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文化的绘画性思考——王笑今

2017-03-17 14:28:13来源:雅昌艺术网
A- A+

  是从作品说起还是从作品要反映的内容说起,这个很难,又似乎无关紧要。这批作品的初衷,本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去诠释这些人物,在完成了三张以后,放置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再画。原因是,我慢慢发现,这种对古人的从新诠释,早已被无数人诠释过了,似乎已无路可走。于是,在接下来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的绘画接近死亡, 画了无数张后来被自己毁掉的作品。来北京最大的收获,就是在绘画里让我知道了痛苦,这种痛苦不比在山东,山东的痛是感性的,北京的痛是理性的,我不知道自己能否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很多人置之死地就死了。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三张作品天天在我眼前晃来晃去,飘来飘去,直到有一天,在他们面前,我也好像突然顿悟,走到今天,近五年的时间,有了这五十张作品。

  多年以来,我一直迷恋于绘画本身,对通过双手表现人物的质感、形体、神情等等,情有独钟。看到表现好的绘画作品,心里就非常欢喜,以致于延伸到喜欢照片。从最早我接触绘画时就有这种写实情节。在我上初二那年的春节,就曾把蒙娜丽莎用铅笔临摹一遍,挂到墙上当年画。直到现在,我对梵高、马蒂斯等,还是能理解不喜欢,但对卡拉瓦乔、伦勃朗直到当下的弗洛伊德、巴尔蒂斯,却是喜爱之极。但不知道为什么,对写实绘画的反面,抽象作品,却是喜爱有加,自己也觉得非常奇怪。艺术发展到当下,传统的以写实为目地的绘画早已落入非物质遗产一样的境地,纯写实绘画固然有人在坚守,要么是个人喜好,要么是不知道或不愿去知道绘画在当下的意义,“我们不是伦勃朗的时代了,不可能再像伦勃朗那样去画人”(洛佩斯)。这样,问题就有了,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画什么、怎么画。其实,这个问题当代人已经解决得很好,如洛佩斯对绘画语言的探讨,里希特对观念的探讨,都赋予写实绘画以新的、时代的文化意义。

  我现在所进行的这些写实绘画,如大家所看到的,我的想法是,首先抛开你要表现的东西,抛开观念,先要画出一张好作品,不管画的是什么,功夫,语言要到位。其次,要用你过硬的功底去表现你的想法,表达你的观念。这样才过瘾,才能对你要表达的内容有表达的深度。所以,我由最初的想重新诠释古人,到现在的中外人物的嫁接,使他们进行对话,就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想法。其实想来,画到现在这个样子,并没有背离我最初的想法,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重新诠释这些人物,不过是用了一种观念性的方式去诠释而已。 通过绘画的形式,使人们对中西文化再次产生思考,或者叫做“文化的绘画性思考”,是这批作品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先秦诸子百家和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几乎在同时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启蒙,在古典文明的起源期,虽然在源头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实更大的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不懂哲学,也无意在我的作品里对哲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仅根据现有的知识水平,对中西方哲学,做些表面的粗糙的理解,甚至于连理解都谈不上,仅是感性的认识而已。 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研究,尤以中国为盛,究其原因,可能是西方多数人觉得没有必要,就像我们中国人觉得,没有必要研究中国和南非、巴西的文化同异,道理应该是一样的。但对于我们,这种研究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文化发展步伐缓慢、滞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思想,通过自身强大的理论体系,在古代还可以和西方哲学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以外,进入近现代,哲学的发展日渐衰落,不要说对话,甚至都没有稍成体系的思想!所谓思想启蒙,无非是把西方的近现代思想,介绍到中国,告诉给不知道的人而已。我们近现代,哪儿还有为这个世界贡献新的价值观、世界观、新的思想的人!(我作品里所反映的思想家,止于李贽)所以,对文化自身的反省,给思想注入新的基因,使其苏醒,从而再次进入蓬勃发展的轨道,有其现实的意义.

  中国哲学自然以儒家为主,但老庄和佛家对他进行的即对抗又补充的发展,也起了不能忽视的作用。儒家思想每一次大的变革,无不在吸收其他各流派的长处,以促进自身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从而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但这种吸收,仅限于对本国自身的其他学说和流派。我们不像古希腊先哲,地处地中海,既有巴比伦文明也有埃及文明对他进行调和补充,伴随着地中海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战争,使希腊文明不仅具有先秦诸子对人和社会,自然的思考,还产生了纯思辨和对逻辑本身的研究,从而使物理学、数学、心理学,等从哲学里分离出去而自成体系,并为近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理性依据。反观我们的哲学,从先秦诸子到近代学者,一直围绕着“人”这个主题展开,探讨的是人自身的修养和发展,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共存。在思想发展中,也有外来文化对以儒家为代表中华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但这种交流因外来文化自身的弱小,无法和中华文明相抗衡,他们在和儒家文化接触之后,基本上都被同化吸收了。还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也使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理论,并被运用到思想里,但也仅仅是为学术本身提供一些佐证,并没有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合适的理论。

  所以,第一,我用了写实的方式。当代艺术有去绘画性一说,其实,靠去绘画性来使绘画进入当代,毕竟有失偏颇,因为,重要的是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当代,而不仅仅是一种样式上的简单更新。如毛焰.刘炜的绘画性极强的作品,周铁海对古典写实的借用。国外如里希特借用照片一样的写实对瞬间的记录。所以,写实绘画本身没有走向消亡,消亡的是为写实而写实没有时代精神的死画。选择写实,是我对所要表达内容的一种不得不采取的方式,如果换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就会歪曲我的想法。这种借助观念而产生的“非具体的人”,一定要借助一个具体的形象,才能完成对一个“具体的人”(嫁接的)的阐释,从而,才能有效的呈现我要表达的内容。

  第二,这种对不同人物的嫁接,进人当代后,很多人趋之若鹜,戏娱玩笑、为嫁接而嫁接、为当代而当代。当然,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可能会有另外一种可能,但我不想,我在思考他们的同异,凡是对话的人物在思想上或有相碰撞之处,或在历史位置上起大体相同的作用,或者我觉得某两个人物揉在一起很有意思。最终,无非起到两种文化的对话、对比和交流的作用。所以,我也不想简单的把张三的头安在李四身上。如我对孔子的创作。在西方,没有哪个人的思想,能影响、左右一个国家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是中国独有的。为此,我用了两个人去表现他,一个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在古希腊时期所起的作用,和孔子如出一辙,他使希腊哲学从研究自然回归到研究伦理,在希腊有前苏格拉底时期和后苏格拉底时期之分,在希腊哲学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孔子在中国的作用。他的继承者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犹如中国的孟子与董仲舒,又分别在不同的时代,起了历史的导师作用。另一个是马克思,马克思和孔子,蛮理想主义的两个人,他们都想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他们的学说都对中国的社会、对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由于孔子的地位过于特殊,不得不用两个人去表现他。所以,我这批作品,将以孔子的苏格拉底开头,又将以孔子的马克思收尾。还有那些灿若星河哲学巨擘和文学巨匠们,如曹雪芹与莎士比亚,他们的历史地位相似,文学成就相似,并都对后世产生了宗师一般的影响。

  第三,我力求表现出历史感和悲剧性。我所表现的人物都是在照相机没有进入中国之前的思想、文化大家,他们都没有留下过真实的影像。而与之对应的西方人,要么是古代雕像,要么是油画肖像,要么是照片,总之力求还原。为了这种历史的沧桑感,我选择了黑白,或近似黑白的有时间痕迹的泛黄色调,画这种人物如果画不出历史感,等于失败一半。这种历史的沧桑感,是通过具体的笔触,肌理和一气呵成的整体画面效果来呈现。历史总是以悲剧收场,因为时代的悲天悯人,使历史变得异常厚重,但同时给人以希望。这些人物,总是有能力把个人的命运,扩展成国家、民族的命运,以自己的悲剧人生,不自觉的成为一个历史的弄潮儿。

  第四,人物不能太像,但所表现的状态一定是所画人物的状态。我如果把人物画的太像西方的某个人,感觉就是某某某的头简单的安在中国人身上,就等于失败了另一半。上面说过,就算抛开这种嫁接,她也要是一张好画,孔子就是孔子,杜甫就是杜甫,他们就是我呈现的这种状态,而且,他们就是长得这个模样。这就要求,形象要画的似与不似,状态要神似,看到画之后稍一琢磨,发现玄机。这,同样需要用绘画的技术语言来完成。

  我用以上四点纯绘画方面的因素,来表现和抗衡我的主题。这很有意思,本来内容是为我的画面服务的,但由于主题本身过于强大,使我不得不用加强绘画性的方式,来抵消和抗衡内容的强大,从而在形式和内容上取得一种平衡。或许我思考的主题过于宏大,超出了绘画的能力,但这恰恰是我想要的。用纯绘画的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如我上面提到的,进行“文化的绘画性思考”,难道没有必要吗!

  展览:

  1993 中国油画展-亚洲艺术,北京音乐厅画廊,北京

  1997 第一届山东省油画双年展,济南

  1998 98山东油画展,青岛

  1999 群展,观景画廊,北京希尔顿酒店

  2000 上海艺术博览会。

  2000 中国-澳大利亚交流画展,北京观景画廊

  2001 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

  2002 王笑今个展,杰画廊,上海

  2002 经验与尝试-油画展,山东济南

  2003 芝加哥艺术博览会,美国芝加哥

  2003 变形的天堂展 ,上海艺术景画廊

  2004 王笑今个展,上海艺术景画廊

  2004 联展,威斯汀大酒店.上海

  2005 王笑今个展,上海艺术景画廊艺术景

  2005 中国当代艺术,Reed Savage画廊,美国迈阿密

  2006 王笑今个展,艺术景,上海

  2006 中国画廊博览会,北京

  2007 王笑今个展,艺术景,上海

  2007 上海波特曼酒店个展

  2008 个展,798秀画廊

  2009 山东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展,济南

  2010 艺术与电影的缠绵, 上海费里尼画廊

  2010 迈阿密亚洲艺术博览会

  2010 宽度3当代艺术展,北京当代美术馆

  2011 迈阿密艺术博览会 迈阿密醒画廊

  2011 风尚志香氛艺术展,伊比利亚艺术空间

  2011 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

  2012 大家风范-中国油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天津西洋美术馆

  2012 王笑今个展 上海诺易画廊Noeli Gallery

  2012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外围展 醒空间 瑞士巴塞尔

  2012 迈阿密亚洲艺术博览会 醒空间

  2012 迈阿密文华东方酒店个展

  2013 春光乍现主题展,北京意空间

  2013 镕油画作品联展 上海

  2014 初伏三人作品展 北京银杏空间

  2014 图索个人油画展 上海芳草地画廊

  2015 里仁为美当代艺术作品展

推荐关键字:展览 雅昌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