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清初的学者们为什么喜欢访碑
2016-11-18 14:59:23来源:雅昌艺术网
A-
A+
(传)李成 读碑窠石图 轴 绫本 水墨设色 126.3×104.9cm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阿部氏藏品
碑碣都有一个共通点:他们都是用来铭功记事,具有纪念功能。古代碑碣不仅仅是历史学的重要文献来源,其本身也是悠久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对于深抱怀旧情思的遗民们来说,碑碣象征着永远逝去的旧日辉煌。残碑上漫漶的金石趣味,吸引着傅山和清初的书法家。临摹古代碑拓,也像抚碑一样,勾起了书法家的怀古感情。
当追本溯源、回归原典成为清初主流学术活动的基本认知模式,研究历史、寻访古迹不仅是学术的探索,还是怀旧的精神需求,清初书法嬗变的大环境已告成熟。学术上的追本溯源、金石学的复兴、访碑活动的活跃,都促进了审美品位的变化。
摘自白谦慎先生《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书法的嬗变》
编辑:罗元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混濛有象——曹洋书法作品展于7月16日在雨花2022-07-18
- 现场 | 薛永年书法集首发暨书法展 大咖云集2022-07-17
- 书写经典--刘兴华书法展在甘肃美术馆开展2022-07-15
- 一场灵魂共鸣的“云上”对话,丰盈生命的厚2022-07-11
- “今我来兹——周少剑书法展”于长沙美术馆2022-07-03
- 雅昌专稿 | 元宇宙营销是新瓶装旧酒?2022-06-23
- 瓷书鉴心 臻纯博达丨当李纯博书法遇上景德镇2022-06-17
- Poly-Online | 翰墨芬芳——名家书法集萃2022-06-09
- 雅昌专稿 | 邱振中:没有侠客的时代2022-05-24
- 春山可望 | 长沙师范学院2022届书法学专业毕2022-05-20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