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山纪行图卷》纠正清人张冠李戴三百年
上海博物馆新一轮的书画常设展近日开幕。在亮相的绘画精品中,元代画家顾园的唯一存世孤本《丹山纪行图卷》最吸引眼球,上海博物馆的古代书画专家发布了最新成果,订正了这张图卷持续300年的作者鉴定失误。
这次书、画两馆换展力度空前,首次露面以及许久未展的作品将80件,其中包括了一批罕见的传世珍品将与观众见面。上海博物馆历代书法馆、历代绘画馆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通常每半年更换一次展品,每次都有一定数量的新面孔精品出现。
张冠李戴300年
该画作来自晚清著名书画收藏家、吴门过云楼主人顾文彬家族的捐赠。从康熙年间开始,该画作一直被冠以明代画家顾琳名下。然而,上博专家发现,该画作的作者应当为元末画家顾园。《丹山纪行图卷》是绘画史上为数不多的描绘丹山赤水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纵30.8厘米,横332厘米,描绘了丹山层峦叠嶂、古树迷殿、云气浩荡的景象,透着一股清丽之气。
“两位画家都姓顾,年代接近,且同号‘云屋’,时人都称其为顾云屋,所以张冠李戴了300年。”上海博物馆书画部研究员凌利中发现,当时的作品说明上写这件作品是明代的,但它所散发的时代气息却不像,作者顾琳的籍贯出现了上虞、吴郡两个相互矛盾的说法。这激发了他的研究兴趣。”
凌利中仔细阅读文献后发现,上面记载的顾云屋并非同一个人,最终,画作上顾氏友人的题跋及他们的文集解开了谜团。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赵谦所撰写的《云屋先生顾公墓志铭》。由此,迷惑了世人300年的画家身份昭然:《丹山纪行图卷》作于洪武辛亥(1371年),作者顾园时年51岁。
展出文物40余件
书法馆展出文物40余件,有十件极少展出、首次作为常设展品的书法珍品名迹出现。
明代台阁体代表书家沈度的《隶书四余箴页》是在一本合册中偶尔发现的(弥补了上博沈氏作品的空白),首次露面的金陵八家之一的谢蓀的传世作品极为罕见,目前所见仅仅六七件。隋唐著名书法家虞世南为唐太宗之女汝南公主所撰写的墨迹本《汝南公主墓志铭》,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写给侄子司马富的《宁州帖》。《宁州帖》是司马光去世前一年所写,还有如唐代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卷》、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册》,北宋赵佶《草书七言诗纨扇》、黄庭坚《行书华严疏卷》,元代虞集《楷书刘垓神道碑铭卷》、张雨《行书自诗轴》,明代姚绶《行书洛神赋卷》等等。
- 雅昌专稿 | 沪上机构恢复后 30余场新展抢先2022-07-01
- 雅昌专稿|上海博物馆副馆长刘文涛:元宇宙2022-05-18
- 雅昌月度展览推荐|春暖花开时节,一起来看2022-04-01
- 艺术播报 | 多地文博机构闭馆展览延期、威尼2022-03-13
- 现场|携手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春节来上海2022-01-23
- 盘点2021|年度十大博物馆展览:历史与艺术2021-12-28
- 现场|上海博物馆“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2021-10-28
- 雅昌专稿 | 3000年后重见天日!青铜器出现“2021-10-20
- 雅昌专稿 | 让捐赠人也火起来:早期上海博物2021-10-04
- 专稿 | 上博青铜鼎特展启幕!大盂鼎和大克鼎2021-06-20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