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颐和园建筑内发现辟邪“镇物”

作者:杨玉峰 安东 2005-04-15 09:52:25来源:《北京晨报》
A- A+
  图一:存放“镇物”的建筑构件
  图二:5颗玉石、2个元宝、2柄如意等
  图三:3颗玉石、1个元宝、破碎彩布、木盒残片
  图四:1颗玉石及木盒残片

  玉石、五彩布、铜钱、元宝等大批神秘物品近日纷纷在皇家园林颐和园大修工程中被发现——昨天,记者独家获悉:这些藏于大殿外正脊下的物品就是被封建时代视为具有辟邪功能的“镇物”,对于颐和园来说,这是第一次发现。

  颐和园“镇物”首次亮相

  11处古代建筑内发现“镇物”

  对于此次“镇物”的发现,颐和园管理处文物科的秦雷表示,这是第一次发现,原来并不清楚还有“镇物”。即使在1953年颐和园大修时,也没有发现“镇物”,而且在颐和园的有关资料内也没有关于“镇物”的记录。

  此次在颐和园大修工程中,共有11处古代建筑内发现“镇物”,它们的藏身之处都位于主殿后配殿的屋脊正中间部位,外面覆盖琉璃瓦,如果不进行落架大修,根本无法发现“镇物”的踪迹。

  在11处“镇物”的发现地,有两个地点的“镇物”比较完整,即排云门和玉华殿,两处地点的“镇物”完全一致,包括5枚金属钱、5块各色石块、2个金属元宝、2柄金属如意以及一些破损彩色布条等。

  但是在目前已经落架修缮的古建中,有两处古建内没有发现“镇物”,如芳辉殿和二宫门,这让颐和园文物研究部门颇感费解。

  宫廷建筑“镇物”源自民间 民间盖房就有抛元宝做法

  “宫廷内建筑使用镇物,大概是受到了民间的影响。”颐和园副园长高大伟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有科学的方面,但也有迷信、神话的一面,如“镇物”就是。中国历史上对于房屋建筑都是格外重视的,因为这是子孙、家族传承遗产的载体,古代著作《黄帝宅经》、《木经》、《鲁班经》及《营造法式》等都有相关记载。

  民间盖房上梁时有悬挂“上梁大吉”字条、抛元宝等等祈求平安的方式,这也算是一种“镇物”形式,表达了对吉祥、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期盼驱利(利器)避害。皇家宫廷建筑也应受到了民间的影响,这应属于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一般来说“镇物”多存放在建筑本身的核心部位,如大梁、角梁等承重木结构,都是建筑的核心,如果这些地方出现糟朽,肯定会影响到建筑的安全,因此在这些地方放置“镇物”,自然有祈求平安的意思。

  颐和园“镇物”将归原位 仿制“镇物”以备研究使用

  高大伟表示,随着颐和园大修工程的进展,已经被取下的“镇物”将全部放归原位,这是为了保持世界文化遗产、皇家园林的完整性。可能会将一些有代表性的“镇物”进行复制或仿制,将信息进行留存以备研究时使用。

  此次大修后,如果等到下次大修至少需要数十年或上百年(正常状态下),因此现在留下信息可以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依据,避免产生因历史信息遗失,而无法让后人传承文化遗产。

  谈到“镇物”,高大伟认为,故宫及颐和园这些皇家建筑的角兽也算是一种“镇物”。他还估计,颐和园的3000间建筑内,大约都存放着“镇物”,但是数量、等级可能有所差别。

  马尾丝为何成为“镇物” 古代“镇物”带出四大谜团

  尽管有专家进行了解释,但是仍有一些问题让人不能得知准确答案,记者整理了一组“镇物”的谜团,高大伟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如果有关于这些“镇物”的详细知识,可以告知颐和园管理处或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101。

  谜团一:颐和园不同建筑“镇物”等级、数量为何不同?

  谜团二:为何有的大殿无“镇物”?

  谜团三:马尾丝为何成为“镇物”?

  谜团四:不同“镇物”都有什么象征意义?
推荐关键字:建筑 辟邪 镇物 颐和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