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20年中国油画画廊及作品价位的变迁
作者:王 云 2005-04-15 14:06:20来源:《艺术市场》2005年第4期
A-
A+
1985年以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专业经营中国油画的画廊,时至今日已有3000家之多。另外还有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油画工作室和十几个画家村,中国艺术产业初具规模。展览队伍、收藏队伍和拍卖队伍——即博览会、画廊业和拍卖业三驾马车形成了中国艺术品的收藏链条。
我认为,从过去至今的发展历程上来看,画廊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模仿期、海外合作期、发展期和繁荣期。
从1986年到1988年,是中国油画画廊的模仿期
1986年以前,油画只零星出现在王府井工艺美术部、北京画店和美术馆及百花美术商店中。在改革开放国企、艺术院校和个人开公司允许的情况下,中国油画民间交流都是以艺术院校的三产为名义到国外办展。早期画廊有最早的以私营企业形式创办的音乐厅画廊、画院副院长刘迅先生创办的北京国际艺苑、中央美院画廊、东方油画艺术厅和醉艺仙群体艺术画廊。这个时期画廊的特点是展览条件不配套,展厅小、展出地点不确定、展厅没有射灯、油画作品在陈列中没有外框、开幕也没有酒会、或者缺少请柬、或者展出的作品没有画框、更没有批评家介入市场。甚至当时初办的国际艺苑,由于国际度假酒店没有盖好,仅是借着美术馆的侧厅来展示他们的油画作品。
油画价格无序
一般画廊都没有定价常识,基本是参照旅游客人和外国驻北京使团的油画爱好者给出的价钱,要求涨一点就售出。那时候一民老师作品的价格是300元到3000元,学生的价位是80元到500元。1988年,我先后收藏了两幅作品,一幅是北京画院王路先生的《古战场》,另一幅是董福章先生的人体作品。尺寸较大,每人才付1000元稿费。后来军艺老师张利先生一幅小肖像和他的学生的两幅风景,我们画廊收藏总共才付了600元。画廊卖过美院老师韦启美的作品《十渡风景》,价格是2500元。那时姜国芳的作品《侧身跪地人体》1200元。这就是早期的价钱,画家与社会环境对艺术作品没有价格标准。
当时的市场特点是零星游客牵着画廊主的鼻子走,基本有行无市,主要为少量的买方市场,销量极少。油画市场早期,当时买主主要是游客、外宾、华侨,他们跟我们艺术院校的一些老友接触,看到油画又好又便宜,回国前就买下来带走。
因为当时日本、东南亚和港台富裕起来的时候,那些喜欢油画和开画廊的人们向欧洲发达国家看齐,也开始办起了他们的画廊,开始到中国内地采购油画原始股。日本海上保险公司买梵高的画花了三千多万,借这个契机,油画值钱的观念也传到国内来。但早期,在国人眼里看来,由于没有对油画的认识,还有认为是舶来的艺术,不如本土的国画和书法,买艺术礼品都到琉璃厂那条街去(百年国画老字号荣宝斋直到1992年才开始开辟西画廊卖油画)。
油画外销期
1989年到1993年,我认为是画廊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我称作“中外合作期”或“油画外销期”,油画价格在300美元到5000美元之间。这个时期画廊业的主要特点是国内画廊与海外画廊合作,到国外展览,期间包括国内个人与某些机构展览,还有一些画家把自己作品打包到海外展览。
这个时期画廊的特点是私人或集体开办的画廊增多,数量达到15家左右。而且画廊展览设备初步完善,但不够国际化。1988年所谓的正式画廊开始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东方油画艺术厅的出现,主持人是何冰先生。他在德胜门的城门楼上开办画廊,走学院派道路,与中国美协和油画名家合作展卖北京地区中国名家作品。当时国际艺苑和音乐厅画廊,还有我们的醉艺仙群体画廊脱颖而出。
台湾的艺术家留法、留日较多,他们知道画廊和收藏的概念,明白艺术品的价值。在1995年,沙耆先生、吴大羽先生等油画大家的国宝级作品,都被台湾和香港有先见之明的人全部低价收走。但这个时候在国内一些爱好油画的商业人士也开始用很低的价格,收藏一些油画作品。其中包括老一代油画家的重要作品。
除早期画廊外,当时出现了一些如今已大名鼎鼎的名家画廊如红门画廊、和平宾馆画廊、大陆艺术家画廊(1992年由本人创办)、华都画廊和荣宝斋西画廊。
1993年文化部在广州举办的中国首届艺术博览会,是中国画廊业的催生剂。在1993年底,油画画廊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城市中出现。国内收藏家也开始大量收藏油画雕塑品。
■2005年4期《艺术市场》推介文章
■欲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艺术市场》
我认为,从过去至今的发展历程上来看,画廊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模仿期、海外合作期、发展期和繁荣期。
从1986年到1988年,是中国油画画廊的模仿期
1986年以前,油画只零星出现在王府井工艺美术部、北京画店和美术馆及百花美术商店中。在改革开放国企、艺术院校和个人开公司允许的情况下,中国油画民间交流都是以艺术院校的三产为名义到国外办展。早期画廊有最早的以私营企业形式创办的音乐厅画廊、画院副院长刘迅先生创办的北京国际艺苑、中央美院画廊、东方油画艺术厅和醉艺仙群体艺术画廊。这个时期画廊的特点是展览条件不配套,展厅小、展出地点不确定、展厅没有射灯、油画作品在陈列中没有外框、开幕也没有酒会、或者缺少请柬、或者展出的作品没有画框、更没有批评家介入市场。甚至当时初办的国际艺苑,由于国际度假酒店没有盖好,仅是借着美术馆的侧厅来展示他们的油画作品。
油画价格无序
一般画廊都没有定价常识,基本是参照旅游客人和外国驻北京使团的油画爱好者给出的价钱,要求涨一点就售出。那时候一民老师作品的价格是300元到3000元,学生的价位是80元到500元。1988年,我先后收藏了两幅作品,一幅是北京画院王路先生的《古战场》,另一幅是董福章先生的人体作品。尺寸较大,每人才付1000元稿费。后来军艺老师张利先生一幅小肖像和他的学生的两幅风景,我们画廊收藏总共才付了600元。画廊卖过美院老师韦启美的作品《十渡风景》,价格是2500元。那时姜国芳的作品《侧身跪地人体》1200元。这就是早期的价钱,画家与社会环境对艺术作品没有价格标准。
当时的市场特点是零星游客牵着画廊主的鼻子走,基本有行无市,主要为少量的买方市场,销量极少。油画市场早期,当时买主主要是游客、外宾、华侨,他们跟我们艺术院校的一些老友接触,看到油画又好又便宜,回国前就买下来带走。
因为当时日本、东南亚和港台富裕起来的时候,那些喜欢油画和开画廊的人们向欧洲发达国家看齐,也开始办起了他们的画廊,开始到中国内地采购油画原始股。日本海上保险公司买梵高的画花了三千多万,借这个契机,油画值钱的观念也传到国内来。但早期,在国人眼里看来,由于没有对油画的认识,还有认为是舶来的艺术,不如本土的国画和书法,买艺术礼品都到琉璃厂那条街去(百年国画老字号荣宝斋直到1992年才开始开辟西画廊卖油画)。
油画外销期
1989年到1993年,我认为是画廊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我称作“中外合作期”或“油画外销期”,油画价格在300美元到5000美元之间。这个时期画廊业的主要特点是国内画廊与海外画廊合作,到国外展览,期间包括国内个人与某些机构展览,还有一些画家把自己作品打包到海外展览。
这个时期画廊的特点是私人或集体开办的画廊增多,数量达到15家左右。而且画廊展览设备初步完善,但不够国际化。1988年所谓的正式画廊开始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东方油画艺术厅的出现,主持人是何冰先生。他在德胜门的城门楼上开办画廊,走学院派道路,与中国美协和油画名家合作展卖北京地区中国名家作品。当时国际艺苑和音乐厅画廊,还有我们的醉艺仙群体画廊脱颖而出。
台湾的艺术家留法、留日较多,他们知道画廊和收藏的概念,明白艺术品的价值。在1995年,沙耆先生、吴大羽先生等油画大家的国宝级作品,都被台湾和香港有先见之明的人全部低价收走。但这个时候在国内一些爱好油画的商业人士也开始用很低的价格,收藏一些油画作品。其中包括老一代油画家的重要作品。
除早期画廊外,当时出现了一些如今已大名鼎鼎的名家画廊如红门画廊、和平宾馆画廊、大陆艺术家画廊(1992年由本人创办)、华都画廊和荣宝斋西画廊。
1993年文化部在广州举办的中国首届艺术博览会,是中国画廊业的催生剂。在1993年底,油画画廊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城市中出现。国内收藏家也开始大量收藏油画雕塑品。
■2005年4期《艺术市场》推介文章
■欲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艺术市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直播预告丨2022画廊市场的转向与机遇2022-07-20
- 观点 | 马路自述一:炁象由来2022-07-18
- 殷保卫:程亚杰油画《梦幻小屋》之二2022-07-12
- 殷保卫:程亚杰油画《梦幻小屋》之一2022-07-12
- 程亚杰油画《早春》之二2022-07-12
- 程亚杰油画《海河印象》之二2022-07-12
- 程亚杰油画《海河印象》之一2022-07-12
- 雅昌专稿 | 吴斌 “公园记忆”回到视觉本身2022-07-10
- 雅昌快讯 | 吴树农个展:自由在规则之上2022-07-04
- 雅昌快讯 | 2022JINGART艺览北京启动2022-07-01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