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后进生”的艺术奋斗与坚持之路

【85人物之七】王鲁炎:“后进生”的艺术失败之路

作者:罗书银 2015-07-07 16:53:09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艺术家:王鲁炎

  1979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东侧小花园铁栅栏外,一场名为“星星露天美展”的群展在未经官方同意的情况下开幕了。这场展览只举办了两天,9月29日一早,在本来挂画的铁栅栏上,贴上了禁止展出的公告,展出的150多件作品也都被扣留。这场由国内最早的现代艺术团体“星星画会”组织的展览,可以称得上中国最早的一次现代艺术展。王鲁炎是当时的参展艺术家之一。

  1986年,31岁的王鲁炎迎来了他第一次在公众前展出作品的机会。当时,他大哥是美国威立尔大学的访问学者,在大哥与该院院长筹备了一两年的时间之后,王鲁炎的第一次个人抽象展终于在美国的威立尔大学美术馆举行。那是一个很小的美术馆,也是一次很小的展览,却让终于有机会展出作品的王鲁炎激动不已。  

  王鲁炎的大哥告诉院长,他不习惯在很多人面前讲话,于是展览开幕的当天,院长特意没有安排王鲁炎上台发言。但是在展览开幕式上,王鲁炎不知为何,突然激动地走上台向对所有人说道:“在中国,与我同类的艺术家展览通常都是秘密进行的,观众仅限于几个知心朋友,公开的展览基本都会被有关部门封掉,从来没有过真正公开意义的艺术交流。”

第一届“星星美展”

  这是那时候,做当代艺术给王鲁炎最大的感受:一帮热爱艺术的年轻人,仅仅为了一次展览的机会就可以奋不顾身地去游行、抗争。那份对待强权的质疑精神,以及对待艺术的纯粹之心直到现在,依旧深深地印证在王鲁炎的心里。

  也许就是在那个时代精神的感召之下,王鲁炎可以坚持从事当代艺术实践三十余年,并一直保持着批判与质疑的精神,在他看来,这是当代艺术最基本的特性,也是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艺术理念:“经验之外的艺术方法通常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排斥。试图在已有经验之外思考和实践的艺术家应该喜欢被不解和排斥的处境。因为存在于已有经验之中的艺术,已经不再是探索性的艺术,它们已经属于没有问题的艺术,失去了被不解和排斥的资格与光荣。”

王鲁炎1985年作 抽象(三联作) 水墨纸本 (立轴)单幅137×70cm

  “后进生”的艺术奋斗与坚持之路

  小时候的王鲁炎在父母眼中,是一个并不聪明的孩子。因为跟大哥和二哥比起来,他在接受新事物以及在注意力集中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碍。那时,绘画是王鲁炎唯一的爱好,并坚信这是自己可以从事的唯一之路。父母看出了王鲁炎在学习上的天资不足,便在他所感兴趣的绘画与艺术上给予了许多的支持和鼓励。

  那时候,王鲁炎上课很大的一个兴趣便是在纸上乱画,想到什么画什么,就这样一直坚持着。从学生时代到之后的插队下乡,然后回城分配到工厂做工人,王鲁炎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直到1982年他在北京文化宫业余美术培训班接受培训,才真正学习到了所谓的正规艺术技巧。然而,已经开始接触当代艺术思潮的王鲁炎,对这种死板的艺术教学感到甚是荒谬:艺术最终要表达的是每个人不同的个性,而不是以同样的模式,同样的标准去审视不同的作品。

  于是王鲁炎开始思考一条不一样的艺术之路。80年代初他开始进行抽象水墨的实验,并画了一大批作品。

王鲁炎80年代作的抽象水墨作品:《无题》

  进入80年代中期,“85艺术思潮”在全国上下蓬勃发展起来,王鲁炎逐渐意识到脱离这种潮流的必要性。随着知识与阅历的增长,尤其是在他出国后,真正了解了国外的当代艺术,他发现,虽然每个艺术家都希望被写进历史,但是中国当下正在发生的艺术创作,似乎都无可避免地落入了美术史的窠臼。“无论每一位艺术家的个体创作多么独特,你总会在艺术史中发现一款适合你的。这意味着你的艺术创作可能是属于别人的,而不是你自己。而这涉及到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署名权的问题。能够获得这种署名权的艺术家一定是打破和重建艺术史的人。”

  从国外回来之后,王鲁炎完全抛弃了绘画方式,用图形、文字、触觉来表现。并与顾德新、陈少平开始了一个极具理性的艺术小组的尝试。从“解析小组”到“新刻度小组”,在80年代那个人文主义高涨的时代,他们执行着极端理性的方式,来消解艺术创作中的个性,与当时中国现代艺术潮流中非理性为主导的艺术创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新刻度小组”在89年成立后,参加了89现代艺术大展,并展出了合作的作品:《触觉艺术》、《解析——点静态测量》。而从小组成立到95年解散的7年时间里,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极具个性与个人化的阶段,这个时期,活跃于80年代的许多艺术团体已经纷纷解散,成员们走上了各自的艺术探索之路。相反,“新刻度”小组却执行着非常严格的艺术观念与方法论,以三人合作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并自始至终沿着自身的艺术逻辑轨迹递进和发展,不受外界的干扰。

  “新刻度小组”在7年的时间里,合作完成了五本书,“这五本书作为阅读对象已经不具备视觉的意义。”作品所具有的强烈的观念性甚至被许多专业人士厌恶,而对于试图背离主流艺术创作的他们来说,反而以此为乐。

  然而,随着1991年“新刻度小组”作品《解析1》参加的费大伟在日本福冈策划的“中国现代艺术家展——(非常口)”开始,他们的艺术创作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面对越来与多的展览机会,王鲁炎却似乎是“沮丧多于高兴”。最终他们以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选择在1995年受邀参加古根海姆的展览时宣布解散,并销毁了小组历时7年的所有手稿。

王鲁炎1996年作 《W自行车》 自行车装置  高104×53.5×164cm

  随着两位成员都一前一后地离开了艺术界,王鲁炎也在此后远离艺术界十多年。直到2007年由黄笃为其策划的首次个人大型个展,王鲁炎才渐渐重回众人视线。但他依旧保持着低调,并延续着“新刻度小组”时期的理性创作方式,逐渐在其作品中探讨一种“悖论”的理念。完成了“W系列”的《自行车》、《三角尺》、《注射器》、《国际腕表》等绘画作品,《行走者》的雕塑,以及大型绘画:《大教堂》等。

  这些作品许多都是王鲁炎在9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草图的绘制,并在之后的十多年时间中逐渐将其实现。在他所认为的“事物存在于关系中,关系中的悖论则是普遍存在”这一理念中,他关注着当下社会、政治、哲学、宗教等更大层面的问题。

  在“85艺术思潮”发生三十年的今天,那些曾经活跃于那个时代的艺术家许多已经功成名就,等待着被市场追捧,被历史书写。而王鲁炎却依旧执着于自己的艺术探索,游离于主流之外,他说:“艺术家注定是失败的,正如他说提出的悖论一样,因为一旦你成功了,你就会成为你曾经所反对的那个人。”

推荐关键字:王鲁炎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