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观《绝版形色》作品展有感

作者:李超 2017-03-24 16:49:44来源:雅昌艺术网
A- A+

  2017年3月23日下午2点,由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绝版形色——郑旭美术作品回顾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当代艺术馆举行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大家来到展厅参观。我抛去了一切杂念,怀着纯净而又愉悦的心情,在郑旭老师的这百余件作品中尽情畅游。我之所以怀着一颗纯粹的心,是因为郑旭老师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我可能是一个体会创作过程的人,我对艺术非常崇拜,我的一切行为都在为艺术的纯净而努力”。那么我想,要想与郑旭老师的作品达到高度共鸣,那首先就得是一个有艺术修养内且心纯粹的人;而之所以心情愉悦,是因为这次展出的是郑旭老师从上世纪70年代就读云南艺术学院本科时期到2000年身患重病依然坚持艺术创作的百余件美术作品,其中涵盖了绝版木刻、油画、纸本综合、速写及插画等画种。我第一次全面接触郑旭老师的这么多作品,不禁感到欣喜而又肃然起敬。

  对郑旭老师的初始了解,是得知他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上,其绝版木刻作品

  《拉祜风情1—染》

  《拉祜风情2—赶街天》

  一举荣获美展金质奖的令人瞩目的重大突破。他也被称为绝版木刻创始人,绝版木刻之父。

  本次展览为郑旭老师的美术作品回顾展,于是我将展览出的作品按其创作的时间来浅谈自己的一些感受。我想,这样可以根据艺术家各个时期所创作的风格来了解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画风的转变和对生命不断认知的过程。

  先来看郑旭的版画作品。80年代,郑旭的作品题材与生活息息相关,多取材于少数民族风情,作品构图饱满,以人物为主,作品稚拙而不失生动;这一时期艺术家的大部分作品为绝版套色木刻,如创作于1981年的《红土》、1982年的

  《进山》

  和1984年《拉祜风情1——染》都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套色木刻的用色十分重视提炼,作品颜色普遍为红、黄、蓝、黑四原色——艺术家用色单纯、精练、鲜明、强烈而概括,从单纯简洁中求丰富。在作品的色彩运用上,艺术家重点突出了人物服饰的色彩,一方面让人们更加解了拉祜族的服饰样貌,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少数民族服饰色彩的丰富使得作品呈现出明朗、欢乐的色调。据了解,黑色的服饰色调呈现了拉祜族图腾的神秘信仰——拉祜族喜欢黑色,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同时,作品依靠色块对比、重叠和并列来表现对象,富有浓厚的装饰性。从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在艺术家的血液里融入着浓浓的云南本土气息,无论是主题的选择,还是意境的营造,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概括,是画家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情流露,也是画家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歌。这些作品中仿佛散发着泥土的清新,让人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的人文气息。

  90年代的郑旭,绝版木刻技术精进,在早期作品获得了认可之后,他却重新开始了一种风格,这种转变很是让人敬佩,因为很多创作者在取得了名跟利之后,就不再敢继续改变了,或者是说,如果这样形式的画卖得很好,就希望买自己画的人一直重复对这个画的符号的认知,所以几乎风格就固定了下来。郑旭这种不断突破自己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也让我想到毕加索,当他每次形成一个风格,就会“在众人的掌声里出走”尝试下一个风格。

  1995年,郑旭的病情确诊后,鱼群游入了郑旭的画作,并在之后的时间中,集结成一个系列。这个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大量郑旭以“鱼”为表现题材的版画作品——拉祜族的宗教或者是日常生活的物件中,时常可见鱼的图腾。比如作品

  《有腾形植物的鱼1》

《鱼形1》

       等,这个时期的作品在造型上,弱化了80年代剪纸般的粗狂风格,外形简洁。

  在此期间,郑旭也开始转向了抽象艺术创作。如在1996年的纸版画

  《偶像的崇拜1》

  《人形1》

      等作品中,已然没有具象的影子,造型上用圆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形体组合成画面,表达的层面也更加隐晦。有了对于生命状态更深层次的思考。

  2002年,一种可怕的家族遗传病使得郑旭不得不放弃刻刀,被迫停止了绘画。这位极富才华的艺术家现在已经不能再从事绝版木刻的创作了,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对艺术的追求,继续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追寻着自己的理想。面对这一切,他曾经这么说:文学和美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去表达我的思想,这样的本质是一样的。在技术上美术应该更注意它的色调、文学应该更注意它的情节。在一切创作中我都不会违反我的身体和我能拥有的条件,我还是觉得一切作品都应该轻松地得到,虽然看到东西我会不停的思考。我还是觉得思维不是痛苦的事情。我并没有觉得不能画画是一种折磨,到了不能画画的时候画出来的绘画作品也已经变成了非常勉强的作品了。我的一切都是为了绘画而生长的,包括我的手。我的疾病好像是跟我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我现在是不能教学和画画,但是还能够写文章。看完这些话语不禁让人热泪盈眶。

  除了这些富有强烈生命力且令人震撼的版画作品。本次展出的还有艺术家不同时期的油画、速写及插画等画种的作品。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994年艺术家创作的油画作品

  《不断扩张的绿1》

       作品呈现出来的是交织在一起,相互盘旋,向四处不断延生与扩张的带刺的类似绿色藤蔓的形态。绿色是植物的颜色,也有生命的含义。这是郑旭对于生命本体探究的表现,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欲望。郑旭把对生命的表达转化为视觉呈现,这种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或许会让人们对生命有新的认知。总的来看,艺术家从最初的少数民族风情题材到抽象形式的表述,从拉祜族神话故事的图式创作到简洁的采风速写,从远古标识的描绘到抽象纸本综合的呈现,其作品全面、立体化地展示了郑旭老师从艺一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高度。这些作品都同样精彩,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多元的郑旭。

  郑旭是一位充满思想和灵性的艺术家,他用真诚又富有创造力的艺术才华创作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他的作品,将时代精神、个人风格、地域特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极富生命力。我一直相信真正有涵养并且用生命去创作的艺术家,终究是会创造出高水准且异于常人的作品。那么,展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一批让人精神一震的优秀之作,更是一种对艺术和生命不断追寻、探究的精神。不得不说郑旭的作品感动和鼓舞着新一代年轻的艺术家。在此,为郑旭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以及其对艺术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学习、致敬。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