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当“艺术家”成为“策展人”

那些大牌艺术家的个展,是否还需要策展人?

作者:刘倩 2015-07-02 15:30:24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选择了蔡国强,就等于选择了话题本身。”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担任蔡国强个展的策展人,蔡国强是个特例,却也是大牌艺术家的典型代表。在当代艺术中,大牌艺术家的重要个展从来都是行业的聚焦点,无不被媒体争相报道,他们的名字就代表着热点与关注,尤其是在他们拥有成熟的创作与思考体系,并对展览呈现也具有独立的思考时,展览中的另一角色——策展人往往显得尴尬甚至是被忽略的,细数一年来王广义、徐震、曾梵志等多位艺术家的大型个展中,也并没有策展人这一角色。这些大牌们的个展是否还需要策展人?面对这类艺术家,怎样的策展更有效?策展人如何与这样的艺术家合作?这或许就是艺术家的主角时代,给策展人们提出的问题。

  当“艺术家”成为“策展人”

  龙美术馆的“徐震艺术大展”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他隐匿于“没顶公司”几年之后再次以个体艺术家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在龙美术馆开馆周年庆之际推出自己最大规模的个展,这自然是徐震的完美策略。在展览中,徐震既是艺术家,同样也是这个大型项目的总策划人。

徐震艺术大展现场

  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他坦然接受外界的评价:“对我来说,艺术家本身就是策划人、艺术创作者、媒体制造者,是各种功能的综合体。”从最早的超市项目、快递展到比翼艺术中心的总监,再到没顶公司,徐震觉得多年来自己在做艺术家的同时,策划也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常态工作。

  所以在接到龙美术馆邀请之初,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是否要跟其他策展人合作:“龙美术馆邀请我们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展览的想法,而且这也是我们一贯创作所关注的问题和方向,这样的活动自己策划很正常。”

  的确,对于徐震、蔡国强这类艺术家而言,策划已经成为了他们作为某类艺术家从事艺术工作的一部分。当艺术家越来越像策展人,这样的艺术家的大型展览往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绘画,而是大型项目,而项目管理、资金寻求、组织实施这样的工作其实很像策展人的工作。策展人盛葳认为:“他们是把策划变成了一个实现艺术目的的手段,这时艺术家就成为了策展人,在某种意义上说,请这类艺术家去做类似于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事实就是如此,蔡国强担任了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落成之后正式成行的首届策展人,也是200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成员之一,他在2010年策划的“农民达芬奇”以及在2014年推出的“九级浪”是毫无疑问印证了他作为艺术家的强大策划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确是以策展人的方式来做艺术生产。”从事于策展教学与实践的中国美院跨媒体学院院长高士明也持有这样的观点,但他觉得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角色并非是固定的,他们只是在社会中不同的角色和位置:“艺术家与策展人换一个角色来演绎一下未尝不可。”

  “任何展览绝对需要的一定不是策展人,而是艺术家。”策展人朱朱觉得在这样的前提下,艺术家身兼多职并能够阐释自己的艺术创作,这都不是问题,而且某些艺术家的展览没有策展人做的也不错,只是在这样的现象中很容易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艺术家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循环和自我阐释的状态。”当然,他说这样的问题也不是绝对的。当艺术家成为策展人,那这样的艺术家个展是否还需要策展人?有人认为因人而异,盛葳觉得其实他们还是需要策展人的,只不过这样的策展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策展人”。

推荐关键字:大牌艺术家的个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