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66936
文 章:67篇
评 论:52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明镜作品评析发表于2007-04-13
- 二十多年前,美术界的一位领导干部大声疾呼—警惕西方抽象主义艺术进入中国。他明确表示“不赞成、不提倡抽象派之类的现代派艺术”。并断言“它们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前途”。这种看法的背景,是中国艺术家已经开始了试探性的抽象绘画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前期开始,一些不安分的画家就在写实和非写实的边界线上徘徊,曹达立等人的一些作品就是如此。吴冠中关于抽象美和“形式主义”的辩护,给与他们试验和寻求的勇气和信心。...
- 一张不算老的老照片:1985年冬天的全国美术理论会议发表于2007-03-31
- 为寻找旧杂志上的资料,翻出夹在杂志里的一张旧照片。照片上方是当年正式合影必有的黑底白字:“中国美协理论工作会议合影留念——1985,12,12”。 找出我当小日记本用的1985年《效率手册》,翻到12月,果然有如下记载: 12月8日,星期日,晴,下午3时,318路北辛庄下车,海军司令部第二招待所,全国美术理论讨论会; 12月 9 日,星期一,晴朗无云,上午开大会,下午分组讨论; 12月10日,星期二,晴,...
- 印象派绘画在中国发表于2006-12-19
- 1874年,莫奈在巴黎展出他那幅著名的风景画《印象•日出》。当时中国艺术界对发生在遥远的欧洲的这一艺术事件一无所知。在京城里,大清王朝的同治皇帝病入膏肓,慈禧皇太后再次垂帘听政,开始实施她独揽大权的宫廷阴谋。在中国南方,聚集在上海的任伯年、虚谷、蒲华、吴昌硕等画家格调清新的作品,得到上层文士和市民阶层的一致好评。他们被称为“海派”画家——中国的“海派”是与法国的印象派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另一波创...
- 现实情怀与幻想空间:我看刘秀鸣的画发表于
- 画家个人的生活感受与由此产生的想象,是艺术创造的两翼,它们影响画家在艺术空间“飞翔”的方式。画家刘秀鸣以她自由无羁的想象力,在当代画家中独树一帜。我初见她的作品,为她所营造的幻想空间所吸引,那似乎是由人间和外太空两种视觉印象叠加而成,它们分别体现着不同的结构、质地和不同的情感倾向——例如遥远与逼近;清澄与重浊;飘渺与坚实……似乎流露着现实生命之中蕴含的极端对立的情感经验。 中国传统文化讲...
- 孤军突进的李仲生发表于2006-12-01
- 一 现代主义绘画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不算太晚,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有中国艺术家为出世不久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大造舆论。到三十年代初,便有留学归来的青年艺术家从事这方面的试验。但它后来却“夭折”了,或者说是延迟了发育。这确实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值得思考的一个大问题。 1918年,《新青年》杂志刊出吕澂、陈独秀两人的通信《美术革命》,拉开新文化运动中美术革命的序幕。吕澂在信中抨击中国美术的“衰...
- 故土情怀:安正中和他的绘画发表于2006-10-07
- 安正中是著名美术家和美术活动组织者,他对艺术和艺术家的挚爱与关切,不仅在同行和朋友中间留下深刻印象,而且超出他所工作的部门和他所生活的地域。他对绘画艺术的一往情深,他对美术家协会日常工作的一丝不苟,在当今文化界相当突出。他走过的急迫而又充实的生命旅程的中,最使人忆念和反复回味的,是他在艺术创作和日常工作中流露的那种真诚质朴的情怀。他生前多次谈到故土、故人对他艺术生涯的决定性意义:“大西北土地的...
- 水天中:对“美术杂志社”公文的回应发表于2006-09-01
- 2006年8月的《美术》杂志刊登 《政治指控要有事实根据—答水天中》一文,这篇文字以“美术杂志社”具名,但一望而知是个人假借集体名义写成的公文。篇幅不长,但集中显示了《美术》杂志某些人一贯的行事风格和思想境界,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但由于此文以“美术杂志社”公文的形式发表,又涉及许多关键性历史和现实问题,不可不予以澄清。 一,事情的缘由 2006年4月25-27日,我在“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讨会”和“...
- 前后左右看俄罗斯绘画发表于2006-07-25
- 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接受美术教育的人来说,俄罗斯绘画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俄罗斯(以及苏联)绘画就是艺术典范,就是创作样板,就是高不可攀的文化顶峰……我曾经梦想有朝一日进入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画廊一览胜概,但50年过去了,也没能如愿。这几年倒是在俄国以外的地方看了好多俄罗斯绘画,所以叫“前后左右”看俄罗斯绘画。 不久前在中国美术馆结束的“俄罗斯艺术三百年”展览,应该说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过的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