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20年中国油画画廊及作品价位的变迁

作者:王 云 2005-04-15 14:06:20来源:《艺术市场》2005年第4期
A- A+
  1985年以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专业经营中国油画的画廊,时至今日已有3000家之多。另外还有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油画工作室和十几个画家村,中国艺术产业初具规模。展览队伍、收藏队伍和拍卖队伍——即博览会、画廊业和拍卖业三驾马车形成了中国艺术品的收藏链条。

  我认为,从过去至今的发展历程上来看,画廊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模仿期、海外合作期、发展期和繁荣期。

  从1986年到1988年,是中国油画画廊的模仿期

  1986年以前,油画只零星出现在王府井工艺美术部、北京画店和美术馆及百花美术商店中。在改革开放国企、艺术院校和个人开公司允许的情况下,中国油画民间交流都是以艺术院校的三产为名义到国外办展。早期画廊有最早的以私营企业形式创办的音乐厅画廊、画院副院长刘迅先生创办的北京国际艺苑、中央美院画廊、东方油画艺术厅和醉艺仙群体艺术画廊。这个时期画廊的特点是展览条件不配套,展厅小、展出地点不确定、展厅没有射灯、油画作品在陈列中没有外框、开幕也没有酒会、或者缺少请柬、或者展出的作品没有画框、更没有批评家介入市场。甚至当时初办的国际艺苑,由于国际度假酒店没有盖好,仅是借着美术馆的侧厅来展示他们的油画作品。

  油画价格无序

  一般画廊都没有定价常识,基本是参照旅游客人和外国驻北京使团的油画爱好者给出的价钱,要求涨一点就售出。那时候一民老师作品的价格是300元到3000元,学生的价位是80元到500元。1988年,我先后收藏了两幅作品,一幅是北京画院王路先生的《古战场》,另一幅是董福章先生的人体作品。尺寸较大,每人才付1000元稿费。后来军艺老师张利先生一幅小肖像和他的学生的两幅风景,我们画廊收藏总共才付了600元。画廊卖过美院老师韦启美的作品《十渡风景》,价格是2500元。那时姜国芳的作品《侧身跪地人体》1200元。这就是早期的价钱,画家与社会环境对艺术作品没有价格标准。

  当时的市场特点是零星游客牵着画廊主的鼻子走,基本有行无市,主要为少量的买方市场,销量极少。油画市场早期,当时买主主要是游客、外宾、华侨,他们跟我们艺术院校的一些老友接触,看到油画又好又便宜,回国前就买下来带走。

  因为当时日本、东南亚和港台富裕起来的时候,那些喜欢油画和开画廊的人们向欧洲发达国家看齐,也开始办起了他们的画廊,开始到中国内地采购油画原始股。日本海上保险公司买梵高的画花了三千多万,借这个契机,油画值钱的观念也传到国内来。但早期,在国人眼里看来,由于没有对油画的认识,还有认为是舶来的艺术,不如本土的国画和书法,买艺术礼品都到琉璃厂那条街去(百年国画老字号荣宝斋直到1992年才开始开辟西画廊卖油画)。

  油画外销期

  1989年到1993年,我认为是画廊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我称作“中外合作期”或“油画外销期”,油画价格在300美元到5000美元之间。这个时期画廊业的主要特点是国内画廊与海外画廊合作,到国外展览,期间包括国内个人与某些机构展览,还有一些画家把自己作品打包到海外展览。

  这个时期画廊的特点是私人或集体开办的画廊增多,数量达到15家左右。而且画廊展览设备初步完善,但不够国际化。1988年所谓的正式画廊开始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东方油画艺术厅的出现,主持人是何冰先生。他在德胜门的城门楼上开办画廊,走学院派道路,与中国美协和油画名家合作展卖北京地区中国名家作品。当时国际艺苑和音乐厅画廊,还有我们的醉艺仙群体画廊脱颖而出。

  台湾的艺术家留法、留日较多,他们知道画廊和收藏的概念,明白艺术品的价值。在1995年,沙耆先生、吴大羽先生等油画大家的国宝级作品,都被台湾和香港有先见之明的人全部低价收走。但这个时候在国内一些爱好油画的商业人士也开始用很低的价格,收藏一些油画作品。其中包括老一代油画家的重要作品。

  除早期画廊外,当时出现了一些如今已大名鼎鼎的名家画廊如红门画廊、和平宾馆画廊、大陆艺术家画廊(1992年由本人创办)、华都画廊和荣宝斋西画廊。
1993年文化部在广州举办的中国首届艺术博览会,是中国画廊业的催生剂。在1993年底,油画画廊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城市中出现。国内收藏家也开始大量收藏油画雕塑品。

   ■2005年4期《艺术市场》推介文章

   ■欲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艺术市场》
推荐关键字:中国 价位 作品 油画 画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