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雕塑解码
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人文和精神象征最典型的载体,一个好的城市雕塑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一个城市的名片。
当下,中国城市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城市文化建设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城市雕塑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种艺术风向标在各个城市中被大量建设。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与文明积淀,造就了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与艺术魅力。这种文化内涵与文化积淀,也恰恰能够通过城市雕塑变作一座座城市人文和精神象征最典型的载体,承载了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那么,雕塑如何解码城市文化?由于面对的是不同层面的受众群体,城市雕塑首先要考虑到它的公共艺术特征,使雕塑不仅成为城市的一个文化与精神象征,更要成为市民及游客共同欣赏的视觉中心。传统的西方雕塑更多的是讲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的雕塑更多的是宗教艺术与陵墓艺术,并占据者主导位置。而当下的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公共文化载体,首先应满足于视觉美感并具备让大多数人看得懂的艺术形式,即雅俗共赏,因此以具象与意象为主流,造型表现上区别于西方雕塑写实和具象的表现形式,更具东方美,充分呈现了中国厚重的五千年历史文化与文明,并以体现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为目的,从而成为中国当下城市中文化形象载体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再说西安,西安作为最具世界古都文明又具现代时尚的代表城市之一,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与古丝绸之路终点城市意大利罗马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最早也最具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廊道。罗马是世界著名的雕塑之都,而西安也在城市雕塑建设上做着积极的努力,以期建设具东方情怀、传承中国文化与文明的雕塑之都。目前,西安的雕塑建设步伐已进入快车道,整体规划出了周秦汉唐为主体的城市雕塑建设蓝图,使西安街街有文化、点点有故事,成为东方丝绸之路起点的雕塑之都,从而和意大利罗马遥相呼应。
提及西安的大型城市雕塑,不难想到西郊大庆路上的丝路群雕。该雕塑是以唐代西行丝绸之路为元素创作的具有厚重汉唐遗韵的大型城市雕塑,承载和传承着千年厚重的古都历史文化,又彰显着当下城市风貌与城市文化精神,极具西安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西安城市文化名片。
如今,西安再次开启城市雕塑建设序幕,建立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与历史风貌的城市雕塑,使城市更具文化魅力,更有故事可说、可看。
- “参与的雕塑”启幕OCAT B10新馆,大湾2022-09-28
- 现场 | 撕裂空间or书写空间?用纸张做雕塑的2022-07-17
- 现场 | 阿岱尔·阿德斯梅:探索当下创伤 脱2022-07-16
- 征集丨2022中国蓬莱“人间仙境·登州神韵”2022-07-15
- 讲座预告 | 孙振华:公共艺术的方法论及其运2022-07-09
- 傅榆翔的雕塑作品“一秒钟”再次入选登上德2022-07-08
- 都市景观中的异质诗学 ——谈卢征远个展《双2022-07-05
- 傅榆翔第三次入选中国《雕塑》杂志“封面艺2022-07-04
- 征集 |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2022年度入2022-07-01
- 像•物•观 | 2022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2022-06-27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