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160384
文 章:124篇
评 论:474篇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对“当代艺术”一词的理解发表于2007-12-13
- 按:这是应《美术观察》杂志之约所写的,现发出来以与品田兄相呼应。 英国哲学家维特更斯坦在其早年的研究中,一直主张对通用的概念要达成一个共有的认识,否则学者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学术交流了。为此他还做了许多相关研究,但后来他终于发现,这样的学术目标其实是很难达到的。因为只要想对某一个概念做定义,就要不断后退,去对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做定义。所以他后来更主张针对被特定人士或人群使用的上下文以及相关背景...
- 空间就是权力——关于公共艺术的思考发表于2007-11-14
- 一 一部文化艺术史告诉我们:古今中外,在任何国家与地区,只要政治事务的决定权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对于公共空间的支配权,也就必然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所以,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许多出现在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品,最初无不体现着少数当权者的意志,而与当时人民大众是很少有关联的。尽管在漫长的时间里,有一部分出现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被大众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并逐渐演变成了具有“公共性”特点的艺术。例如...
- 造局之举:对“透明之局——原弓当代艺术西藏系列活动”的读解发表于
- 2007年8月10日上午10点,“原弓当代艺术展”在西藏博物馆正式开幕。西藏的十多位喇嘛、赴藏的艺术家、批评家、各媒体的代表以及西藏各界的朋友们都应邀出席了开幕式。这次展览集中展出了几十位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因而引起了西藏艺术界与观众的广泛关注。非常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在展出现场,还是在与西藏艺术界朋友们举行的座谈上,人们问得最多的还是:来西藏举办这样一个展览,究竟意义何在? 在我看来,这样一...
- 虚拟化的“真实”发表于2007-09-29
- 也许是受了西方超级写实主义艺术的影响,近年来,在工笔画创作中,出现了一股过度追求写实描写的风气,但工笔花鸟画家陈湘波对此却有自己的看法。在一篇论及工笔画创作的文章中,他很有针对性的写道: “工笔画具有写实和非写实的双重性,在这对矛盾中,工笔画的特点恰恰又集中体现在非写实上。” 其实,陈湘波在上面提到的“非写实”,乃是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借用,如果要以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来说,应该算是“虚拟性”。而...
- 《美术思潮》停刊记发表于2007-09-27
- 按:“美术文献邀请展”将于10月9日在武汉开幕,应要求,我为“《美术思潮》特展”画册写了一篇短文。 《美术思潮》在1984年底出了试刊号后,于1985年2 月正式向全国推出了创刊号。在不长的时间里,很快得到了极大的反响。这当中既包括赞成的也包括反对的。回过头来看,赞成者主要是从学术上出发的,而反对者则主要是从政治出发的。由于反对者不断地向有关当局写信,并将《美术思潮》的编辑方针与资产阶级自由化联系起来,...
- “新人类”现象在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呈现发表于2007-09-14
- 1、引言 "新人类"一词是日本作家界屋太一的发明,在风行港台后又大规模地出现在了中国。从大部分相关文章与资料来看,它更多是指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少数具有极端化"新潮"思想的青年人。有人用"新人类"一词泛指整个一代中国青年,这是非常不妥当的。应该说,出生在1970年前后的中国"新人类"基本上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1)而且,其世界观完全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的。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生活在富庶安逸的环境中...
- 拓展更新的公众空间发表于2007-09-12
- 以2000年举办的上海双年展为标志,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期,一方面它由地下状态转入了公开状态,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的各级美术馆。例如在2002年,仅是广东省内的四个美术馆就连续举办了四个影响较大的当代艺术展。从广州艺博院举办的“广州三年展”到广东美术馆举办的“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展;从深圳美术馆举办的“观念的图像”展到何香凝美术馆举办的“图像就是力量”展,真可谓是高潮不断,层出...
- 中国当代油画概观(五)发表于2007-09-10
- 九、新世纪前后的绘画走势 90年代中期,一些很另类的艺术,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等等十分活跃,而架上绘画则显得相对沉寂。但到了90年代末中国当代油画又兴起了一股新的浪潮。我认为,这既与年青的艺术家们主动借鉴另类的艺术有关,也与市场的启动有关。从整体上看去,虽然新绘画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大好局面,但还是有着共同之处的,那就是在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与回归叙事的同时,一方面越来越远离宏大叙事的传统...