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55341
文 章:39篇
评 论:6篇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和氏璧琐谈发表于2014-05-20
- 关于“和氏璧” 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 · 和氏篇》: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于荆山,奉献楚厉王。厉王以为石,刖其左足。武王即位,和复献之,王以为诳,刖其右足。后文王即位,和抱璞泣于荆山,泪尽而继之以血。王见状,使人问其故。和答曰:“臣非悲刖,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为诳,所以悲也!”王命匠剖之,果得宝玉,名为“和氏之璧”。因感其忠,悯其刑,封和为...
- 浅谈“汉代玉衣”发表于2014-05-06
- 玉衣是汉代皇帝、诸侯王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殓服,史书中称“玉匣”、“玉柙”。汉代统治者使用玉衣的主要目的是为显示其尊崇的社会地位,并相信玉衣可保尸骨不朽。玉衣的出现大约是在西汉的文帝和景帝时期,属于这一时期的实物目前已发现于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江苏徐州北洞山汉墓和山东临沂洪家店汉墓等。
- 闲话玉童子发表于2014-04-04
- 在大量出土和传世的古玉器中,有为数不少的以儿童形象(作品所描绘的多为男童)为主要纹饰造型的作品。此类内容题材之玉器,迄今所知,最早见于河南安阳刘家庄商代遗存,绿松石质,为圆雕男童状,人物张嘴眯眼,鼻梁凸起,两手弯曲上举至肩膀,腹部略鼓,左腿平伸,右腿盘曲与左腿之下,从头顶至裆下贯有一对钻孔道,高1.99厘米。
- 闲谈玉扳指发表于2014-03-18
- 扳指的前身叫做韘(音射),《说文》曰“韘,射也”,为骑射之具。本意是古代冷兵器时代射箭时戴在手上的工具, 用时套于拇指上,张弓时,将弓弦嵌入背面的深槽,以保护射手大拇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专用器物。后来引申为能够决断事务,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目前所知韘初见于商代,流行于春秋战国,至汉代则发展为彰显身份的韘形佩,宋、元、明多沿用汉代的款式,满清时原先的功用逐渐弱化,演变为一种用以炫富的装饰品。...
- 汉代玉器中的辟邪三宝发表于2014-03-11
- 在汉代,人们笃信神仙、偏好巫术。所以用来辟邪压胜、驱疫逐鬼的器物很多,体现在玉器中有玉刚卯(严卯)、玉翁仲、玉司南佩,后人称为辟邪三宝。玉刚卯与玉严卯最早出现在西汉晚期,两者形制相同,四面长方形体,有通心穿孔,以穿系赤、青、白、黄四种颜色的丝带,四面器表刻压胜之文,用以驱邪;两者的区别在于所刻文字不同、字数不同,刚卯三十四字,严卯三十二字。
- 闲谈清代玉器发表于2014-03-04
- 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大一统政权。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玉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堪称玉文化发展的顶峰。 清代玉器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从顺治到雍正时期,为早期,这一阶段战乱频频,玉器行业也处于萧条状态,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期,其特点是玉器品种和数量较少,也没有新的发展和特色;二是从乾...
- 明代玉器发表于2014-02-25
- 明代(1368年-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有着276年的历史。明代早期国力强盛,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励精图治,一派盛世景象。明代中晚期的万历年间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丰富了人民的市场选择,活跃了市场,推动了生产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玉器行业的发展。
- 元代玉器发表于2014-02-18
- 元代(公元1271——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元代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在开始时遭受了一定的破坏,但是很快得到恢复。元代玉器是在继承宋、辽金玉器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为其带来了勃勃生机。元代在大都(今北京)、杭州等地设有官办玉器作坊,有从事玉雕制作的能工巧匠数千人,专向皇室提供宫廷用玉。民间玉器作坊也有很大发展,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