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违法成本低:艺术抄袭维权的反思
如果维权所得仅够支付维权费,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你会依旧选择维权吗?大部分人应该都会犹豫吧。而这样的现象,在艺术圈更为“扎眼”:近日,就有这样一个案件,画家陈某的作品被抄袭、剽窃,剽窃的作品甚至参加了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抄袭者甚至还公开举办个人画展、公开出版图书,令人十分愤慨。法院对此案作出的判决,认定该行为已构成剽窃,判被告道歉并赔偿陈某4.5万元,出版社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其调查取证、聘请律师的费用和判赔的损失,基本上持平。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赢了的官司,可实际上侵权的实质却并没有大的改变,侵权出版的书籍目前还在市面上销售,侵权的画作也仍在侵权者手上。同时,法院还驳回了他们关于收回全部剽窃作品并销毁,收回全部网售图书并销毁的要求。
艺术圈的高成本维权、低成本收益案例不在少数,许多被侵犯著作权的艺术家选择法律维权也仅仅只是为了“维权”,而不是说为了得到可观的赔偿。如果要遏制这方面的案件发生,提高抄袭者的违法成本是行之有效的。以欧美国家为例,艺术作品的抄袭之类的著作侵权赔偿是十分重的,国内在这方面的赔偿衡量标准还是偏轻的,当违法成本提升后,抄袭别人的艺术品之前,就算一心铤而走险者都会三思而行。目前,国内的版权意识正在逐步提高,相信在针对艺术作品的抄袭与剽窃方面也能出台更为完善的措施。
维权只是应对问题的方式,更深层次上的问题,是抄袭者堂而皇之的前进之路上为何毫无阻碍。就像前文提到的画家陈某所说,一个抄袭案算不得什么国计民生的大事,但是抄袭者成名得利的发迹过程则反映了重要的社会问题。抄袭者的抄袭作品,能参加全国比赛并获奖,能办个人画展,收获高度的美誉,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现象,应该得到更多的反思和批判。
当然,说到底,我们不能怪无人识出抄袭,毕竟国内艺术家不胜枚举,艺术风格形形色色,除了艺术家本人,很多的抄袭我们是无法识别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法律维权这种事后措施之外,也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在各种展览、比赛等活动中有一定的考量。
- 现场 | Tong画廊推出“NFT,新工具的诞2022-07-11
- 雅昌专稿 | 方敏儿:以艺术史为坐标反思由科2022-07-09
- “不轻光阴·不枉少年”华裔少年用艺术倡议2022-07-07
- 雅昌快讯+视频 | 全球最大古董艺博会TEF2022-06-28
- 这档综艺,为你展示不一样的艺术创作者2022-06-22
- 枪炮与病菌的年代,他决定用艺术99天“疗愈2022-06-10
- 用艺术打开文化的“眼”——绝铯澳洲与昆士2022-05-30
- 雅昌快讯|首届公园城市艺术季启幕:艺术和2022-05-13
- 南京大学“艺术的跨媒介研究”高端论坛圆满2022-04-25
- 雅昌掀开元宇宙新篇章!从“全面布局”到“2022-03-22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