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傅山书画中的“支离”与“丑拙”

2016-11-18 13:54:42来源:雅昌艺术网
A- A+

《霜红余韵》册八开之一 8开 绢纸 27×17.5cm 山西博物院藏

  傅山曾专门提到过两件颜真卿作品具有“支离”的特质,即《大唐中兴颂》与《颜氏家庙碑》。傅山不仅把“支离”当做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理想,他还试图将之付诸实践。比如在书法中,字的笔画彼此脱节,结构严重变形,甚至解体,字与字互相堆砌,字的大小对比悬殊,或者打破行间的界限等等。

  “支离”和“丑拙”同样出现在傅山的绘画中。傅山不仅是17世纪最有反叛性的书法家,也是最不循规蹈矩的画家之一。山水的狂放、煌率、粗野,呈现出傅山在书法中所追求的特质:支离和丑拙。

  “支离”一次源于《庄子》中的一位残疾人“支离疏”。“支离”即“残”。

  傅山鼓吹“丑拙”,和他提倡“支离”一样,可以理解为在满族统治者和明遗民之间的政治对抗依然十分尖锐的情形下的情感表现。

  摘自白谦慎先生《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书法的嬗变》

  编辑:罗元欣

推荐关键字:书法 雅昌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