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与图式——绘画作品展”序(二)
“心智与图式绘画作品展”是由我和10多位中青年画家共同举办的作品联展。由于每位作者均推出了一组作品,人们不难看出参展者们各自不同的选择和追求,而对于绘画作品表达方式的再三斟酌,近乎于苛求的在艺术语言上的推敲和讲究,使参展者们在这方面有些自然地相近与一致。我们试图在抒写各自内心审美感悟的同时传达出其中一脉相承且共性所向的人文情怀。
事实上,在2003年秋天及2004年夏天就曾在南京和上海分别举办过“心智与图式绘画作品展”。可以说当时画展的反响还不错,得到了肯定和鼓励。此后一段时间中曾有不少美术评论家和画家提起,有着心智与图式这样一个好主题,为何不继续办画展?于是在部分参展作者的推动下,去年开始筹办此次的展览。令人鼓舞的是:南京艺术学院将此次画展定位为以绘画巡回展览为主体,集专家讲座、学术论坛、媒体传播为一体的联合性绘画艺术传播交流项目,申报并获得批准为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此次参展的作者主要是南京艺术学院的专任教师和江苏油雕院的专业画家。既然专门从事绘画创作,有的还同时负有传道授业之职责,势必要深究绘画的原理法则,体悟其中规律。然而艺术贵在创新,勇于突破,举一反三,自由地抒写性情,以期达到一种较为放松的作画状态,可能更是参展者们彼此的共识吧。
时至今日,人们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方式已是越来越丰富多样了,新的艺术形式百色纷呈,令人目不暇接。绘画作为一种主要以二维的平面形式呈现的传统的视觉艺术样式,固然与其他任何类型的艺术一样,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局限,然而绘画发展演变的历史告诉人们,其独有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至今仍有着不可替代性。绘画领域气象万千、浩瀚无际,有着种种的未知、种种的可能,参展者们相信只要奋力去探寻,说不定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作品是探寻的成果,成果虽不一定经常令人惊喜,探寻的过程却往往使人沉浸其间,难以忘怀。藉以展览,将作为成果的作品交与大家批评与指点,而作者自己则将由此踏上新的旅程。
(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油画学会名誉主席、艺术委员会主席)
- “色彩的品格——沈行工油画艺术展”在凤凰2019-04-29
- “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沈行工2018-08-01
- 艺术家沈行工2017-11-30
- “心智与图式——绘画作品展”序(一)2016-09-30
- 如画江南应是多彩江南2015-09-08
- 沈行工:原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2014-11-07
- 沈行工:欣赏性是收藏的前提2014-09-22
- 南京国际美术展专家评委谈复评之沈行工:欣2014-09-17
- 表现的形式与形式的意味2014-06-05
- 2014年2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艺术2014-03-07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