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向死而生的悲悯之心---陈帆水墨画评语
要 有 向 死 而 生 的 悲 悯 之 心
---陈帆水墨画评语
北京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资深艺术批评家
贾廷峰
资深艺术批评家贾廷峰先生
陈帆的作品,显现出一种卓越的见微知著的能力。他将微小脆弱的生命个体极致放大,从而形成与惯常视觉经验大相径庭的异质化效果,于轻渺中见磅礴,于单薄中展强韧,庸常的平凡物象,在陈帆笔下演化为暮鼓晨钟般的醍醐之音,有一种直抵生命本真的灵魂涤荡。看似拙朴的画面中,笔力沉郁而不失张弛,墨彩交融而氤氲叠嶂,布陈随心而法度自足,每每行笔若不经意,其实都蕴藏着精准的自我控制,最终才得以营造出空间结构、水墨关系的适度碰撞,并呈象出令人惊喜的峥嵘景象。
见微而知著,其难度非常人可及,必是个人学养、格局、阅历、思想和艺术造诣积累到相当程度之后才能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是综合修养的复杂考证。取材自然借以抒情的画家熙熙攘攘,但有独到之处者寥寥甚寡。大多依旧停留在较低的两个层面:一为“拾人牙慧”的复古派,陈陈相因,拿着程式化的陋习当瑰宝;一为“锐意进取”的创新派,割裂历史文脉,作无病呻吟的观念表达。显然,陈帆已经脱离这一梯队迈向了更高的层面,他谨慎地把握住了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尺度,一方面夯实传统绘画功底,从中汲取养分;一方面紧扣当下时代脉搏,从现实语境中独立思辨,有效地将个体的人文关怀浸润到关照对象中,生发出一种具有指向性的现代形式和美学内涵。
《911祭》是陈帆的作品中,我尤为欣赏的一幅。整个画面都弥散着一股浓烈的悲悯之感,燃烧的双子座,中间隐隐约约透露出白色的十字架,斑驳的激荡色彩充斥在各个角落,带着无法抗拒的内 心触动,苦涩地灼裂着观者的眼球,这是鲜血淋沥的场景,亦是作者直面伤痛的在场痕迹,他并非站在彼岸居高临下地敷衍安慰,而是置身其中地感同身受,这种胆魄之果敢,归结于其拥有一颗“向死而生”的悲悯之心!陈帆作品的精神质感,是深沉而厚重的,他的作品已不耽于形式技法的窠臼,而逐渐显露出一种人文意义上的深刻自省,具有一种诗学层面的普世情操。
当代水墨通常会辅以丰富的素材、多元的技术和先锋的观念来照应个体意志的主观表达,陈帆在这一方面亦甚为突出。其画风灵动多变,各类物象皆可信手拈来,加之对西方现代主义美学理论涉猎颇深,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去糙存精,使得陈帆从容游走于二者之间,完成了水墨语言的现代性转换。其作品《向日葵》、《高粱》皆为此中佳作,用墨活泛,姿态优雅,节奏明快,富有空间感,对象蓬勃的旺盛生命力展露无遗。我曾在《自由的尺度(第四回)·中国当代水墨走向巴塞尔》艺术展的前言中,讲过这就是“笔墨桎桔与心灵自由”,陈帆找到了其中了契合点,他的作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却能让观者能感受到一些温暖的东西。而这种温暖,恰恰彰显了一位优秀艺术家难能可贵的质朴情怀。
陈帆作品赏析:
题名:911 祭
尺寸:67.5 X135cm
质格:设色纸本(镜片)
年代:2013年
题名:向日葵
尺寸:68 X135cm
质格:设色纸本(镜片)
年代:2010年
题名:高粱
尺寸:68 X135cm
质格:设色纸本(镜片)
年代:2009年
梅画廊艺术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818030028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