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央视国际:过云楼藏书“集体”现身
作者:红立 2005-04-20 11:20:06来源:央视国际
A-
A+
主持人:在艺术品收藏、投资的各门类中,古籍善本是继字画、瓷器、玉器之后,又一门异军突起的收藏品种。古籍文献的不可再造性、深厚的人文底蕴,让古籍收藏成为近年来方兴未艾的热点。古籍善本市场价格的连连攀升,不仅使人们开始重新估量古籍善本的文物价值和投资价值,同时,市场持续不断的热度,也逐渐吸引了不少深藏民间的善本图书纷纷重显山水,为艺术品市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一册册装祯朴素、外表陈旧,看起来貌不惊人的古代图书,在藏书家们的眼中,却不亚于奇珍异宝、弥足珍贵。因为这些看似破旧的书籍,正是众多藏书家所梦寐以求的宋元善本和明清时期的精写旧抄本。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古籍善本的价格突飞猛涨。宋元善本已成为寥若晨星、不可多得的珍贵品种。然而就在藏家们深深感叹宋元善本已可遇不可求的时候,有消息传来,在即将开始的春季拍卖中,将有数量不菲的宋元刻本、精写旧抄本上市拍卖。这些珍贵图书,全部来自于苏州过云楼旧藏。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籍善本部经理 拓晓堂:总数我们现在拿到的是178部,册数应该有400-500册,量是一个非常可观的量。它这个宋元版我们估的是有五部,而且这几部书都是全的,这个都很不容易。那么我们对它总的一个估价,就是170多部书总的估价在2100万元。
苏州阊门内铁瓶巷,在过去曾经有过一所大宅院,名为过云楼。它不仅以布置精巧的庭园——怡园而著称。同时更以贮藏了大量书法名画、版本书籍而名重于世。过云楼藏书源于何时现已不可考。但从清道光年间为官的顾文彬,给其子的信中我们得知,早在150年前,过云楼初创之际,就已经有了图书古籍的收藏。而到了清末,过云楼在顾鹤逸的手上,不仅成为了书画收藏上千幅的藏画楼,同时也成了集藏宋元旧刻、精写旧抄本、明清精刻本、碑帖印谱800余种的大型藏书楼。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翁连奚:原来公认的过云楼以收藏书画著名,但对过云楼的藏书知之甚少,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傅增湘先生去过云楼看书,才对过云楼的藏书有所了解。其中不乏宋元明清历代善本和名人的稿、抄、校本。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籍善本部经理 拓晓堂:过云楼里面实际上是有一个很秘密的密室,他们的书是放在密室里面的,他的藏画可以给朋友看、欣赏,但是书籍是秘不示人的,这是历史上的习惯。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上海博物馆,是国内最知名、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1951年和1959年,过云楼顾氏后人,先后两次将所藏的三百多件书画精品,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过云楼历经150余年,集藏的书画珍品,有了它们最终的归宿。然而过云楼几代人密藏、从不轻易示人的善本古籍,在此后的几十年间,除大部分转归南京图书馆收藏外,尚有剩余的170多种图书留存民间,逐渐被世人所遗忘。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籍善本部经理 拓晓堂:过云楼的书保存的可以讲,没有太大的分散,事实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它的这个藏书体系是非常完整的,没有散过,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这批东西,就是按照分产的原则分了。分了以后,其中的四分之三,就是通过各种这个渠道以后,现在全部都到了南京图书馆,我们现在所拿到的这一部分,仅是过云楼过去收藏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古籍善本市场价格的连连攀升,大量深藏民间的善本图书,纷纷重显山水。在拍场零散出现的过云楼藏书,受到藏家的密切关注,成交活跃。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的过云楼藏书,终于在藏家的期盼与等待中,再次浮出水面。《锦绣万花谷》这部由宋朝人编写的大型百科全书,自清末以来,在藏书界就极负盛名。这部存世孤本,可以说是800年流传的一个奇迹。在明代就已按页论价的宋版书,今天能有足足40册完整亮相,这不能不说是古籍拍卖场上的一件盛事。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翁连奚:宋版的《锦绣万花谷》,过去一直认为这部书,与日本静嘉堂所藏的《锦绣万花谷》为同一版本。行格,尺寸相同。这次拿出来以后,发现这部书的字体不同于日本静嘉堂刻本,不属同一版本。未见著录,属宋代的孤本。这次春拍的过云楼藏书,还有南宋刻本《春秋经传集解》,元代刻本《皇朝名臣续碑传集》等等。这批图书非常稀见,而且流传有续,我们希望它有一个很好的归宿。
苏东坡曾说,书画不过是“烟云过眼”,今天在手,明日或许就飘向他方。过云楼旧藏如今或捐赠、或上市,已分属各处。然而顾氏几代人历经150余年风雨沧桑,保存下来的珍贵文物,毕竟传给了今天。星移斗转在天理,聚散无常有人文。昔日的过眼烟云,到如今,已化为霞晖满天。
这一册册装祯朴素、外表陈旧,看起来貌不惊人的古代图书,在藏书家们的眼中,却不亚于奇珍异宝、弥足珍贵。因为这些看似破旧的书籍,正是众多藏书家所梦寐以求的宋元善本和明清时期的精写旧抄本。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古籍善本的价格突飞猛涨。宋元善本已成为寥若晨星、不可多得的珍贵品种。然而就在藏家们深深感叹宋元善本已可遇不可求的时候,有消息传来,在即将开始的春季拍卖中,将有数量不菲的宋元刻本、精写旧抄本上市拍卖。这些珍贵图书,全部来自于苏州过云楼旧藏。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籍善本部经理 拓晓堂:总数我们现在拿到的是178部,册数应该有400-500册,量是一个非常可观的量。它这个宋元版我们估的是有五部,而且这几部书都是全的,这个都很不容易。那么我们对它总的一个估价,就是170多部书总的估价在2100万元。
苏州阊门内铁瓶巷,在过去曾经有过一所大宅院,名为过云楼。它不仅以布置精巧的庭园——怡园而著称。同时更以贮藏了大量书法名画、版本书籍而名重于世。过云楼藏书源于何时现已不可考。但从清道光年间为官的顾文彬,给其子的信中我们得知,早在150年前,过云楼初创之际,就已经有了图书古籍的收藏。而到了清末,过云楼在顾鹤逸的手上,不仅成为了书画收藏上千幅的藏画楼,同时也成了集藏宋元旧刻、精写旧抄本、明清精刻本、碑帖印谱800余种的大型藏书楼。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翁连奚:原来公认的过云楼以收藏书画著名,但对过云楼的藏书知之甚少,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傅增湘先生去过云楼看书,才对过云楼的藏书有所了解。其中不乏宋元明清历代善本和名人的稿、抄、校本。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籍善本部经理 拓晓堂:过云楼里面实际上是有一个很秘密的密室,他们的书是放在密室里面的,他的藏画可以给朋友看、欣赏,但是书籍是秘不示人的,这是历史上的习惯。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上海博物馆,是国内最知名、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1951年和1959年,过云楼顾氏后人,先后两次将所藏的三百多件书画精品,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过云楼历经150余年,集藏的书画珍品,有了它们最终的归宿。然而过云楼几代人密藏、从不轻易示人的善本古籍,在此后的几十年间,除大部分转归南京图书馆收藏外,尚有剩余的170多种图书留存民间,逐渐被世人所遗忘。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古籍善本部经理 拓晓堂:过云楼的书保存的可以讲,没有太大的分散,事实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它的这个藏书体系是非常完整的,没有散过,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这批东西,就是按照分产的原则分了。分了以后,其中的四分之三,就是通过各种这个渠道以后,现在全部都到了南京图书馆,我们现在所拿到的这一部分,仅是过云楼过去收藏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古籍善本市场价格的连连攀升,大量深藏民间的善本图书,纷纷重显山水。在拍场零散出现的过云楼藏书,受到藏家的密切关注,成交活跃。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的过云楼藏书,终于在藏家的期盼与等待中,再次浮出水面。《锦绣万花谷》这部由宋朝人编写的大型百科全书,自清末以来,在藏书界就极负盛名。这部存世孤本,可以说是800年流传的一个奇迹。在明代就已按页论价的宋版书,今天能有足足40册完整亮相,这不能不说是古籍拍卖场上的一件盛事。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翁连奚:宋版的《锦绣万花谷》,过去一直认为这部书,与日本静嘉堂所藏的《锦绣万花谷》为同一版本。行格,尺寸相同。这次拿出来以后,发现这部书的字体不同于日本静嘉堂刻本,不属同一版本。未见著录,属宋代的孤本。这次春拍的过云楼藏书,还有南宋刻本《春秋经传集解》,元代刻本《皇朝名臣续碑传集》等等。这批图书非常稀见,而且流传有续,我们希望它有一个很好的归宿。
苏东坡曾说,书画不过是“烟云过眼”,今天在手,明日或许就飘向他方。过云楼旧藏如今或捐赠、或上市,已分属各处。然而顾氏几代人历经150余年风雨沧桑,保存下来的珍贵文物,毕竟传给了今天。星移斗转在天理,聚散无常有人文。昔日的过眼烟云,到如今,已化为霞晖满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敢怒敢言的方方,伯祖父竟是大藏书家汪辟疆2020-03-16
- 汪辟疆:病中捐书“上头条”2020-03-16
- 《当代国际藏书票巡展》(北京站)在国家图2019-10-22
- 五百经幢八千碑帖:叶昌炽志在青云2018-12-13
- 天一阁外雨窗前 ——旷世珍本《清平山堂话本2018-12-12
- 沈津:齐如山百舍斋藏书2018-11-21
- 家中有藏书 污渍该怎样去除2018-10-02
- 海源阁藏书的聚散离合2018-09-24
- 书籍上的污渍该怎样去除 这里有方法2018-09-22
- 北京匡时:西虹市首富看过来,帮你秒败十亿2018-08-10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