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世纪国宝展布展 参观“舍利”每人限时30秒(图)

作者:窦楠 2005-04-22 09:49:19来源:《京华时报》
A- A+
  舍利就供奉在这个葫芦状的玻璃函内。记者 刘军 摄

  14颗神秘舍利、最好的金缕玉衣、难得一见的“摇钱树”……昨天,“中华的文明—世纪国宝展Ⅱ”开始在中华世纪坛紧锣密鼓布展,这是目前我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国宝展。

  据主办方介绍,世纪国宝展每4年举行一届,今年是第二届,将集中展示从全国各地7000多个考古点近4年来新挖出的国宝级文物,除极少数国宝曾在地方博物馆展览过,其余全部首次与北京观众见面。参展国宝共213件,年代从公元前5000年至唐朝,半数以上为国家一级文物,如此次展出的金缕玉衣是国内目前玉质最好的玉衣,而14颗舍利组成的专题舍利展更会让观众一饱眼福。

  由于佛教类文物占据全部展览文物的近2/3,此次展览的主题定为“中国的佛教艺术”,集中向观众展示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并完全本土化的中国佛教艺术。本次展览除展出早期的佛教造像和经书外,还首次让观众一睹佛教中最高规格的物品———舍利的真容。

  展览服务

  鉴宝专家现场免费鉴宝

  此次“中华的文明—世纪国宝展Ⅱ”的时间为4月26日至6月15日,门票价格为50元。在5月3日和5月4日两天,世纪坛还将邀请国内著名鉴宝专家为观众免费鉴宝,每天限定800位,每人只限一件。

  ■展览看点

  ★看点一:透过“宝函”看“舍利”

  佛门高僧的遗体焚化后会留下舍利。此次“舍利”展,将展出14颗舍利。其中一颗1964年发现于甘肃大云寺塔基的佛骨舍利形成于公元649年。这颗“舍利”被层层包装,身着五件“宝函”:第一重为“铜函”,第二重“银椁”———一个银质鎏金函,第三重为“金棺”,第四重宝函为石柙,第五重宝函则为一葫芦状的玻璃函。由于舍利绝对不能取出展示,因此观众只可通过玻璃函观看“舍利”。

  ★看点二:最好的“金缕玉衣”

  楚王陵的“金缕玉衣”是我国目前玉质最好的一件,于1994年发现于江苏徐州,由4000片和田玉片用1.5公斤金线串成,其保险金额高达1亿元。

  ★看点三:“摇钱树”十年一遇

  一棵发现于四川彭山县的青铜“摇钱树”也将出现在国宝展上。整棵“摇钱树”原高1米多,底座为陶制,目前残高只有94厘米左右,并可分拆为树枝、树叶等20—30个部分,工作人员在布展时要重新“嫁接”成树。

  因“摇钱树”的材质为青铜,容易被氧化,在本次展览结束后,这棵“摇钱树”10年内难再公展。

  ■展览方式

  ★方式一:看舍利每人30秒

  佛骨舍利被安放到了一个专门的小屋里,每位参观者要排队进场,每次限进一人,每人只能停留30秒。这样做一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舍利,二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舍利,使其不会更多地受到参观者呼出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侵蚀。

  ★方式二:金缕玉衣进“人造墓”

  金缕玉衣将被安排进“人造墓穴”,观众通过墓穴墙壁的观望口才能欣赏到玉衣。

  ★方式三:透过磨砂玻璃“窥视”

  此次展览一改以往的展览模式,而是用磨砂玻璃展柜“罩”住国宝,只在展品位置开一个“小窗口”,观众可以从中“窥视”国宝。


推荐关键字:世纪国宝展 舍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