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追忆童年的“小人书”(图)

2005-04-15 09:40:24来源:《海峡都市报》
A- A+
  图一:老张的店里好多是“小人书”

  小时候,电视还很少,节目也不多,最好的玩意儿当数“小人书”了。在“小人书”演绎的世界里,孙悟空可以上天入地,诸葛亮可以呼风唤雨,李逵可以横冲直撞……可如今这些却很难再看到了,“小人书”没了,怎么找回童年?在泉州西街的一个旧书店里,就还存在这样的记忆片段。

  追忆似水流情

  老张是西街一旧书店的老板,他的小店珍藏着很多“小人书”,还有他儿时的梦想:“小时候爱看‘人仔书’。跟哥哥两个人每天一放学,就到处去捡空瓶儿,积多了卖,卖了钱再去买喜欢的‘人仔书’。那时想,攒到一定数量的书时摆个小书摊。为了这个目标,压岁钱从来都不花的。后来终于攒了不少书,周末就在家门口摆个租书摊,一分钱看三本。”

  那会儿一到周末,一群小孩子就蹲在张家门口,从早上看到下午,有时候连中午都没回家吃饭。最抢手的就是《三国演义》跟《水浒》了,有时都要排队看,看完后一群人就开始你是李逵、我是关羽地打闹了起来。老张说得很神往,嬉笑打闹的声音似乎环绕在耳边。

  无奈花儿落去

  在老张的店里,他正向两个小学生介绍着“小人书”的种种好处。其中一个孩子很不屑:“这种老古董现在谁会看,你们有没有漫画?”老张只能尴尬地笑了笑,指了指另一个方向。

  老张说,几十年来,他始终恪守做人的准则,就是深受“人仔书”中那些善恶忠奸的故事影响。如今,一些充斥暴力、色情等不良因素的外来卡通漫画却污染着孩子们的心。

  “连我自己的孙子都只喜欢看那些漫画。”老张说,现在来他店里翻翻“人仔书”的,也只有一些四五十岁的人了,而且有的还是冲着它们的收藏价值来的。

  “小人书”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独特出版物,它源于白描画本、绣像本等传统艺术形式,上世纪20年代初在上海兴起。解放前的小人书,内容多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解放后,则主要是革命斗争史、英雄人物故事、中外文学名著,以及反映普通生活等题材。

推荐关键字:小人书 童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