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艺术松江当代展(第三季)
此次展览选入的,是一批以城市为视角而又与记忆相关的作品,为17位艺术家近年来的思考所得。这批作品中,有指向城市现实人生的,也有指向往日市井记忆的,有指向当下生活日常的,也有指向户外的风景与悠远山野的。概而言之,大体有如下几个类型:对城市生活与城市规则的冷静观望、对生活日常的简约与提炼、对生活欲望的克制与梳理、对历史记忆的选择性书写、对山水自然的皈依与想象。
大抵人之生存于都市的,向有诸种的想法与志趣,也有诸种的困惑与得意,于是便有了众生的生活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活的境像。本集所收的,便是17位艺术家各以一己的趣味与视角,所呈现的生活的境与生活的像,也是他们将创作与当下城市生存状态紧相关联的一种艺术自省。对于创作与生活,我颇以为无论是对过往老物件的追怀,还是对当下新物件的描绘,抑或对山林旷野的遐思,从本质上讲,都是与记忆相关的一种表述方式。因为,无论周遭的世相如何变幻,诱惑如何之多,创作一如生活本身,终是要归于人的内心世界,归于独处的沉思,一笔一划、一点一滴地去打磨思想的脑袋,以将所见所感所想,形之于画布之上,负载于有形的物件之上,或让它变化为一声高亢的呐喊,或让它融入生活的点滴洪流。
中国的山水,是服务于人之日常想象的山水,古人所谓“卧游山水”、“澄怀观道”,即是以山水为想象之依托的一种,也即是将山水当作一种个体想象的期许,并于山水之间寻找到人生的某类落点。以此来看,我以为,“山水之间”,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姿态,也是一种生活的姿态,它既表达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同时也表达了人心本身所期待的。如果说生活是诗意的,那么山水也可能是诗意的,如果说生活是残酷的,那么山水也可能是残酷的。人心的纠结与超脱,在任何一个时代,或许都是如此吧。
松江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也是艺术史上松江画派的发源地,正好适合于艺术的想象与文化的怀想。这也是本次艺术松江当代展(第三季)选择“山水之间”为主题的一个起因。在此,“松江”一词,更多的是一个虚指,而非实指,它既是一个地理的指称,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与艺术的指称。因此,“艺术松江”,并不仅仅局限于地理的“松江”,而是以“松江”为落点,跳出地域与文化的局限,而有更开阔的视野与更包容的艺术接纳度。
当下的松江,已然成为一个介于都市与乡村之间的新空间,同时也是一个介于城市与山林之间的新空间。于上海这样一座商业与国际的都市中,而有如此的人文地理,着实是一个福分,同时也是一个不易。
“艺术松江当代展”是一个系列研究展,每年将以不同的主题与学术切面,通过数场展览,来呈现不同艺术家的创作与当下思考。本次展览为第三季展览,以“山水之间”为主题,其意即是想经由诸位艺术家作品中的观望与思考,来重新审视这座山水之城的过去、当下与未来。这既是松江人文地理所赋予的灵感,同时也是对都市生活的一种终极期待。
策展人:陈号(艺术史与艺术博物馆学博士)
2016年9月28日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