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满是浓浓西域风情
12月14日,记者从成都市博物馆获悉,“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中,新疆龟兹石窟、高昌石窟及甘肃麦积山石窟壁画及彩塑的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展厅内,满是浓浓西域风情。
石窟是佛教传道与修行的场所。自3世纪起,西域重镇疏勒、龟兹、高昌等地造窟不断,历经千年,形成了绵延东西的石窟带,留下了极具“西域风格”的壁画和彩塑珍品。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麦积山石窟则以精美泥塑著称。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佛教四大石窟之一,位于“陇上江南”天水境内,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现存壁画900余平方米,北朝壁画多有精美之作,如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经变画和洞窟中以绘为主、绘塑结合的“薄肉塑”壁画等。
北魏第76窟位于西崖中下部偏东,是一个小洞窟,《供养飞天》是麦积山北魏中期最完整的一幅飞天壁画。画面中飞天头戴花冠,上身袒露,下着卷边羊肠大裙,围绕莲花飞翔,体态优美,身周天花散落,祥云流动。壁画线条流畅,设色清雅,为麦积山北魏壁画之佳作。
第127窟是一座营造于北魏、西魏之交的洞窟。窟左壁上部绘《维摩诘经变》,画面主要绘制问疾品。文殊和维摩诘分别坐于左右两侧,左侧文殊头顶有华盖,旁边诸菩萨与弟子侍立;右侧维摩诘有弟子围绕。正中有一菩萨,左手托盘,右手上扬,表现香积菩萨向大众施“香饭”之情节。故事情节组合巧妙,绘制技艺精湛,是早期经变画中的优秀作品。窟前壁右侧绘《接引飞天》(《十善图》)。画面中四身飞天,束高发髻,着交领宽袍,下着束腰长裙,手持供物,前呼后应。右侧题记有“此人行十善得天道时”,左侧“诸天罗汉迎去时”。飞天身着土红和黑色花纹长裙,在楼阁上方蔚蓝色的天空中飞翔,流畅的线条、淡雅的色调以及轻盈的体态,表现出流动中的力量感,十分灵动。
第4窟开凿于北周时期,窟龛上方所绘《飞天》为七幅大型“薄肉塑”飞天之一。画面中两组伎乐、供养飞天,相向而飞,天花散落。天人脸部及肌体部分均由一层薄泥塑出,画面余部均彩绘而成。此壁画立体雕塑和平面绘画珠联璧合,创造性地绘制出了“薄肉塑”飞天壁画,具有“呼之欲出”之感,在中国石窟壁画中独此一处。
除麦积山石窟壁画外,展厅还展出了来自龟兹石窟的壁画。龟兹的壁画以别具一格的菱格形式的绘制佛教故事画为主,佛教故事画的题材和内容超过了印度和中国其他地区。本次展出的克孜尔石窟第171窟《券顶菱格因缘故事画》和第17窟《本生故事画》都是菱格故事画的代表。
据悉,特展将于12月27日正式与公众见面,届时民众将在成都博物馆领略到敦煌石窟艺术的魅力与风采。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