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走向繁荣的戏曲人物绘画(图)

作者:红立 2005-04-15 10:22:43来源:央视国际
A- A+
  主持人:戏曲是一种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戏曲与绘画结缘可追溯到中国艺术的传统时代,从古老的年画到现代的油画、水墨画,戏曲作为一份艺术传统资源受到了历代中国艺术家的青睐,在当代画家中林风眠、关良、朱振庚、丁立人等,都曾经创作出很多的戏曲人物题材作品,这些作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更是屡屡创出佳绩,今天了解一下戏曲人物绘画。

  提起戏曲人物绘画,我们首先会想到老一代艺术家关良先生的作品,这是2002年北京华辰拍卖公司的秋拍预展,这幅《霸王别姬》是关良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那种看似质朴却有着一种兴趣盎然的艺术风格,将戏曲人物表现得丰富而又生动。在18世纪中叶,由于京剧开始在清代宫廷盛行,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也因此呈现出繁荣的态势,一批宫廷画师开始专门绘制此类题材的作品,在民间由于戏曲艺术的广泛影响,大量的戏曲题材绘画更是受到大众的普遍喜爱。这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家族收藏的戏曲人物画,虽然它的创作者不被人们所熟悉,但是谁又能说这些绘制精细、画风工整、人物形态丰富的作品不是一个时期的杰出代表呢?

  梅兰芳艺术馆馆长 刘占文:这就是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他是同治、光绪年间著名的昆曲演员,所以这幅作品画得呢,其中就有他的祖父,这些作品的年代大约在100年左右,当时都是非常非常有名的一个民间的画师,专门画戏曲人物的这么一个画师,绘制的这些作品。沈容圃先生画得非常写实,就是在演出当中,所穿戴的服饰,包括头饰、化妆等等,这些内容他都完全体现出来了。

  进入20世纪末期,中国戏曲题材绘画,开始逐渐被人们所关注,除老一代艺术家之外,新一代艺术家也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戏曲题材作品,并且在拍卖市场上创出新的价位。2003年关良先生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油画创作成熟时期的一幅代表作《舞蹈》,以110万元的成交价打破了关良作品的成交记录,戏曲人物画开始被作为一个收藏主题引起了投资者的重视。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范迪安:在古代艺术史里,戏曲绘画是一个很独特的门类,也可以说可以成为一个单独的门类,当然到20世纪以后,那么戏曲人物绘画,或者说主题的绘画就成为一部分艺术家,一部分画家,这种兴趣和追求了,它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这里是北京的今日美术馆,题为“画妆”的中国戏曲主题艺术展正在向人们展出。这其中有老一辈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也有年轻一代探索性的戏曲主题绘画,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找到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强烈反差,也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作者对戏曲艺术的完全不同的理解。

  画家 韩羽:我说这个话啊,都是俺们过去的说法,他就是参与生活,自己参与生活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呢,他就有这种愿望,大概比别的画家愿望强点,(戏曲)因为喜闻乐见,咱就说戏曲人物,戏曲情节,叫耳熟能详,上岁数的老百姓几乎都知道。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范迪安:因为这些年绘画市场,我觉得一个是关注名家,第二是比较重视,譬如山水、花鸟和现代的人物绘画,那么对戏曲主题这部分,还没有形成市场和集中的关注,我想有心人,有眼力的人还是可以看到,这个主题后面蕴涵的无论是绘画内容,还是绘画风格,都是非常丰富的,特别是一些很有个性的画家,他们通过这个主题,来展示他自己的一种艺术能力,一种艺术风格,这是非常值得在艺术品市场,这个角度给予关注的。

  林风眠是戏曲人物绘画的又一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体现着与关良完全不同的表现风格,在“西方化”的绘画风格上,用大块面的涂染,传统戏曲人物的主题,传达了浓重的中国画韵味。这幅《京剧人物》在2003年嘉德秋季大拍中曾以38.5万元成交,事隔一年,在香港苏富比的秋拍中他的又一幅京剧人物则以267.7万元拍出;同时他的戏曲人物《南天门》也以 161万元人民币在香港佳士得成交。中国美术史上有许多戏曲绘画,它们把舞台浓缩于绢素,取戏曲的身段、脸谱、行头等为造型的借鉴,以意象、幻象和抽象等形式,将戏文的象征寓意、角色的命运归宿、情景的跌宕起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绘画的创作者们则在解读戏曲的同时,也在时代的舞台上努力地培植着戏曲绘画的艺术生命。
推荐关键字:戏曲 绘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