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李洪瀛:祖传家宝真不少(图)
作者:成小珍 2005-04-07 10:02:01来源:云南艺术学院
A-
A+
图1:李洪瀛保存着整整两大盒100多粒祖辈的朝珠。“黄色的是琉璃做,绿色的是玉,还有玛瑙,最多的是用檀香做成。”
图2:李洪瀛先生收藏的微型象牙印章,刻的是其祖父李国圻的号“域臣”。外壳上雕刻了精美的鲜花、蝴蝶等,打开“钳子”,内藏两个小圆圈,小巧玲珑。
色彩斑斓的朝珠、小巧玲珑的袖珍私章、心思巧妙的小钱袋……昨日,荔湾区居民李洪瀛将数件“家传之宝”一一展示在记者面前。因“家传之宝”面临虫蛀、发霉等问题,李洪瀛希望将其捐献给文博单位,以得到妥善保存,供大众欣赏。
据悉,李洪瀛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为大名鼎鼎的李国圻,是清政府派驻日本监制制造中国第一艘钢舰“永丰号”(即后来的“中山”舰)的官员。
“祖传宝物绝不变卖”
李洪瀛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来,本着能妥善保管的目的,他已先后将一些清朝的字画作品、民国线装书、历史书籍无偿捐献给广东省博物馆、中山图书馆。如今,“祖辈们留下来的物品一直放在家里,不少古物已经开始被虫蛀了,”李洪瀛深感惋惜,他认为,“祖传宝物绝不变卖,不做败家子”,“谁有能力好好保存收藏品,只要不是有炒卖意图的,我都愿意捐出去!”李洪瀛希望将其捐献给文博单位,使其得以很好保存、留存下去,让后世人可以从它们身上读出历史,读出中国博大的文化。
荔湾区编制办胡文中副主任表示,将尽力为李洪瀛联系有关捐献单位,尽力保存古物。也可能考虑开办藏品展,供大众欣赏。
精致小钱袋防盗性强
其中一个小钱袋设计颇花心思,有极强“防盗性”:钱袋的两头是正方形的小袋子,由18条细而坚韧的麻绳牵引着两边袋口。李洪瀛当场做了示范:使用前需要小心掰开线和袋的连接点,露出袋口后便可放入钱币。要想从这样的钱袋偷钱,难度相当大。
最吸引眼球的是当数官服和官太服,深蓝色的丝绸上用金丝绣满了各种图案,此外,其祖先还遗留下一个镀金的发冠,做工非常精美。
象牙“葫芦”暗藏私章
袖珍私章是最为有趣的藏品,由于印章多数是女人用的,特别小巧。记者看到,10多个印章设计极为别致,如一个葫芦形状的象牙小印章,仅2厘米多高,底径不过1厘米左右,“葫芦”分两截,轻轻旋转几下,“葫芦”一分为二,其中的一口即为印章,清晰地刻着“东珍”两字,为李洪瀛姑姑的印章。
另外还有一枚象牙私章也十分别致,外形象一个指甲钳子,长仅3厘米左右。
祖父当年曾监造中山舰
据了解,今年已75岁高龄的李洪瀛,其祖父为大名鼎鼎的李国圻,是清政府派驻日本监制制造中国第一艘钢舰“永丰号”(即后来的“中山”舰)的监造者。
李洪瀛告诉记者,印象中,祖父是“一位有思想觉悟、高尚品德的爱国主义者,与官作风正派,只求贡献,不图回报,受人钦佩的长者”,小时候听祖父说了很多关于永丰舰的故事,可惜已不太记得起。1998年,李洪瀛作为与中山舰有关的后人,应邀参加了庆祝中山舰重出水面及修复活动,亲眼目睹了当年有幸活下的舰队官兵跪拜在甲板上、痛哭不已的感人情景。
图2:李洪瀛先生收藏的微型象牙印章,刻的是其祖父李国圻的号“域臣”。外壳上雕刻了精美的鲜花、蝴蝶等,打开“钳子”,内藏两个小圆圈,小巧玲珑。
色彩斑斓的朝珠、小巧玲珑的袖珍私章、心思巧妙的小钱袋……昨日,荔湾区居民李洪瀛将数件“家传之宝”一一展示在记者面前。因“家传之宝”面临虫蛀、发霉等问题,李洪瀛希望将其捐献给文博单位,以得到妥善保存,供大众欣赏。
据悉,李洪瀛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为大名鼎鼎的李国圻,是清政府派驻日本监制制造中国第一艘钢舰“永丰号”(即后来的“中山”舰)的官员。
“祖传宝物绝不变卖”
李洪瀛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来,本着能妥善保管的目的,他已先后将一些清朝的字画作品、民国线装书、历史书籍无偿捐献给广东省博物馆、中山图书馆。如今,“祖辈们留下来的物品一直放在家里,不少古物已经开始被虫蛀了,”李洪瀛深感惋惜,他认为,“祖传宝物绝不变卖,不做败家子”,“谁有能力好好保存收藏品,只要不是有炒卖意图的,我都愿意捐出去!”李洪瀛希望将其捐献给文博单位,使其得以很好保存、留存下去,让后世人可以从它们身上读出历史,读出中国博大的文化。
荔湾区编制办胡文中副主任表示,将尽力为李洪瀛联系有关捐献单位,尽力保存古物。也可能考虑开办藏品展,供大众欣赏。
精致小钱袋防盗性强
其中一个小钱袋设计颇花心思,有极强“防盗性”:钱袋的两头是正方形的小袋子,由18条细而坚韧的麻绳牵引着两边袋口。李洪瀛当场做了示范:使用前需要小心掰开线和袋的连接点,露出袋口后便可放入钱币。要想从这样的钱袋偷钱,难度相当大。
最吸引眼球的是当数官服和官太服,深蓝色的丝绸上用金丝绣满了各种图案,此外,其祖先还遗留下一个镀金的发冠,做工非常精美。
象牙“葫芦”暗藏私章
袖珍私章是最为有趣的藏品,由于印章多数是女人用的,特别小巧。记者看到,10多个印章设计极为别致,如一个葫芦形状的象牙小印章,仅2厘米多高,底径不过1厘米左右,“葫芦”分两截,轻轻旋转几下,“葫芦”一分为二,其中的一口即为印章,清晰地刻着“东珍”两字,为李洪瀛姑姑的印章。
另外还有一枚象牙私章也十分别致,外形象一个指甲钳子,长仅3厘米左右。
祖父当年曾监造中山舰
据了解,今年已75岁高龄的李洪瀛,其祖父为大名鼎鼎的李国圻,是清政府派驻日本监制制造中国第一艘钢舰“永丰号”(即后来的“中山”舰)的监造者。
李洪瀛告诉记者,印象中,祖父是“一位有思想觉悟、高尚品德的爱国主义者,与官作风正派,只求贡献,不图回报,受人钦佩的长者”,小时候听祖父说了很多关于永丰舰的故事,可惜已不太记得起。1998年,李洪瀛作为与中山舰有关的后人,应邀参加了庆祝中山舰重出水面及修复活动,亲眼目睹了当年有幸活下的舰队官兵跪拜在甲板上、痛哭不已的感人情景。
推荐关键字:祖传家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