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调与金石——读惠远富的画
展览连接:
平行展:河流之上——工业的记忆“惠远富油画”、
展览地址:云南美术馆圆厅
单元策展人:彭楹文 董雪莹、
学术主持:王新、
展览助理:陆勇、
参展人员:惠远富
惠远富不是当下时世中的画家,他的绘画也不是。
惠远富《工业的记忆系列之三十三》油画50×60cm2016年
当惠远富拎着一壶酒,高一脚、低一脚走在昆明重机厂破落的废墟时,他的背影显得格外落寞……
这,很自然。谁不迷恋这活色生香的万丈红尘?
独有他,背对红尘,大半年窝在一张行军床上,守着一堆堆锈蚀剥落的钢铁,一丛丛葱茏响亮的杂花、杂草,废寝忘食,乐而忘忧,铺洒出一幅幅厚重拙大的灰调子,并且在不无压抑的灰调子中,奏响出金相玉振之声。
这些音声,这些形色,应该是符合业已逝去的重工业文明的基本格调的。工业文明,在我看来,强调的是“力”,重、拙、大的力,而衰落的工业文明,则还多几分涩味。惠远富“昆明重机厂写生系列”,乍看平凡,但再看看,再回味,其实是较成功地捕捉了这一分重、拙、大、涩这些画的气质的。他笔下、刀下交错的管道,废弃的铁桶、吊车,沉实笨重的炼钢炉,一块一线,一色一调,无不结实地持存了过往时代的斑斓以及他自己些许苍凉的胸魄。
显然,惠远富是一个拙朴诚实的艺术家,一个愿意随时回到生活现场、让素朴事物焕发光芒的艺术家。这也是他多年来坚持写生的根本因由:那些钢铁与厚土,砖石与花草,藉他的灰调子,获得了别样的生命。这里,不能不提到另一组他更精彩的写生作品,即“2013-2014店头古堡写生系列”。
这一组作品主调仍然是灰调子,如果说重机厂的灰调是偏向青褐,那么这一组则是偏向嫩绿与鹅黄的变奏;惠远富把灰调子的细腻、微妙,发挥得曲折尽致,尤其是在有层层窑洞与枯树的数张横幅中,薄层得厚重,素朴而绚丽,体现出卓尔不俗的油画素养。当然,这也来源于他实地写生,与大地、与山河、与花草相亲相近的场域感发力。
之所以强调写生,是因为当代中国有大量写实的画家,但他们不写生,他们写“照片”。远离了我—你照面的生动现场,遗落了色彩对比的微妙层次,放弃了果断书写的笔触,绝多所谓的油画,实同准确平板的照片无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定青山见我亦如是”,造化不负人,写生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技法而言,写生可以最大地现发色彩,让色彩的对比,中间色与暗部的丰富性,绚然生光。自创造精神而言,我曾经提出过“以手为先的场域化创造理论”,言明:在与对象互生的场域中,通过手的“动”与“作”,心源开启,身体的创发力逗引出来。我想,勤于写生、自甘落寞的惠远富先生,肯定是深明其中真义的。
惠远富《工业的记忆系列之八》油画50×60cm2016年
归纳而言,惠远富油画艺术有如下几个鲜明特色:
其一,擅长运用全幅灰调造型与表意。西方古典油画,尤其俄罗斯巡回画派,习惯追求灰调子的高华优雅;而惠远富油画,掉头不顾,让灰调子走向黑、褐、暗,变得压抑而涩重,无疑,这是一着险棋,一失手,便沦为脏、暗、花,但是,他履险如夷,让跳跃粗犷的刀笔肌理,带动嫩绿、鹅黄的色彩协奏,让全幅灰调子披美缤纷,绚然有金石之味。
其二,在薄层空间中,通过色彩与笔触重叠,追求丰富细腻的表现力。惠远富明显放弃了古典油画焦点透视的空间,借鉴了中国长卷平面化的空间处理手法,在挤压得极薄的平面上,施展腾挪翻转的手腕,笔笔有变化,层层出新境,也穿插上中国画谱中的树法,质实缀以虚灵,“看似寻常最奇崛”,既保持了油画感,也得到了些微的中国画神韵,这在其店头古堡写生系列中有精彩表现。如果深究一下,惠远富毕业于中央美院第三工作室,即董希文先生开创的油画工作室,这种中西融合、“油画民族化”的努力,自可理解。
其三,在冷静拙重的基架中,点染上活泼的诗意。惠远富油画讲求构成,追求平重,这也许是来自塞尚的传统,但更可能是其气质使然;然而,另一方面,他会把质实浊重的板块,以门窗破开,几何化的窗格中,透出一点绿意,几痕花影,画面霎时生动起来。这里跳动的,我相信,正是惠远富悒然郁郁的胸中的诗与歌谣。
惠远富早年画了各种或装饰化的、或古典化的、或者佛洛依德式的作品,也不错,也有扎实的功力,但是,只有当我第一眼看到他2003年妇人肖像时,妇人衣服上那略带神经质的脏调子与破笔,让我坚信,他开始走上了自己的艺术之途。
这条路途,将会越来越人迹稀少,他的孤独,他的落寞,很自然。
很高贵。
作者:王新,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