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碑帖收藏入门难

作者:骆阿雪 2005-04-05 10:34:00来源:《北京日报》
A- A+
  3月26日举办的古玩城鉴宝讲座,由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金运昌先生讲“碑帖的鉴定”。碑帖历来都受人重视,清人朱文钧为了得到宋拓《醴泉铭》,甚至将两幅价值4000元大洋的明沈周的《吴江图》、文征明的《云山图》外加房产才换得。但是,在北京专门收藏碑帖的人群很少,大部分都是以收藏书画为主,兼收碑帖,这主要是因为碑帖的“讲究”很多。

  尽管我们现在将碑帖合着说,但是碑和帖还是有所不同的。碑是为了流传文字内容,重内容而轻书写的。最初的碑没有文字,后来为能传播,在碑上增加了文字,其主要目的是追述世系、记叙生平、歌功颂德,而不是传扬书法。而帖是专门用于流传书法的,是为书法研习者提供历代名家书法的复制品,所以,书法的优劣是它的选择标准。只要是名家的书作精品,即便是只言片语的一张便条,也照样收入,很少顾及内容。据说刻帖是南唐后主李煜发明的,所以学术上有南唐刻贴说。另外,碑所用的书体大都为规整的篆、隶及楷书。直至唐朝才开始有行书入碑。而帖多数是诗文手稿,行、草书及小楷居多。

  要说碑帖的年代,真正来说应该有三个年代:一个就是书法家写这篇字的年代,一个是刻碑帖的年代,一个是拓帖的年代。举个例子,比如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一篇书法,成文是在明末崇祯年,康熙年刻成,而人们在光绪年间才去拓帖。为了避免歧义,我们现在通用的鉴定碑帖的年代,是指最后一个,即拓帖的年代。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千万别让人蒙了,即使帖上写了唐代的年号,也不能证明是唐代刻的,或是拓的。根据拓本的年代,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唐拓、宋拓、明拓、清拓、近拓和今拓。唐拓,文献记载有,传世也有,但是极为稀少,可靠的是敦煌石窟中的唐拓。但对于实战派(收藏)来说,唐拓基本上不用考虑。宋拓,一个是碑帖的损坏最少,拓本最完整,而且因为宋人的工艺高超,所以宋拓质量最好。二是宋人眼光非常高,只拓名人的或者书法好的碑帖。明拓,优点是眼界比宋拓宽,拓本数量多,但是明朝拓片质量明显下降,出现很多粗制滥造的拓片,比如煤烟拓。而到了清拓,就不能一概而论,一部分是接着明代的粗制滥造,并出现了赝品和伪品。

  另外,由于金石学的兴起,人们在选择碑帖的时候,眼界更为广阔,眼光也更高,而且很多大学者都亲自去拓碑、访碑、监拓,所以好拓本也出了不少。这些关于碑帖的知识,有助于我们鉴定和收藏。
推荐关键字:碑帖入门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