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首博昨收藏“罗格印”手稿

作者:邓兴军 2005-04-01 08:48:39来源:《北京青年报》
A- A+
  昨天上午,著名青年篆刻家张国维向首都博物馆捐赠了“罗格之印”全部设计手稿,这也是首博收藏的第一份跟国际奥委会有关的实物。

  “罗格之印”手稿包括三页,要不是上面重要的内容,它们只是三张普通的打印纸。但就这三张普通的白色打印纸,却演绎了“罗格之印”诞生的整个过程。

  在第一页纸上总共用毛笔写了6个字,“罗”和“格”各三个,而且写得还不一样。“都是用金文写的。”张国维先生解释,“字样都是从《金文大字典》中挑出来的,确定的这三种写法,原则是它们适合公章用,看起来清晰并容易认识。”

  第二页纸上有5个字,其中用毛笔写的“罗格之印”还画成了印章形。在“印章”形的外面还有一个独立的“罗”字,仔细一看印章内外的两个“罗”还不一样。“这个字体采用是小篆,也是罗格之印最后确定采用的字体。”张国维先生透露,曾经也想过用甲骨文,“考虑到刻出的印章大家不好辨认出‘罗格之印’四个字,于是就放弃了。金文的放弃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罗格之印”外面怎么会出现另一个“罗”字?张国维先生解释,当时主要为了对比“罗”字上面的“四”字下面那一横是通着好看还是不通好看,“最后罗格之印采用是外面的那个罗字,因为这个四字下面那一横没通着,使整个印看起来更加规范和清晰。”

  相对于前两页手稿,第三页纸最没有故事,但珍贵程度却是一样的。上面除了毛笔写的最后的“罗格之印”的构图外,还贴着一方刻成的“罗格之印”第一个红色印章。记者看到,红色印章虽然时间已经过了两年多,但看起来却一点也不发乌。

  昨天上午10点15分,“罗格之印”手稿就被收进了首都博物馆文物库房。据悉,“罗格之印”手稿将于今年6月底7月初进行的奥林匹克文化节上首次与公众见面。


推荐关键字:手稿 罗格印 首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