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央视国际:点滴墨痕情谊深

作者:红立 2005-04-26 09:15:03来源:央视国际
A- A+
  主持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喜欢绘画的苏国超先生被家人送到上海去学习玻璃描画技术,当时他只有十四岁,上海的报纸和杂志上经常登载一些画家的美术作品。苏先生特别喜欢程十发先生和石鲁先生等人的作品,他当时几次到上海画院希望能够拜见程十发先生,可是直到离开上海的时候也没能见到。带着遗憾回到成都后,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苏国超就给程十发先生写了一封信,没想到,程先生竟然回了信,从那以后,通过书信交往,后来发展到以书画作纽带将两辈人联系在了一起。

  家住成都的苏国超先生喜欢画画,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拿起画笔到外面写生。提起自己能够坚持这么多年的绘画学习,他认为是与收藏分不开的。一九六二年的时候,十四岁的苏国超刚学绘画,他冒昧地给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写了封信,没想到,老人家收到信以后给他回了一封信,鼓励他好好学习。从那以后,苏国超先生开始有意识的学习和收藏程十发先生的作品,以便提高自己。

  苏国超:第一次收藏程老师的作品呢,是七二年,我看全国美展的时候,突然看见了上海画院,一套组画,这套组画呢,是程老师执笔的。我一看就知道,尽管他没有署名。

  回到成都以后苏国超就给程先生写了封信,并告诉他自己在上海看到了他的画展,自己非常喜欢,希望有机会能得到程先生的指导,他在信中还无意提到自己快要结婚了。让他没想到的是程老师还送了他一件结婚礼物。

  苏国超:程老师收到信非常高兴,马上就给我画了一张画,并且告诉我因为抽不到空到成都来给你祝贺,就画一张吉祥图来给祝贺你。

  能够看到程十发先生的作品苏先生已经很高兴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能够收到程十发先生寄来的一张亲笔画作。十多年过去了,苏国超几次想见程十发先生都没有见到,两人只是通过书信来交流。到了一九七五年,苏国超才见到程十发先生,从此以后,苏国超与程十发先生的书信交往更加频繁,苏国超得到了程先生的热情关怀。

  苏国超:这个书法呢,是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我请朋友带了一箱柑橘,送给程先生,程先生打开以后,还没有看见橘柑,就把面上包橘柑的纸打开,然后写了屈原的橘颂,未及品味,随取包裹之纸,率写屈原橘颂前阕以为酬。作为酬劳,就是寄给我作为酬劳。

  虽然说这是酬劳,但是苏国超先生很清楚这个酬劳实在是太丰厚了,是他一辈子都享受不完的。苏国超先生说,除了程老师赠送给自己的几幅画作之外,他还在市场上买了很多幅程先生的作品。

  苏国超:那个是在嘉德拍卖会上,上午的那个拍卖的东西,程老师的小品都是很贵的都是三万、四万。那么这幅早期的作品好多人看不懂,我呢知道程老师早期是学陈老莲的,我自己带了三万多块钱,我心里价位呢,我说如果是三万块钱,我就把它买掉了。买下来。结果呢,到了下午,天气很热,那一天好多人都走掉了,只有一个人和我争,结果我用一万七,把它买下来了。

  买到程先生的早期画作,苏国超的心里还是没有底,日后他到了上海见到了程老师,拿出了自己拍回来的那幅画,请程十发先生过目。画还没有展开,程老师就告诉苏国超。

  苏国超:他说现在早期的作品也有人仿,不知道你这幅是不是仿的。程十发先生慢慢地打开,看到题字后,他就说,你买这幅是真的,这是我四七年、四八年左右画的。打开以后真的真的。然后程十发先生还在画作的边上补了一方章,叫十发审定。

  苏国超先生始终不会忘记这一次与程十发先生的见面,他亲身感受到了前辈的教诲。他觉得,自己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开始能够得到老师的和指导的爱护,特别是能有幸收藏到老一辈画家们的作品,这让自己感觉到始终都有一种力量,推动着他不断的努力向前。

  主持人:苏先生现在已经六十岁了,他最有感触的是,得到程十发先生、伍寿梅先生和石鲁先生的作品是一大幸事,但学到先辈们的思想品格是他这辈子也受用不完的。


推荐关键字:书画 绘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