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毕加索绘画就这样走近中国公众
2005-04-07 17:12:39来源:云南艺术学院
A-
A+
中法文化交流年的又一盛事———题为“紫禁城·毕加索”的“2005毕加索北京艺术大展暨毕加索时尚艺术季”,自3月26日在北京皇城艺术馆拉开帷幕后吸引了众多人群前去参观。为了把这次画展办得吸引公众,主办方可谓颇费苦心:不仅票价低廉,免费讲解,多渠道宣传,包装到位,而且还特地把展览地点选在靠天安门的皇城艺术馆,方便参观者出行的同时,又将毕加索的现代派艺术和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相互协调起来。
在画展上亮相的展品,分为《大自然》、《流沙》、《塞莱斯蒂纳》、《卡门》、《斗牛》、《贡戈拉的二十首诗》、《可笑的男人》和《三角帽》8个系列共265幅,涉及动物画、人物肖像、诗歌情节以及经典文学故事等,贯穿了毕加索的一生。其中,创作于1920年的《三角帽》系列作品,是尘封84年后首次公开展示,而且是在中国首展,堪称弥足珍贵。
低票价政策出台
北京是毕加索版画中国巡展第三站,此前在深圳、上海巡展,均不同程度地延长了展期。负责北京展览的张宇程告诉记者,如果说毕加索画展在上海、深圳定位为一次重要的国际大师级展览,那么在北京,由于其全国文化中心和最大文化消费市场地位,因此在包装、操作上将毕加索画展定位为一项全民皆参与的大型文化盛事,目的是吸引公众。
为了达到全民参与这个预期目的,北京画展主办方煞费苦心。他们将全票定为30元一张,半票15元一张,稍低于深圳、上海的35元和45元,以低廉票价欣赏世界顶级大师的艺术,无疑符合很多观众的消费心理。
如果说低廉票价是刺激消费的主因,那么主办方为消除国人对毕加索的陌生感而做的努力,则是吸引公众的另一原因。
预展宣传吸引人
早在3月21日,毕加索画作中的35幅画作就在首都荣尊宝国际俱乐部公寓进行了为期3天的预展,并定员接待300名观众。随后,23日精选出的12幅画作走进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室,通过8个频道向市民讲解毕加索的画作或畅谈有关毕加索的话题。由于广播时段正值下班高峰期,开车的人可以听到广播,和“毕加索一起回家”。另外,观众还可登录“北京广播网”,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听到,还可以看到直播现场的情况。
巧打中国文化牌
在画展现场,记者看到本次活动海报,其主体图案是正在喝茶的毕加索,手持一盏印有“寿”字纹的清代粉彩茶碗。人物黑白,茶碗彩色,与古香古色的皇城艺术馆环境相映成趣,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毕加索对中国的感情及与张大千交往等轶事。
免费配备讲解员
此外,这次画展还在与观众互动上下足功夫,艺术馆内不仅不设隔离线,还配备有免费讲解员,向观众介绍毕加索的画风、生平、历史背景、画的来源和特点,以便让观众真正零距离接近、理解大师画作。北京主办方的努力得到了观者呼应,参观者络绎不绝,有的人还掏出纸笔,席地而坐,或临摹,或摄像,更有购买复制品和印刷品者。
一位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解说员志愿者告诉记者,尽管主办方为公众了解毕加索艺术做了很多,但普通观众要完全领略这位艺术大师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翻开参观者留言簿,记者看到很多“看不懂”“难理解”,但“喜欢”、“崇拜”也不少。一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这样写道:“希望多多举办这种性质的展览,把国外众多的艺术介绍到中国来。”
在画展上亮相的展品,分为《大自然》、《流沙》、《塞莱斯蒂纳》、《卡门》、《斗牛》、《贡戈拉的二十首诗》、《可笑的男人》和《三角帽》8个系列共265幅,涉及动物画、人物肖像、诗歌情节以及经典文学故事等,贯穿了毕加索的一生。其中,创作于1920年的《三角帽》系列作品,是尘封84年后首次公开展示,而且是在中国首展,堪称弥足珍贵。
低票价政策出台
北京是毕加索版画中国巡展第三站,此前在深圳、上海巡展,均不同程度地延长了展期。负责北京展览的张宇程告诉记者,如果说毕加索画展在上海、深圳定位为一次重要的国际大师级展览,那么在北京,由于其全国文化中心和最大文化消费市场地位,因此在包装、操作上将毕加索画展定位为一项全民皆参与的大型文化盛事,目的是吸引公众。
为了达到全民参与这个预期目的,北京画展主办方煞费苦心。他们将全票定为30元一张,半票15元一张,稍低于深圳、上海的35元和45元,以低廉票价欣赏世界顶级大师的艺术,无疑符合很多观众的消费心理。
如果说低廉票价是刺激消费的主因,那么主办方为消除国人对毕加索的陌生感而做的努力,则是吸引公众的另一原因。
预展宣传吸引人
早在3月21日,毕加索画作中的35幅画作就在首都荣尊宝国际俱乐部公寓进行了为期3天的预展,并定员接待300名观众。随后,23日精选出的12幅画作走进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室,通过8个频道向市民讲解毕加索的画作或畅谈有关毕加索的话题。由于广播时段正值下班高峰期,开车的人可以听到广播,和“毕加索一起回家”。另外,观众还可登录“北京广播网”,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听到,还可以看到直播现场的情况。
巧打中国文化牌
在画展现场,记者看到本次活动海报,其主体图案是正在喝茶的毕加索,手持一盏印有“寿”字纹的清代粉彩茶碗。人物黑白,茶碗彩色,与古香古色的皇城艺术馆环境相映成趣,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毕加索对中国的感情及与张大千交往等轶事。
免费配备讲解员
此外,这次画展还在与观众互动上下足功夫,艺术馆内不仅不设隔离线,还配备有免费讲解员,向观众介绍毕加索的画风、生平、历史背景、画的来源和特点,以便让观众真正零距离接近、理解大师画作。北京主办方的努力得到了观者呼应,参观者络绎不绝,有的人还掏出纸笔,席地而坐,或临摹,或摄像,更有购买复制品和印刷品者。
一位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解说员志愿者告诉记者,尽管主办方为公众了解毕加索艺术做了很多,但普通观众要完全领略这位艺术大师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翻开参观者留言簿,记者看到很多“看不懂”“难理解”,但“喜欢”、“崇拜”也不少。一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这样写道:“希望多多举办这种性质的展览,把国外众多的艺术介绍到中国来。”
推荐关键字:毕加索绘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当毕卡索的抽象画变成摄影作品?2013-03-13
- 80元看62幅毕加索真迹2011-09-20
- 毕加索画作拍出2200万美元2011-06-23
- 艺术史上最著名的十位母亲2011-06-22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