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版画的绘画性问题

作者:文树荣 2016-12-29 15:29:08来源:雅昌艺术网
A- A+

  

从这里来,到这里去(一)   黄成春

版画受新技术影响较快、较大,但凡版画中一种新颖的式样、方法出现,都与新技术的使用有关。这似乎是说,新技术革新了版画,使版画不断向前行进。如此认为,肯定是唯技术论了。这在西方传统与当代的铜版、丝网版画中尤其显著。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常看到各种探索性的作品,它们试图在与传统的对决中,能有所突破,希冀着开创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新的表达方式,如与物象不发生深情的情感关系,是不会动人的,即只有一种形式的传达,而无情绪的宣泄。

从这里来,到这里去(二)  黄成春

在此纠结中思考,是挺累的。我仍然喜欢中国式的传统的木版版画,它不靠炫技及新技术来提升它所谓的品质。其中的黑白木刻版画,又因其技术表达的单纯,而深入探索的人不多,因为单靠黑白两色,以及传统的黑白灰关系,是难有新意的。

从这里来,到这里去(三)   黄成春

前面说过版画受新技术影响大,多制作而少绘画性。黑白木刻似乎更接近于绘画性,但其指向不是必然的。当你设计画稿时,多次推敲修改,要精准的线条,要完美的构图,要清晰的表达,在画稿到木板刻制之间的小心移动,理性的东西多于感性,绘画感自然会削弱。但阅读黄成春的黑白版画,全然没有这些障碍。

景东丙寨   黄成春

速写式的线条,自由不羁,灵动随性,没有了僵硬的线条感,自然就没有了版画易给人带来的拘谨感,也没有刻意的按照固定的套路去理性完成的一种必然效果。我想,黄成春平时是勤于速写的。把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物象,飞快的用速写方式记录下来,这种长期的自觉与不自觉的训练,是会有助于她版画创作时的绘画感的。当刻制版画时,速写的惯性依然不减,这绘画性就会越发强烈。这在版画创作中是极其珍贵的。但作为版画本体语言的刀痕感依然十足,在此不做过多描述。这是一个基础点,无此,当然不能算版画了。

老妪    黄成春

郭游的版画创作,基本不起草稿,脑海中有一大的框架构图后,就提刀直刻,俨然刀就是笔,毫不受刀之冰冷的约束,自由驰骋,直抒胸臆,而每每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新颖感,灵动感也往往伴随着其激情表达。这样的画好看。贺昆会有一草稿,会有一色彩稿,因为二、三十版的色彩变化,是需要事先设定好先后顺序的。但其刻制时,并不受画稿约束,仍然会天马行空,握刀如笔,不依靠任何照片类的东西,同样的显现其自由灵动。显然,黄成春是具有这种特质的。阅读她的版画作品,你会没有局促,没有观看的小心翼翼,思绪会随画面翻动、跳荡。这是活的绘画,是很好解决版画绘画性的绘画。

娜姑一隅    黄成春

在密密的线条中,有时是难以找到一个清晰的物象的,而整个画面的平均用力,多少会有些疲劳。这是我的一种“不满”。但观看其新作《九村山居图》后,却消除了我的“不满”。疏密有致,物象重点突出,黑白占比合适,绘画方式有变化(云、远山),透气了,看了舒服了。其实,这两种观看的感受,多少还是受制于观看的急躁性。这种能降噪的绘画,是要静下心来慢慢看的。如按这个思路返回去阅读其版画,你又会陡然发现:她的画是能让人静下心来阅读的版画,不是快餐文化体系的东西,因而是能沉淀下来的。

亚坪之歌   黄成春

黄成春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已经两年了。这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讨喜的绘画,要继续不停的创作,除了忍受孤独,还得忍受生存压力,对她来说是相当不易的。当我们能安静下来阅读这些版画时,无疑能带来诸多纯精神世界才有的净化与享受。那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二0一六年八月七日于昆明两三斋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