型,都是动态的奔跑状态,还没有发现静卧的商代玉兔。又例如殷商玉器中圆雕玉龙的龙角,早晚期龙角都呈蘑菇形,但外观却有很大区别,早期玉龙蘑菇形龙角外观圆润没有棱角,晚期玉龙蘑菇形龙角有棱角,甚至呈现方形的龙角。晚期玉龙再也看不见圆润的蘑菇形龙角。仿制的赝品殷商玉龙,在龙角的刻画上就常常露出破绽。
商代玉器中的平雕器物,大多数边缘较薄中间较厚,或一边较厚,另一边较薄,表面不平,晚期玉器平雕器物较为平整。这可能是琢玉工具的进步和工艺技术提高的结果。赝品常常可见厚薄平均非常平整的外观造型。
殷商早期玉器造型垂直、站立的多,晚期玉器水平、伏卧的多,尤其在禽、鸟类玉雕中区别明显。如果一件商代早期的动物形玉器,其外观造型是水平的,首先就要打一个问号。
殷商早期玉器中礼器、仪仗器如玉圭、多孔刀、大玉戈等多见,晚期少见甚至不见,偶有所见,体态都小,出现兵器与其他器物的合体作品,体态小而精致,但显然已经脱离礼器、仪仗器的范畴。如果收藏中发现了一件兵器与其他器物合体的外形巨大的商代玉器,就要十分小心了。
请浏览专题内容:甲申玉器[鉴赏][辨别][养护][收藏][投资]
商代玉器的艺术造型显得古朴粗率,商代晚期玉器(即殷商玉器,下同)的艺术风格传神、写实,追求神似的同时也注重形似,表现手法细腻,绵延传承数百年的商王室玉器制作,是中国玉器史上第一次由王室负责组织生产的,由王室专门的官员负责,各工序分工细致,选料、设计、下料、砣刻、抛光、成品分配,都有极其严密的组织,产品设计统一,有极为规范的程式、约定俗成的习惯。笔者通过大量的实物上手研究,对此有着深刻的了解。
殷商晚期玉器在工艺技法、对各种动物的习性观察、熟悉以至于艺术地再现它们,显然比早期有长足的进步。虽然仍继承了早期玉作动物夸张、突出习性特征的手法,但动物身躯各部的比例刻画得更为准确生动。例如殷商《妇好》墓所出平雕玉兔(出土编号M5:412、1026、471),形象夸张,出奇粗壮的蹄足,双阴线(或单阴线)刻画的兔子眼睛,又大又圆,长圆形的耳朵伸向身后……殷墟晚期平雕玉兔(详见常庆林《殷商玉器收藏与研究》图D18平雕白玉兔)就要写实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所有商代玉兔的造型,都是动态的奔跑状态,还没有发现静卧的商代玉兔。又例如殷商玉器中圆雕玉龙的龙角,早晚期龙角都呈蘑菇形,但外观却有很大区别,早期玉龙蘑菇形龙角外观圆润没有棱角,晚期玉龙蘑菇形龙角有棱角,甚至呈现方形的龙角。晚期玉龙再也看不见圆润的蘑菇形龙角。仿制的赝品殷商玉龙,在龙角的刻画上就常常露出破绽。
商代玉器中的平雕器物,大多数边缘较薄中间较厚,或一边较厚,另一边较薄,表面不平,晚期玉器平雕器物较为平整。这可能是琢玉工具的进步和工艺技术提高的结果。赝品常常可见厚薄平均非常平整的外观造型。
殷商早期玉器造型垂直、站立的多,晚期玉器水平、伏卧的多,尤其在禽、鸟类玉雕中区别明显。如果一件商代早期的动物形玉器,其外观造型是水平的,首先就要打一个问号。
殷商早期玉器中礼器、仪仗器如玉圭、多孔刀、大玉戈等多见,晚期少见甚至不见,偶有所见,体态都小,出现兵器与其他器物的合体作品,体态小而精致,但显然已经脱离礼器、仪仗器的范畴。如果收藏中发现了一件兵器与其他器物合体的外形巨大的商代玉器,就要十分小心了。
请浏览专题内容:甲申玉器[鉴赏][辨别][养护][收藏][投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线上会议 | 中国玉学玉文化学术研讨会2022-04-23
- 雅昌带你看展览 | 一部玉的通史 跨越9000年2022-01-12
- 红山文化玉器鉴定基本方法2021-11-18
- “寻找自我”——陈宗艺玉雕个展开幕2021-10-26
- “千年玉海,琢玉巨匠”袁氏玉器立派认定会2021-10-20
- 嘉德四季59期丨瓷器玉器工艺品撷英2021-09-26
- 生命的礼赞——红山文化玉器刍议2021-09-13
-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格士伉俪珍藏中国瓷2021-09-06
- 雅昌会员|让文物不再流浪,向世界讲述中国2021-08-19
- 浅谈玉石之王翡翠 叶福欢2021-08-04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