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敦煌印象:农民痴迷戏曲30年 投资7万收藏百件道具

2017-10-30 21:08:57来源:中国新闻网
A- A+

  只要有一点积蓄,牛宗礼就会买一些比较常用的道具,在近30个平方米的收藏室里,陈列着上百件唱戏所需道具,收藏已有30多套服装的牛宗礼说,“表演戏曲需要的东西很多,这还不够,还要继续买。”

  牛宗礼是甘肃敦煌市转渠口乡定西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干完农活之余,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开始练习戏曲。牛宗礼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回忆,8岁那年,村里来了社火队,精彩的表演吸引着自己一度活跃在社火场子上舞狮子,14岁接触到了秦腔,因为爱这一行,一唱就是30年。

  牛宗礼在家腾出一间空闲房,除收藏一些道具外,还把它当作练习室,在晚上家人都休息后,他就开始在这里锻炼秦腔的基本功和有些高难度的动作,时常练习到夜里三四点。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牛宗礼就积攒一点钱置办一点戏曲用的道具、服装、胡须等。牛宗礼曾看上一个女人头上的长发,和对方谈好头发的价钱后,他就回家动员凑钱,把头发剪下来做成胡须。在他的收藏室里悬挂着各式样的胡须,最贵的价值1500元。

  一些道具能做的自己做,不能做的,牛宗礼会从网上购买,如果有朋友去陕西、兰州的时候,他还会托朋友带买一点回来。目前,牛宗礼积攒的服装、头帽、彩裤,还有唱戏的桌子、凳子等道具已有上百件,花费了六七万元钱。

  秦腔的音乐一响起,牛宗礼就坐不住了,他会放下手中的活,跑着去跟唱,虽然家人、朋友对其所作所为不太理解,但他还是坚持着自己的爱好,“不管有多忙,都得先把戏唱完,‘加班’干活都行”。

  痴于唱戏,牛宗礼带动了村里爱好相投的村民,从乐队到演员,招集了20个人组建的自乐班经常到附近的各村镇上进行义务演出。春节里,自乐班还被敦煌市文化局或文化馆邀请登上大舞台表演,得到观众的好评。

  一路走来也受到不少挫折,牛宗礼说,文艺不是一个人能做起来的,排演节目所需的乐队演员不能缺少一个人,比如去唱戏的时候,有家属会因为家里缺少了劳力而有所闲言碎语和反感,唱完戏后,还要安抚家属。

  牛宗礼说,还是有很多50岁以上和“80后”的人喜爱戏曲,他们想听到这种音乐,感受这种传统文化,趁国家对传统文化重视的机会,想把自己的自乐班办得红红火火,农闲的时候表演戏曲,让周围的民众从中找些快乐。

推荐关键字:戏曲 收藏 民间艺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