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艺术品安全隐患凸显

作者:李小燕 2005-04-05 15:29:16来源:《文物天地》
A- A+
  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珍品公众场合转瞬间被盗,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凸显了文物艺术品的安全问题。其实,这也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无论是中国、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还是意大利、俄罗斯等发达国家,也不论是和平的西班牙,还是战乱中的伊拉克,文物艺术品莫不受到非法分子的觊觎。有人估算,国际非法文物交易额每年达30亿英镑之巨。

  2004年8月22日,两名蒙面匪徒持枪闯入挪威首都奥斯陆的爱德华·蒙克纪念馆,光天化日下将这位20世纪表现主义艺术大师的两幅代表作品《呐喊》、《圣母》抢走,前后仅两分钟,一时震惊世界。当时在现场的法国一家广播电台节目制作人弗朗索瓦·卡斯唐说,这些油画用金属丝挂在墙上,博物馆没有安装报警器,也没有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只要重重拉一下,金属丝就断,画就到了你手中。我看见一名歹徒正是这样做的”。爱德华·蒙克(1863-1944年)是挪威近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呐喊》是其1890年着手创作的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中的一幅,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人类“世纪末”的忧虑。蒙克创作有四个版本的《呐喊》,蒙克博物馆收藏两个版本,另外两个版本分别由私人收藏家和挪威国家画廊收藏。至于《呐喊》的市场价格,据挪威一家艺术品拍卖行估计,如果公开拍卖的话,成交价格可达6000万至7500万美元。

  中国文物艺术品流失海外是百年来国人惨痛的记忆。列强的巧取豪夺和20世纪末期“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就成万元户”的猖獗盗墓风,使大量中国文物艺术品远离故土。英国《金融时报》曾以“洪水般地被盗墓者走私出境”来描述近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流失之巨。博物馆收藏的文物艺术品盗窃案连年不绝,国家文物局统计,2004年,全国发生文物被盗案即达36起(不包括盗墓、倒卖和走私文物案件),丢失文物223件。

  文物艺术品失窃往往与博物馆、古墓葬相连。而现实中,犯罪分子总是尽可能地寻找一切安全漏洞。2003年底,上海警方破获了自1990年以来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发生的特大系列名画被盗案件15起(涉画19幅),追缴被盗名画16幅。犯罪嫌疑人陈政、邓永兴以高档宾馆、酒店收藏的画作为目标,或明盗,或偷梁换柱,涉案画作包括傅抱石关山月《梅花图》、刘旦宅《群马图》、黄胄《塞外踏歌行》、范增《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谢稚柳《夏日望霁》、亚明《李白思忆》、《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中》、何山《千峰竞秀》、应野平《井冈春色》等,有的宾馆在警方携查获的画作找上门才发现名画已被调包了。

  朱熹诗册被盗案是发生在拍卖预展现场有案可查的第一例,这或许预示着文物艺术品案件的新发展。拍卖会多在保安条件良好的酒店举办。为方便潜在的买家零距离观摩,拍品或放在玻璃展柜里,或挂在展板上,或是以塑料膜压在展台上,公司员工和保安人员来回游动、巡察,重点拍品有人盯守,参观者则时多时少。对于有贼心和贼胆的专业“高手”来说,这种防范措施可视若无物,比抢银行的风险小而获利高得多。另外,有报道称,顾虑成本,很多委托人不愿给拍品上保险,一些拍卖行也只是在拍卖规则中规定,如果委托人书面要求不需给拍品投保,则风险和责任由委托人自行承担。

  此案警示人们:在艺术品市场持续火爆的情况下,要关注文物艺术品的安全隐患。
推荐关键字:文物天地 朱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