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文化沉淀的另一种方式——记第三届昆明双年展
第三届昆明双年展在云南美术馆成功举办,同时受到了各界人士以及艺术家的高度好评,通过展览的作品让“河流之上”这个主题更加的鲜明,深入人心。此届昆明双年展展出了东南亚,南亚以及云南的80多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让人们通过艺术作品看到云南,东南亚和南亚的地理风貌和人文风情以及独特的创作方式,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视觉盛宴。在地域化和全球化的碰撞与交融中,艺术家们进行了全新的艺术探索,挖掘出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衍生出的具有兼容性的艺术形态。以地域性文化作为向导,引领艺术的新发展。此次展览除了架上艺术之外,还加入了影象,装置,观念等新媒体艺术的类别。在面向全球化的视野之中,依托本民族的文化母体,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艺术铸造起一座理想的高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艺术作品更要凸显地缘文化的特点与价值。“叙事性”的艺术作品讲述着百态的地缘文化,这也许就是地缘文化永驻在人们心间,或是文化沉淀的另一种方式。艺术要与国际语言接轨,同时要注重与地缘文化的紧密联系,从而吟咏出新的篇章。
曹悦的布面油画《静谧之塔》,使地特色得到完美的呈现。画面的色彩浓重深沉,没有用油画颜料厚厚的堆积,而是作了淡薄的处理,使整幅画面富有静谧之感。树干的橙色与天空和湖水的蓝色构成强烈的对比,空间层次分明,前景为树干,中景为大片的湖水,远处是画面的主题存在。在繁杂的树干的缝隙中隐约看到远方的白塔,为画面增添一丝亮意,白塔安静的矗立在那里,仿佛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一种地区文化的积淀,同时把白塔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在画面中,物体的边缘轮廓都没有进行细致的描绘,但是就是这种隐隐约约,若隐若现的美凸显出文化的积淀与古老。
缪远洋的油画作品《茶马古道系列之十》并没有采用鲜艳亮眼的色彩,而是在色彩的质朴浑浊中让人们了解到云南少数民族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来进行民间国际商贸,洞悉到茶马古道的文化。视觉艺术应是是靠心灵的创作,地区性的历史文化在艺术家内心的沉淀中物化成优秀的艺术作品。这幅艺术作品是一种文化的记载,抑或是生活的反映,突出了地域文化鲜明的特征。人物形象的刻画,具有典型的民族特点,黝黑发红的皮肤映射出民族的气质。整幅画面给人一种纯朴之感,也许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文化所在,用油画这种艺术化的表达手段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让人们更深刻的了解每个地区的地域文化。
东南亚和南亚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统一的地域。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南亚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它们都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河流在孕育着文化的发展。这幅作品是国外艺术家POY CHHUNLY的作品,名为《卖香蕉的女人》。香蕉喜湿热气候,在土层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长旺盛,是热带亚热带重要的水果之一。这正与东南亚的炎热的气候,独特的地理环境相适应。作品的背景选取大面积的黄色平铺开来,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我们顿时感受到气候的炎热,太阳的光芒。图中的农妇蹲在一边,一手扶住前面的背筐,背筐的前面摆放着一堆新鲜的香蕉,焦急的等待着买香蕉人的到来。农妇长期的高温日晒下农作,黝黑的皮肤印下鲜明的地域特征。此幅作品色调和谐统一,在以黄色为主色调的基础上上,加之一些暗色的处理,使之对比强烈,彰显出地域鲜明的特色。
这幅布面丙烯作品是LAKSHAN N PRASAD,名为《模糊的困扰》。值得引人注意的是国外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颜色的运用与地域文化的特征是相一致的,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此幅作品的主色调紫中带粉,在各个元素的凌乱中折射出作品的主体思想,乱中取美,杂中有序,所有的物体元素同样取材于所在地域的文化样本。艺术家利用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社会现象作为出发点和主题,在地域性文化的内涵上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用视觉语言表现出来,一方面让人们了解地域的特色之美,另一方面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深省。
云南不仅山多,河流湖泊也众多,构成了山岭纵横,水系交织的多元特色,同时东南亚和南亚也是具有多样性的地域,热量充足,降雨充沛。此届展览使得地缘文化与艺术得到的良好的衔接,艺术作品借助线条,色彩,肌理,影调等丰富的视觉元素塑造了地缘文化之美,使美丽的地域文化通过艺术创作活跃在画纸上,更是荡涤在人们的心中。艺术家以地域文化作为主要的创作素材,通过艺术的手段创造出融入主观情感,合乎审美理想的艺术形象,更好的显示出地域之美,扩宽人们的文化视野。地缘文化通过艺术作品的展现可以永久的驻留在人们的心中,这是深刻理解地缘文化的另一种方式。在展览中,云南,东南亚和南亚的地缘文化在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同时催生出当代艺术的新风貌。艺术作品中还保持着独立的个性,没有在全球化的大浪中被席卷而去,而是摆出了艺术当代性的完美姿态。
作者简介:康莹洁(1992—),女,河北保定人,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艺术批评学研究。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