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 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6月10日至18日举行
昨日上午,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新闻发布会在文化部举行。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本届非遗节将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举办国际非遗系列大展、国际会议和国际论坛、非遗竞技、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届时,预计有数百万成都市民将参与各项节会活动,感受非遗魅力,激发文化自觉,让非遗节真正成为“文化的盛会,民众的节日”。
7大主体活动 全面展现非遗魅力和保护成果
非遗节创办于2007年,今年第六届非遗节将于6月10日至18日在成都举办。本届非遗节将紧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的使命,积极动员国际国内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面展示非遗的独特魅力和保护成果。本届非遗节将有开幕活动、国际会议和国际论坛、非遗博览园集中展演、国际非遗大展、非遗竞技成果展、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和主题分会场活动、非遗传播推广7大主体活动。
主会场展览活动精彩纷呈 为市民呈上非遗大餐
值得期待的是,作为本届非遗节一大看点,在非遗主会场举行的各类展览将为观众呈上丰盛的非遗大餐。在非遗节主会场国际非遗博览园,将举办“世界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行动成果展、“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中国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成果展”、四川省非遗传承发展成果展。其中,“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的参展国家将超过20个。“中国艺”分为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中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展、四川非遗精品及文创产品展、中华“老字号”美食展四个主题,参展的省级以上传承人500多名。四川省非遗传承发展成果展将全面展示全省各市州多彩的非遗项目和传承发展成果。
本届非遗节亮点纷呈,非遗项目竞技板块将让观众眼前一亮。本届非遗节将首次选取“传统武术”“传统工艺”“传统民歌”“龙舟竞技”四个类别的非遗项目进行竞技。传统武术竞技将在非遗博览园举行,邀请300多名传统武术传承人进行竞技展演;传统工艺竞技展也将在非遗博览园举行,邀请传统织造技艺、盆景、木版年画、银器制作技艺、竹编、雕刻(木雕)、刺绣、面塑和糖塑等9个非遗项目的320名传承新生代开展竞技展演。传统民歌竞技将与第34届望丛赛歌会结合,在郫都区望丛祠举行。龙舟竞技将于6月11日至18日在新津县举办,邀请全国各地的16支龙舟队伍和新津本地16支队伍进行竞技展演。
“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 精彩展演轮番举行
非遗展演是每届非遗节的保留节目。本届非遗节期间,在主会场非遗博览园,“世界风——五洲非遗荟天府”“中国节——二十四节气暨中国民族民俗节庆展演”“中国戏——中国传统表演艺术推介展演”等精彩演出将轮番举行。“世界风”由来自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乌克兰、墨西哥、印度、埃及、斐济等13个国家的传统表演艺术队伍滚动演出;“中国节”以中国二十四节气和地方民俗节庆为内容,文字图片视频展示与民俗节庆活态展演相结合;“中国戏”则从全国各地的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大类传统表演艺术中,遴选出34支表演队伍进行推介展演。
预计参加本届非遗节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将突破100个,参加交流和展示展演活动的国际代表将突破500人。国内各省区市、四川省各市州均要参加节会活动,参加交流和展示展演活动代表、传承人和表演人员达2600余人,将活态或实物展示展演各级代表性非遗项目1100多个。
文化惠民 预计将有数百万市民参与
本届非遗节坚持公益性,扩大参与面,突出社会效益。在注重组织开展好主会场非遗博览园各项节会活动同时,在全域成都广泛开展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和主题分会场活动。将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34支传统表演艺术队伍,深入全市22个区(市)县,开展近400场次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展演活动。在邛崃市、彭州市、都江堰市、金堂县、大邑县、新都区、高新区、武侯区、成华区设立9个分会场,组织国内外的表演队伍进行集中展演。预计将有数百万成都市民参与各项节会活动,感受非遗魅力,激发文化自觉,让非遗节真正成为“文化的盛会,民众的节日”。
-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 第一期非遗小课堂直播2020-06-23
- 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见证海淀文2020-04-01
- 专访吕品田: 时代变革中的价值洞察与实践把2019-02-28
- 中国当代织锦、刺绣艺术展现“锦绣前程”2018-10-29
- 徐艺乙: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创造2018-10-29
- 云南探索非遗产业化之路—— 让非遗与产业2018-09-05
- 左手牵传承人,右手牵设计师,她让非遗成为2018-08-28
- 非遗成为必修课——晋中学院非遗进校园一瞥2018-08-15
- 非遗传承 40年间收徒20余人至今只剩3人2018-06-12
- 传统工艺传承由自发到自在之策2018-06-18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