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文创产品刮起创新时尚风
在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一个个绣有非遗技艺图案的精美箱包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箱包中,一个以“中国红”为底色的女士手袋最为引人注目,以金线绣制了一对栩栩如生的龙凤,两端是同样以金线绣制的祥云。
这是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展出的潮绣手工箱包,需要960个手工工时制作完成。“我们希望搭建非遗的平台,和这些传统的手工艺人来合作,比如说水族的马尾绣,苗族的苗绣,北京的景泰蓝,广东的潮绣等,让这些非遗文化融入我们现代人的生活。”非遗生活公司箱包设计总监龙先生说道。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1项。
2008年,唐三彩传统制作技艺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业40年的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表示,唐三彩传统烧制技艺需要传承下去,但是同样需要创新与发展;从摆设品变成实用品;通过与科技的结合,改变粘土与高岭土的配比来让器具可接受更高的烧制温度,这些都是创新。如今的唐三彩可以做文房四宝、茶具等实用器,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在阳江展位上挂着一排排由精湛漆艺做成的装饰画,其中一幅由传统漆艺配上西洋韵味画面的漆画,创意感令人眼前一亮。
阳江漆器是古代漆器的一种,阳江漆器髹饰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嘉诚是阳江市市级阳江漆器髹饰技艺项目的传承人,29岁的他已学习漆艺十余载。
罗嘉诚表示,阳江漆艺是中国的五大漆艺之一,早期都是用在生活用品上,现在有了针对艺术品和文创礼品的做法,同时有了包括网络这样的平台来销售。
本届文博会“非遗”馆以“传承、技艺、产品、保护”为主题,展馆面积为7500平方米,设立三大展区。其中,“非遗项目展区”邀请了30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8位省级非遗传承人,包含楚式漆器、潮绣、绛州剔犀等57个非遗项目。
-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 第一期非遗小课堂直播2020-06-23
- 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见证海淀文2020-04-01
- 专访吕品田: 时代变革中的价值洞察与实践把2019-02-28
- 中国当代织锦、刺绣艺术展现“锦绣前程”2018-10-29
- 徐艺乙: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创造2018-10-29
- 云南探索非遗产业化之路—— 让非遗与产业2018-09-05
- 左手牵传承人,右手牵设计师,她让非遗成为2018-08-28
- 非遗成为必修课——晋中学院非遗进校园一瞥2018-08-15
- 非遗传承 40年间收徒20余人至今只剩3人2018-06-12
- 传统工艺传承由自发到自在之策2018-06-18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