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登山则情满于山——何海霞

2016-11-21 16:12:10来源:雅昌艺术网综合
A- A+

  绘画不是自我陶醉,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体察,将自然万物形象地印入自己的脑海,从而激起创作激情,再注入真挚情感,创造出美的艺术作品。不过,山水画之可贵处,在于面对自然,绘出主观心灵与客观自然的融合,寻求二者完美结合的美的形象。传统画论中亦有神、情之说,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状物抒情,借景写心,把个人的感情移入自然,融入自然,如水乳交融。

  Lot:085

  何海霞(1908-1998) 川陕途中

  设色纸本 镜心

  69×70cm 约4.3平尺

  款 式:天高云淡,旅者于川陕途中。时已梢林如血,

  虽不似春光而胜似春光。长海同志共赏,七十五叟,

  何海霞

  钤 印:何海霞印(白文)

  RMB: 250,000-300,000

  出 版:此作品发表于《何海霞全集·第五卷》p69。

  何海霞先生是当代山水画大师,是“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是“长安画派”的主将。他在当今中国山水画坛的影响很大,自成一家,后学者很多。在艺术市场上的表现,作品稳中向上,一直看好,随着市场自然规律优胜劣汰的筛选,他永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他的艺术生命不朽和自身价值所决定的。何海霞的作品,是时代的骄傲、民族的辉煌、人类的结晶。 何海霞走过的艺术历史之路,决定了他的艺术成果,他的艺术成果又决定了他在当今画坛上的艺术地位。他可以放笔作寻丈巨幛长卷,游刃有余,绝不枯竭,也可以收笔作寸缣尺楮,而得千里之势;也可泼墨大写,气势磅礴,也可以重彩工笔,金碧辉煌;也可使墨如彩,也可以使彩如墨;也可千笔万笔不觉其多,也可以两笔三笔不感其少;也可追荆(浩)关(仝)李(成)范(宽)之精严,也可以比石涛、八大之放逸;也可临摹古迹,落笔乱真,也可以自出机抒,一空依傍;也可冶南北于一炉,也可融东西为一体;也可优入古人法度而具现代精神,也可以用现代手法而不隳传统。……如此等等。”

  Lot:087

  何海霞(1908-1998) 赤壁泛舟

  设色纸本 镜心

  95×57cm 约5平尺

  款 识:郭英同志赏正,何海霞作。

  钤 印:何海霞印(白文)

  RMB: 250,000-300,000

  出 版:此作品发表于《何海霞全集·第五卷》p13。

  我一生最喜欢山水画,有的人只看我的画很美,但不知道艺术的成果来自不易。我画了六十年,这是个漫长探索过程。生活是源泉,这个问题不能忽略。我们要一手抓住传统,一手抓住生活,离开这二点就很难进步。古人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对生活和创作的关系最为明确的表达和最为深刻的认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无论哪个派或哪个家,其一切笔墨都来源于生活。我是画山水的,经常深入到大自然中去,但自然环境的美是客观的美,如果不能从生活中抽象出足以动人的形象,就不能构成艺术上完美的意境。

  何海霞自述

  Lot:079

  何海霞(1908-1998) 媚水娇荷粉未干

  设色纸本 镜框

  68×68cm 约4.2平尺

  款 识:永福同志赏之,何海霞

  钤 印:何海霞(朱文)

  RMB: 120,000-150,000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论画荷,何海霞之师张大千曾说:「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

  张大千还说:「荷干在画中最为重要,等于房子的梁柱,要顿挫有势,有亭亭玉立的风致。」

  何海霞此幅荷花图,很好地诠释了其师之妙论。

  Lot:077

  何海霞(1908-1998) 行书 劲秋堂

  水墨纸本 镜心

  25.5×70cm 约1.6平尺

  款 识:海霞。

  钤 印:何瀛(白文)

  RMB: 8,000-10,000

  何海霞(1908—1998),名瀛,字海霞,以字行。北京人。早年从师张大千学画,1946年随张氏入川写生。1956年调入陕西美协从事专业创作,为“长安画派”代表画家之一。1983年任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不久调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工作。擅长山水,亦能花卉。其创作往往将青绿工笔与水墨笔意融为一体,立意新奇,笔力雄健,风格浑厚而不失秀丽。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