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当代艺术与传媒——媒体的地位与艺术的生存
作者:杨盅 2005-05-11 15:45:13来源:文艺报
A-
A+
媒体在艺术发展过程中以有效的宣传推介所形成的影响,表现出了它们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地位。艺术的发展往往依靠媒体建构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通过媒体确立艺术家的社会地位,扩大艺术的社会影响。而这样一种关系全然是建立中国媒体的特殊身份之上。
中国媒体的现实存在,是5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话语权力,它有着官方的地位,反映和代表着官方的利益。对于大众来说,这是政府的喉舌。而政府的资信则决定了这一话语权的力度。
媒体的不同层次与其所属,决定了对艺术的不同态度和取向。中国的大众媒体因其所属具有不同的层次,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市到地县,从部委到行业,这种媒体地位的阶梯,从某一方面表现出了它的话语力度以及权威性的程度。这种关系反映到专业媒体中,就表现得更明确。特别是有所谓的“国家级”、“中央级”的称谓,更是把一个原本没有具体利益的媒体所属关系的判断,人为地引领到一个具体的利益关系之中,而这之中的本质问题还是话语权力,而定级则是通过某种方式强化这种权力的力度。
本来中国人所信奉的是“千秋功罪,后人评说”,但是现代人已经失去了这种等待的心理准备,人们更多的是看到眼前的利益和现实的享受,因此媒体的作用就凸现出来。媒体的即时性不仅影响到当代艺术的时尚和流行的风格,还影响到艺术家的职业、职位、工资、职称、地位,也关系到艺术的认知、品评、价位、市场、影响。这之中的具体考量,在许多场合或范围内,媒体都成为一种考量的指标。特别是在最为常见的职称的评审之中,见诸于媒体的地点、数量、篇幅,不仅有量化的要求,还有对媒体素质的要求。其中媒体的素质要求,不仅有“国家级”、“中央级”与其它级别的区别,还有一个“国家级核心期刊”的具体指向。虽然人们不断质疑“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但是“核心期刊”却堂而皇之地上了那些“核心期刊”的封面,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风景。这种像把得了一个什么奖而整体披在身上到处炫耀的自我标榜,不是展示一种荣耀,而是展示一种权利,其背后又联系着一定的商业目的。
如果要溯本求源的话,人们一定要探寻媒体的权力话语的核心问题,但是现阶段好像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支撑它的有许多难以探寻的社会问题。但是,这种权力话语又莫名其妙地左右着人们的生活。经过一定的考量,产生了艺术的教授、一级画师、研究员以及对等的其他级别的职称,而对应的各种待遇也随之产生,无疑这之中又和艺术发生了关系。这种因果关系的合理性如何,不需要太多的智慧和知识就可以辨别清楚,可是现实的存在,却让人们在自身的利益要求中越发重视媒体的作用。
对于美术来说,艺术的传播还有展览的方式,现代的展览已经不是传统的纯粹的欣赏,而是依赖传媒、借助展览形式的一种自我推广。因此办展览前的发布新闻,展览前后的媒体报道和刊登作品,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行为和追求的目标。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艺术与媒体的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展开,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显现出媒体的影响力。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是在不同层面上展开的,属于消闲类的艺术在巨大的人口支持下,以人多势众表现出一种主流性的态势,它所反映出的艺术本体上的问题,对于艺术未来发展的贡献是微乎其微,但是,它已经成为媒体主要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属于少数人群体的艺术另类,以其实验性的新奇和感官的刺激,又成为媒体猎奇的目标,艺术成为媒体娱乐大众的素材,已经成为新世纪的一个潮流。媒体的造势,推动了这一潮流的涌动。
中国媒体的现实存在,是5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话语权力,它有着官方的地位,反映和代表着官方的利益。对于大众来说,这是政府的喉舌。而政府的资信则决定了这一话语权的力度。
媒体的不同层次与其所属,决定了对艺术的不同态度和取向。中国的大众媒体因其所属具有不同的层次,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市到地县,从部委到行业,这种媒体地位的阶梯,从某一方面表现出了它的话语力度以及权威性的程度。这种关系反映到专业媒体中,就表现得更明确。特别是有所谓的“国家级”、“中央级”的称谓,更是把一个原本没有具体利益的媒体所属关系的判断,人为地引领到一个具体的利益关系之中,而这之中的本质问题还是话语权力,而定级则是通过某种方式强化这种权力的力度。
本来中国人所信奉的是“千秋功罪,后人评说”,但是现代人已经失去了这种等待的心理准备,人们更多的是看到眼前的利益和现实的享受,因此媒体的作用就凸现出来。媒体的即时性不仅影响到当代艺术的时尚和流行的风格,还影响到艺术家的职业、职位、工资、职称、地位,也关系到艺术的认知、品评、价位、市场、影响。这之中的具体考量,在许多场合或范围内,媒体都成为一种考量的指标。特别是在最为常见的职称的评审之中,见诸于媒体的地点、数量、篇幅,不仅有量化的要求,还有对媒体素质的要求。其中媒体的素质要求,不仅有“国家级”、“中央级”与其它级别的区别,还有一个“国家级核心期刊”的具体指向。虽然人们不断质疑“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但是“核心期刊”却堂而皇之地上了那些“核心期刊”的封面,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风景。这种像把得了一个什么奖而整体披在身上到处炫耀的自我标榜,不是展示一种荣耀,而是展示一种权利,其背后又联系着一定的商业目的。
如果要溯本求源的话,人们一定要探寻媒体的权力话语的核心问题,但是现阶段好像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支撑它的有许多难以探寻的社会问题。但是,这种权力话语又莫名其妙地左右着人们的生活。经过一定的考量,产生了艺术的教授、一级画师、研究员以及对等的其他级别的职称,而对应的各种待遇也随之产生,无疑这之中又和艺术发生了关系。这种因果关系的合理性如何,不需要太多的智慧和知识就可以辨别清楚,可是现实的存在,却让人们在自身的利益要求中越发重视媒体的作用。
对于美术来说,艺术的传播还有展览的方式,现代的展览已经不是传统的纯粹的欣赏,而是依赖传媒、借助展览形式的一种自我推广。因此办展览前的发布新闻,展览前后的媒体报道和刊登作品,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行为和追求的目标。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艺术与媒体的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展开,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显现出媒体的影响力。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是在不同层面上展开的,属于消闲类的艺术在巨大的人口支持下,以人多势众表现出一种主流性的态势,它所反映出的艺术本体上的问题,对于艺术未来发展的贡献是微乎其微,但是,它已经成为媒体主要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属于少数人群体的艺术另类,以其实验性的新奇和感官的刺激,又成为媒体猎奇的目标,艺术成为媒体娱乐大众的素材,已经成为新世纪的一个潮流。媒体的造势,推动了这一潮流的涌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高远: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审视当代艺2022-07-20
- 现场|“她者变奏曲”当代艺术展在798第零空2022-07-20
- 【艺术人物】王兴伟:生猛而新鲜的那六年2022-07-20
- 雅昌快讯 | 陈磊个展“隐喻”开幕现场&学术2022-07-18
- 现场 | 阿岱尔·阿德斯梅:探索当下创伤 脱2022-07-16
- 雅昌专稿|王津元:成都复星艺术中心的未来2022-07-13
- 雅昌快讯 | 80岁才开始创作 萨莉·加博里画2022-07-12
- 现场 | 写意南山——川渝当代艺术邀请展在南2022-07-11
- 雅昌快讯|第八届多伦青年美术大展参展艺术2022-07-07
- 雅昌专稿|蔡广斌:从一种平缓的沉默展开2022-07-06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