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王晨阳:保护非遗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作者:成琪 2017-05-25 09:53:43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A- A+

  “保护非遗的一个理念是见人、见物、见生活”。5月23日,在文化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发布会上,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这样说到。

  自2006年起,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2016年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17年6月10日是调整后的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整个活动聚焦非遗实践,注重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非遗”、“振兴中国传统工艺”。届时,全国将有包括成都非遗节在内的1700多项活动同步开展。其中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将于6月10日至18日举办。本届主题为“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举办国际非遗系列大展、国际会议和国际论坛、非遗竞技、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

  沉淀着历史记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丰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王晨阳指出,社区群体和民众是非遗的主体。要支持非遗回归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举个例子,假如你在龙岩长汀,在月光下,听当地民众唱十番音乐,你会融化在其中,觉得那就是生活。需要通过大家努力才能做到。”

  “你来与不来,它都在那里,自我发展,自我传承;你看与不看,它都在那里,自我欣赏,自得其乐。但是,当我们来到其中,看了,参与了,用礼敬态度尊重它们、共同欣赏它们的时候,这就是生活中的节日,或者说是节日中的生活,我想非遗最容易达到这点”。王晨阳动情地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