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新粉彩笔筒入藏记:“黄昏”的聚散
记得那是2003年深秋,我刚刚与瓷器干上,时不时地买一些清同光彩和民国新粉彩瓷器。那时在温州藏家眼里是瞧不起晚清民国瓷器的,文人瓷价格非常便宜,一个月工资用剩余了,还可以买一两件细路文房瓷器。
2004年,在温州的一个小型拍卖会上,我看上了一件小器大样的笔筒:胎薄釉润,山水通景,几行蝇头小楷,一幅诗书画印俱全的江南山水尽收眼底。当时拍卖的圈子很小(或许大家都喜欢逛地摊捡漏),百来件拍品摆在那里,送拍人寸步不离地守在旁边看护着,生怕被人偷走或恶意购买者“倒场”(贬低)后捡漏。那场景犹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机关大院里工会替职工充煤气,大伙儿都放下手头的活儿守着自己的空罐子一样。
这件笔筒是一个年过七旬老人的旧藏,他见我驻足观看,便在一旁介绍道:这只是民国“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在黄昏时分画的。典型的民国细路文房器,刚才有好几个人盯上了。我对文房的东西有一种天生的喜好,便上手端详鉴赏,东西确实精到,画面洒脱自然,远山近水,意境悠远。当时藏家都偏好“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对这路文人瓷的认识非常肤浅,远不及现在这样细分深入,研究渐成体系。这件笔筒的确精致,我盈握在手,端详良久,不论画风、字体及款式都与汪野亭有异,但器型、胎釉、彩头等瓷器鉴定指标又准确无误地指向民国时期。当时玩文人瓷的藏家收藏视野相对狭隘,浅绛只认三大家,新粉彩只收“八友”,而且“八友”中人物只认“二王”,山水只认汪野亭,花鸟只认毕伯涛和刘雨岑,等等。经过主人同意,我把笔筒拿到光线充足的窗口边端详:画风属于米氏山水,而且设色清丽高洁,通景画片相当脱俗,与汪野亭的气势雄峻、高古苍润不属一路,而且书法风格也明显与汪野亭不同。所以此件笔筒不应是汪野亭在珠山于黄昏时分所作。
下午拍卖会上,这件通景山水笔筒流拍,但私下却有几个人要争相购买,他们一副老江湖的样子,在拍卖前说过这只笔筒是景德镇新仿的。古董行少数人有个陋习:总是挖空心思贬低拍品,然后捡漏。我不与他们同流,预展时没说过半句微词,或许长相文质彬彬,所以得到老人的信赖,有时候人品比眼力重要,气质比心计重要。最终我就以起拍价的九折(而且无需佣金)拿下笔筒。
这件笔筒入藏后,我曾经让圈子里几位藏友上手过,他们一致认为是民国时期典型的新粉彩文房,但是否出自“珠山八友”之汪野亭之手,他们也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来,我也曾经查阅了大量“珠山八友”书籍,但都无果而终。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遍布世界各地的藏家们犹如一个村的“乡亲”,聚集在村头的“大榕树”下一起分享自己的藏品。我先后加入了雅昌民版和海内外多个古董瓷器微信群。享受着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前年一个深秋的黄昏,我晚饭过后闲着没事,把这件笔筒的图片和相关疑问发于一个专门研讨浅绛彩、新粉彩瓷器群,没过几分钟光景,江西、河北、山东等地几位藏家立即复帖,连连点赞。他们一致认定此笔筒系民国时期山水画大师黄昏的文房精品。按照这一线索,我立刻查阅了近年来黄昏作品的成交记录:北京一个专拍文人瓷器的拍卖行成交过一件雪景双耳方瓶(成交价八万多元);香港一著名拍卖行成交一套黄昏作秋景山水四条框瓷板(成交价一百多万元);还有一件就是黄昏的蛋形水盂,与民国名家邹洁、吴寄甄、丁景春作品,共四件文房器同为一个标的,也拍出高价;北京匡时拍卖的一件黄昏粉彩雪景挂屏,意境高远淡雅,亦以六位数成交,现被上海云洲古玩城四楼一“珠山八友”大藏家收藏。
行内人常说古董是成人的玩具。一旦沾上便很难释怀,因为打眼的痛苦和捡漏的快乐使人尝遍人间的冰火两重天。
打那以后我就开始对黄昏的研究,从一些零星资料获知,黄昏是一位海上画派的画家,不属于景德镇陶瓷画师系列,也不以此谋生糊口,但经常到景德镇客串绘画,聊发雅兴,尤与汪野亭关系甚好,每到珠山,必与汪野亭切磋技艺。由于他不靠瓷器养家糊口,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甚少,几乎没有应景之作,也不题吉祥颂语,祷安祈褔,他的山水画风格是青峰高耸,云霭缭绕,表露出一种荒疏的高士情怀,这一风格虽不合民国社会的世俗,却吻合了当时文人雅士们审美情趣,而且每件器皿均选用当时上好的瓷胎、彩料,令雅玩之人爱不释手。
由于这寥寥十多字属于蝇头小楷,甚难辨认,十多年来对个别字面仍存疑义,为了体现一个藏家的严谨,我曾专门请教了温州日报三十年前的故友孙焊生,没过几天,他便发来了笔筒的题款内容,并用蝇头小楷特地为笔筒的木盒写了题签。
自从认识到这件笔筒的价值后,我时常想起那位老先生。我只知道他胃不太好,早年从银行退休。有一次我专门提着两盒福建朋友送的武夷山大红袍茶到妙果寺去探望,可是店在人非,新店主说:五年前他就不开了,好东西都被人寻走了,剩下的一房子垃圾货低价盘给了我。
古董的聚散总是令人忧伤和欢乐,每个藏家都是古董的暂时保管者,每一件古董也总会去寻找它的下一个收藏者。还是那句话比较点题:其实不是人在收藏艺术品,而是艺术品在收藏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