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当代艺术与传媒——媒体的地位与艺术的生存

作者:杨盅 2005-05-11 15:45:13来源:文艺报
A- A+
  媒体在艺术发展过程中以有效的宣传推介所形成的影响,表现出了它们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地位。艺术的发展往往依靠媒体建构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通过媒体确立艺术家的社会地位,扩大艺术的社会影响。而这样一种关系全然是建立中国媒体的特殊身份之上。

  中国媒体的现实存在,是5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话语权力,它有着官方的地位,反映和代表着官方的利益。对于大众来说,这是政府的喉舌。而政府的资信则决定了这一话语权的力度。

  媒体的不同层次与其所属,决定了对艺术的不同态度和取向。中国的大众媒体因其所属具有不同的层次,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市到地县,从部委到行业,这种媒体地位的阶梯,从某一方面表现出了它的话语力度以及权威性的程度。这种关系反映到专业媒体中,就表现得更明确。特别是有所谓的“国家级”、“中央级”的称谓,更是把一个原本没有具体利益的媒体所属关系的判断,人为地引领到一个具体的利益关系之中,而这之中的本质问题还是话语权力,而定级则是通过某种方式强化这种权力的力度。

  本来中国人所信奉的是“千秋功罪,后人评说”,但是现代人已经失去了这种等待的心理准备,人们更多的是看到眼前的利益和现实的享受,因此媒体的作用就凸现出来。媒体的即时性不仅影响到当代艺术的时尚和流行的风格,还影响到艺术家的职业、职位、工资、职称、地位,也关系到艺术的认知、品评、价位、市场、影响。这之中的具体考量,在许多场合或范围内,媒体都成为一种考量的指标。特别是在最为常见的职称的评审之中,见诸于媒体的地点、数量、篇幅,不仅有量化的要求,还有对媒体素质的要求。其中媒体的素质要求,不仅有“国家级”、“中央级”与其它级别的区别,还有一个“国家级核心期刊”的具体指向。虽然人们不断质疑“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但是“核心期刊”却堂而皇之地上了那些“核心期刊”的封面,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风景。这种像把得了一个什么奖而整体披在身上到处炫耀的自我标榜,不是展示一种荣耀,而是展示一种权利,其背后又联系着一定的商业目的。

  如果要溯本求源的话,人们一定要探寻媒体的权力话语的核心问题,但是现阶段好像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支撑它的有许多难以探寻的社会问题。但是,这种权力话语又莫名其妙地左右着人们的生活。经过一定的考量,产生了艺术的教授、一级画师、研究员以及对等的其他级别的职称,而对应的各种待遇也随之产生,无疑这之中又和艺术发生了关系。这种因果关系的合理性如何,不需要太多的智慧和知识就可以辨别清楚,可是现实的存在,却让人们在自身的利益要求中越发重视媒体的作用。

  对于美术来说,艺术的传播还有展览的方式,现代的展览已经不是传统的纯粹的欣赏,而是依赖传媒、借助展览形式的一种自我推广。因此办展览前的发布新闻,展览前后的媒体报道和刊登作品,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行为和追求的目标。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艺术与媒体的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展开,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显现出媒体的影响力。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是在不同层面上展开的,属于消闲类的艺术在巨大的人口支持下,以人多势众表现出一种主流性的态势,它所反映出的艺术本体上的问题,对于艺术未来发展的贡献是微乎其微,但是,它已经成为媒体主要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属于少数人群体的艺术另类,以其实验性的新奇和感官的刺激,又成为媒体猎奇的目标,艺术成为媒体娱乐大众的素材,已经成为新世纪的一个潮流。媒体的造势,推动了这一潮流的涌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