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家与策展人:矛盾的常态

那些大牌艺术家个展中,需要怎样的策展?

作者:刘倩 2015-07-04 15:19:07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策展人是一个拥有话语权的职业,尤其是在中国,策展、批评、与美术史写作划分并不清晰,更让策展多了几分权力,策展人建构学术名词、选择艺术家和作品,甚至可以左右艺术家的创作,策展人总是大权在握。

  只是,当策展人遇到大牌艺术家的个展时,这种情况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策展人的话语权往往被艺术家自身带来的热点所分解。大牌艺术家们大多意味着成熟和独立,所以艺术家和策展人,总是在大型个展中相互合作又要相互博弈,而怎样的合作才能够让展览获得最有效的呈现,这似乎是每一位策展人都遇到过的挑战。

  艺术家与策展人:矛盾的常态

  在个展的具体问题中,艺术家和策展人谁更占主导性?这是一个很难得到肯定回答的问题。

  朱朱觉得艺术家和策展人的矛盾和意见不一,是展览策划过程的常态,当然这不应该是二元对立的问题,而是一个反复讨论的过程。他是一位典型的从艺术评论开始介入当代艺术的策展人。

  对于徐累朱伟、武艺等艺术家个展的策划,这是他几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写作者到策展人,朱朱个人化的身份中增加了公共性的一面。在这几次个展中,朱朱强调艺术家是主体,策展人是隐性的。“当然也可以说策展人无处不在”,他认为在艺术家个展中没有必要去显示策展人的在场,尤其是外在的显示,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策展人在艺术家个展中的存在是哲学中所说的“第二性”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应该是第一性和第一性的对话。”

朱朱策划徐累个展“世界的壳”

  “他们都是很成熟的艺术家,这几个展览又都是有关时间性的展览,从开始思考到后来反复讨论,和最终的展览呈现,每个展览都花费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我觉得我们老是说‘中国速度’,我觉得所谓的‘慢工出细活’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充分的体会的。”朱朱是一位注重文本的策展人,他通过文本来梳理、阐释和审视一个艺术家,所以他的展览里总是透露出特殊的社会视角和文人浪漫情怀。

  “艺术家和策展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角度,不能说谁对谁错,经过反复讨论,甚至直到展览最后环节才能见分晓。”他以徐累的回顾展“世界的壳”为例,徐累为整个展览准备作品57件,但在朱朱的策展概念以及对空间的设想里,却无法完整展出所有作品,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撤掉7件,展出50件,朱朱觉得策展工作就是在这样反复的讨论中最终取得一个平衡。

  盛葳在为老油画艺术家夏培耀策划个展《博巴班前后的夏培耀研究:艺术史与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时同样遇到这样的矛盾。

  “艺术家本人的想法是想通过回顾性的展览呈现他的一生,当然这对于梳理艺术家本人的历史来说是很有用的,但是我作为策展人却并不想这样呈现,我对夏培耀先生的关注点在于他艺术人生中的最重要一点,那就是从1960年到1962年这一段时间。”

  “说1960年到1962年是夏培耀艺术人生中的重点,是因为在央美‘马训班’的同时期,中国美院在1960年请罗马尼亚油画专家博巴办了一个油画班,夏培耀代表川美的教师去参加了博巴班的训练,博巴教的是表现主义绘画,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之下,博巴班的政治方向并不太正确,所以是封闭教学,时值中苏关系破裂,这时有一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又跟苏派不一样的专家进入中国,并没有违反大的原则,所以这个班其实是非常政治化的产物。但夏培耀他们从博巴那里学到的东西是表现主义,在当时是很奇怪的风格,因为没有办法用表现主义歌颂人民和国家,也没法搞重大题材,所以他们回到学校之后很受排挤。但进入80年代之后,他们却因为受过现代艺术的教育培养了一批像庞茂琨、张晓涛、杨述、杨劲松等一大波当代艺术家,这与川美伤痕乡土绘画完全不同。而夏培耀的中国美院的同学金贻德则是张培力、耿建翌、王广义这拨艺术家的老师,所以就当代艺术而言,选择这两年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当盛葳跟艺术家反复讨论了他的策展的思路之后,最终展览以“博巴班前后的夏培耀研究:艺术史与社会学的双重视角”为主题,主要展出了夏培耀1960年至1962年的作品,其他作品则主要以文献形式呈现。

推荐关键字:艺术家与策展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