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世纪国宝展布展 参观“舍利”每人限时30秒(图)
作者:窦楠 2005-04-22 09:49:19来源:《京华时报》
A-
A+
舍利就供奉在这个葫芦状的玻璃函内。记者 刘军 摄
14颗神秘舍利、最好的金缕玉衣、难得一见的“摇钱树”……昨天,“中华的文明—世纪国宝展Ⅱ”开始在中华世纪坛紧锣密鼓布展,这是目前我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国宝展。
据主办方介绍,世纪国宝展每4年举行一届,今年是第二届,将集中展示从全国各地7000多个考古点近4年来新挖出的国宝级文物,除极少数国宝曾在地方博物馆展览过,其余全部首次与北京观众见面。参展国宝共213件,年代从公元前5000年至唐朝,半数以上为国家一级文物,如此次展出的金缕玉衣是国内目前玉质最好的玉衣,而14颗舍利组成的专题舍利展更会让观众一饱眼福。
由于佛教类文物占据全部展览文物的近2/3,此次展览的主题定为“中国的佛教艺术”,集中向观众展示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并完全本土化的中国佛教艺术。本次展览除展出早期的佛教造像和经书外,还首次让观众一睹佛教中最高规格的物品———舍利的真容。
展览服务
鉴宝专家现场免费鉴宝
此次“中华的文明—世纪国宝展Ⅱ”的时间为4月26日至6月15日,门票价格为50元。在5月3日和5月4日两天,世纪坛还将邀请国内著名鉴宝专家为观众免费鉴宝,每天限定800位,每人只限一件。
■展览看点
★看点一:透过“宝函”看“舍利”
佛门高僧的遗体焚化后会留下舍利。此次“舍利”展,将展出14颗舍利。其中一颗1964年发现于甘肃大云寺塔基的佛骨舍利形成于公元649年。这颗“舍利”被层层包装,身着五件“宝函”:第一重为“铜函”,第二重“银椁”———一个银质鎏金函,第三重为“金棺”,第四重宝函为石柙,第五重宝函则为一葫芦状的玻璃函。由于舍利绝对不能取出展示,因此观众只可通过玻璃函观看“舍利”。
★看点二:最好的“金缕玉衣”
楚王陵的“金缕玉衣”是我国目前玉质最好的一件,于1994年发现于江苏徐州,由4000片和田玉片用1.5公斤金线串成,其保险金额高达1亿元。
★看点三:“摇钱树”十年一遇
一棵发现于四川彭山县的青铜“摇钱树”也将出现在国宝展上。整棵“摇钱树”原高1米多,底座为陶制,目前残高只有94厘米左右,并可分拆为树枝、树叶等20—30个部分,工作人员在布展时要重新“嫁接”成树。
因“摇钱树”的材质为青铜,容易被氧化,在本次展览结束后,这棵“摇钱树”10年内难再公展。
■展览方式
★方式一:看舍利每人30秒
佛骨舍利被安放到了一个专门的小屋里,每位参观者要排队进场,每次限进一人,每人只能停留30秒。这样做一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舍利,二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舍利,使其不会更多地受到参观者呼出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侵蚀。
★方式二:金缕玉衣进“人造墓”
金缕玉衣将被安排进“人造墓穴”,观众通过墓穴墙壁的观望口才能欣赏到玉衣。
★方式三:透过磨砂玻璃“窥视”
此次展览一改以往的展览模式,而是用磨砂玻璃展柜“罩”住国宝,只在展品位置开一个“小窗口”,观众可以从中“窥视”国宝。
14颗神秘舍利、最好的金缕玉衣、难得一见的“摇钱树”……昨天,“中华的文明—世纪国宝展Ⅱ”开始在中华世纪坛紧锣密鼓布展,这是目前我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国宝展。
据主办方介绍,世纪国宝展每4年举行一届,今年是第二届,将集中展示从全国各地7000多个考古点近4年来新挖出的国宝级文物,除极少数国宝曾在地方博物馆展览过,其余全部首次与北京观众见面。参展国宝共213件,年代从公元前5000年至唐朝,半数以上为国家一级文物,如此次展出的金缕玉衣是国内目前玉质最好的玉衣,而14颗舍利组成的专题舍利展更会让观众一饱眼福。
由于佛教类文物占据全部展览文物的近2/3,此次展览的主题定为“中国的佛教艺术”,集中向观众展示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并完全本土化的中国佛教艺术。本次展览除展出早期的佛教造像和经书外,还首次让观众一睹佛教中最高规格的物品———舍利的真容。
展览服务
鉴宝专家现场免费鉴宝
此次“中华的文明—世纪国宝展Ⅱ”的时间为4月26日至6月15日,门票价格为50元。在5月3日和5月4日两天,世纪坛还将邀请国内著名鉴宝专家为观众免费鉴宝,每天限定800位,每人只限一件。
■展览看点
★看点一:透过“宝函”看“舍利”
佛门高僧的遗体焚化后会留下舍利。此次“舍利”展,将展出14颗舍利。其中一颗1964年发现于甘肃大云寺塔基的佛骨舍利形成于公元649年。这颗“舍利”被层层包装,身着五件“宝函”:第一重为“铜函”,第二重“银椁”———一个银质鎏金函,第三重为“金棺”,第四重宝函为石柙,第五重宝函则为一葫芦状的玻璃函。由于舍利绝对不能取出展示,因此观众只可通过玻璃函观看“舍利”。
★看点二:最好的“金缕玉衣”
楚王陵的“金缕玉衣”是我国目前玉质最好的一件,于1994年发现于江苏徐州,由4000片和田玉片用1.5公斤金线串成,其保险金额高达1亿元。
★看点三:“摇钱树”十年一遇
一棵发现于四川彭山县的青铜“摇钱树”也将出现在国宝展上。整棵“摇钱树”原高1米多,底座为陶制,目前残高只有94厘米左右,并可分拆为树枝、树叶等20—30个部分,工作人员在布展时要重新“嫁接”成树。
因“摇钱树”的材质为青铜,容易被氧化,在本次展览结束后,这棵“摇钱树”10年内难再公展。
■展览方式
★方式一:看舍利每人30秒
佛骨舍利被安放到了一个专门的小屋里,每位参观者要排队进场,每次限进一人,每人只能停留30秒。这样做一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舍利,二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舍利,使其不会更多地受到参观者呼出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侵蚀。
★方式二:金缕玉衣进“人造墓”
金缕玉衣将被安排进“人造墓穴”,观众通过墓穴墙壁的观望口才能欣赏到玉衣。
★方式三:透过磨砂玻璃“窥视”
此次展览一改以往的展览模式,而是用磨砂玻璃展柜“罩”住国宝,只在展品位置开一个“小窗口”,观众可以从中“窥视”国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千年古刹云居寺曾经埋藏佛舍利2017-02-26
-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移驾南京牛首山 将长期供2015-10-30
- 佛顶骨舍利将移驾南京牛首山 全年七次公开瞻2015-10-26
- 泾川大云寺迎请安奉1964年出土佛祖舍利2015-08-30
- 千年佛舍利安奉泾川大云寺2015-06-29
- 邛崃文物局提出四大证据 推断石塔或存影骨舍2015-04-14
- 邛崃石塔惊现“舍利”字样碑文 文物局:确有2015-03-31
- 400多件文物等你来参观2014-12-17
- 化度寺唐代佛舍利金函惊现淘宝秋季拍卖会2014-11-26
- 佛家珍宝金刚舍利2014-10-08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