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八怪新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即将开幕
12月25日,“八怪新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奖于安徽省文联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杂志社、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扬州八怪研究院主办,安徽省黄山书画院、扬州尚水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协办,共展出了80余位艺术家的近200件作品。继去年在山西开展之后,今年“八怪新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来到安徽,借此展览展示当代中国画家对扬州八怪创新精神的继承,以及通过对徽商与扬州八怪关系的回溯,探讨当代中国画发展的诸多外部关联与可能性。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书画家,他们画风大胆,独创蹊径,对后世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他们的艺术精神依旧是众多艺术家不断继承和发扬的典范。清代时期扬州文化艺术的发展首先得益于经济的繁荣,而徽商作为扬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对其方方面面都有重大影响。
陈去病在《五石脂》中提到“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徽商又大多“贾而好儒”,扬州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也促进了扬州书画商品市场的兴起和发展,这一系列的连带反应,开艺术作品作为书画商品交易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极大。
清代扬州聚集的众多徽州商人,他们作为新兴的社会阶层,身上除了封建传统印记之外,更多的具有与其区别的特性,与扬州徽商紧密联系的扬州八怪也可以说是适应这一阶层和新的经济因素所产生的,具有革新和创新精神的画家群。
扬州和安徽的联系自清代已起,此次的展览是回顾历史也是创造现在,更为铺设未来,参展的作品有山水人物也有花鸟鱼虫,涵盖了各个画科,有精谨细致的工笔,也有肆意酣畅的写意,地区间的交流展览不仅能互通有无,更能相互碰撞,产生独到的视角和见解,为艺术家们日后的创作提供思考的角度,同时,省内观众也可了解外省艺术的发展,并通过这次主题展览的梳理,大致通晓此段历史脉络和文化继承发展的现状。
作品欣赏:
杨国新(安徽)《蝶》
谢宗君(安徽)《殇》
张松(安徽)《泼墨洗山》
王涛(安徽)《广陵行》
郭公达(安徽)《佛国大九华》
朱松发(安徽)《翠竹溪》
刘廷龙(安徽)《洗桐居士》
周彬(安徽)《君子之风》
陈林(安徽)《畅神·个山戏》
王仁华(安徽)《粉墨徽班》
戴顺智(北京)《牧童》
刘方明(扬州)《晨醒还梦图》
王雪峰(扬州)《人生如戏之二》
徐若鸿(安徽)《雅室闲适图》
倪悦(扬州)《好画绝倒图》
王苏平(扬州)《雪竹和鸟》
郑国定(扬州)《万壑烟岚》
许凯(扬州)《有余图》
丁力(安徽)《溪鸟山花共我闲》
丁雪郁(安徽)《锦玉满堂》
陆小和(安徽)《徽乡秋韵》
赵规划(安徽)作品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9日。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