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价值5000万元珍贵漆器找婆家(组图)

作者:王健 2005-05-08 08:31:41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A- A+
  图一:李彦君非常想给这20件漆器找个“婆家”
  图二:漆虎造型比较怪异
  图三:凤鸟的式样十分罕见

  一批自海外回流的珍贵漆器,价值至少5000万元人民币,两年来,其拥有者想有偿捐赠给国内的文博机构,却一直未能如愿。本周,这批漆器的主人、文物鉴定家李彦君先生接受了本报专访,讲述了这批漆器的来历。

  ◇收藏故事

  偶然识得名将后 珍稀漆器归故土

  李彦君是东北人,曾在博物馆从事文物工作多年,利用业余时间搞收藏。2002年,他将自己的2000多件藏品有偿捐赠给大连大学博物馆,然后来到北京。李彦君告诉记者,他最早收藏的是钱币,自从干上文博工作以后,开始专门研究玉器,尤其是汉代、春秋战国,甚至红山文化等年代更久远的玉器。这些玉器在行内被称为高古玉器。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彦君结识了美籍华人林祖恩博士。林博士是爱国将领林则徐的四世嫡孙,对祖国文物共同的爱好,使李彦君和林先生成了忘年之交。攀谈之中林祖恩谈到,其藏品中有一批古漆器,大多是春秋、战国和汉代的物品,有漆豆、瑟、辟邪、七子奁、漆虎、凤鸟等不同品种。李彦君说,当时他对这批漆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问林博士能不能转让一些给自己,林先生说,自己年事已高,不能永久拥有这批漆器,非常希望这些国宝能回归故土。后来林祖恩在2002年回国的时候,就给李彦君带过来20件漆器。

  ◇藏品现状

  古代漆器难保存 漆豆缩水挺严重

  虽然古代漆器精美的纹饰和造型让人流连忘返,但漆器的收藏家却非常少,因为漆器的保存是个难题。高古漆器文物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高,一不小心,漆皮就会开裂、卷曲甚至脱落。李彦君说,他收藏的这20件漆器,虽然早年已经经过了脱水处理,但在保存中仍需要十分小心。

  采访中,李彦君把几件漆器拿给记者欣赏。只见其中一只辟邪造型极富动态,制作精细,而且保存十分完好,黑色的漆皮油光发亮;一只凤鸟造型奇特,花纹别致,甚是罕见,保存也很好;一只漆虎,十分古朴,但嘴部有些地方的漆皮已经脱落。还有一只漆豆,器型硕大,造型豪华,但是其上半部已经变形,盖子已经扣不到豆上了,本应光滑的漆器表面变得凸凹不平,花纹也变得模糊不清。

  据悉,这是早年保存不力,漆豆缩水所致,李彦君接手这只漆豆后,已经在其表面涂了一层蜡,以后可以维持现状了。

  ◇藏品一绝

  七子奁盒最珍贵 总价至少五千万

  据悉,这20件漆器是上个世纪40年代初,林先生在国内工作时,从一处建筑工地上获得的,其中最珍贵的是一套七子奁。所谓七子奁,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化妆盒,一只大盒子里面套有七只小盒子,小盒子里分装不同的化妆品。李彦君说,这套战国时期的七子奁无论是花饰还是其保存程度,都十分罕见,在我国各大博物馆中都很难见到这么精美的七子奁。

  还有一只有19根弦的战国古瑟,其头部和浮雕都十分精美,它的侧面还有一些彩绘,其内容是表现战国时的乐舞场面,有敲编钟或编磬的、舞蹈的、祭祀的等等,而且绘画手法很流畅,很自然。这件瑟已经严重地收缩变形了。李彦君说:“这种变形在国家技术部门还可以把它复原,但在我这里做不到,我只能把它原样保存。”

  据悉,近年来漆器拍卖价格不断飙升,但市场上罕有高古漆器现身。去年香港苏富比公司曾以1126万港元拍出一只明代永乐年间的漆盘,创造了中国漆器拍卖的世界纪录。李彦君收藏的这20件高古漆器总价值至少有5000万元,其中七子奁盒价值至少500万元。

  ◇藏家心愿

  漆器想有偿捐赠 至今没找到买家

  李彦君说,他最近曾与首都博物馆等一些国内著名博物馆联系过,希望能将这些漆器有偿捐赠,但是这些博物馆都不感兴趣。目前他正在与国家博物馆联系,最近就能得到回音。

  虽然当下国内文物艺术品市场火爆,但李彦君不打算把这些漆器拿出去拍卖,因为它们不太适合个人收藏,虽然目前状态比较稳定,但难保过些年不会发生新的变化。李彦君说,如果最终没有博物馆接收,他将自己搞一个博物馆,把这些漆器和自己其他的收藏品一同展览。

  记者了解到,李彦君之所以想有偿捐赠,是因为现在林祖恩先生已经过世,而其家人生活并不宽裕,李彦君希望接受这些漆器的单位能给林家一些补贴。
推荐关键字:漆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